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山地情 > 中山故事
上世纪90年代中山科技产业的兴起
【作者】穆晓莹 【文章来源】中山市档案局(馆) 【成文日期】2016-11-18 【点击率】1819次

  上世纪90年代起,中山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全面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区、科技园相继成立,科技产业迅速发展。

  1990年1月,市专利管理办公室成立。

  1990年3月,国家科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1年11月,市委、市政府制定《中山市科技兴市战略实施方案》,成立科技兴市领导小组,全面实行科技兴市战略。《中山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工作汇报》记载,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后坚持“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的方针。

  1992年进入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有15家,主要项目包括电子、机械、机电、生物等。在推动园区发展方面,积极与军工部门、高校合作,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完善基础建设,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等。同年中山火炬高技术创业中心成立,为科技人员和企业提供研发环境、创业支持和优质服务,协助解决创业阶段遇到的问题。

  1994年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山市科技服务中心、中山市科学馆相继成立。据馆藏档案《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协议书》记载,产业基地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国际标准建设药厂、实验室、临床基地、医疗器械厂等,使之成为我国健康科技产品化、商业化、国际化的示范基地。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山科技产业开始和传统产业相结合,以技术改革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馆藏档案《加强科技开发,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发挥三方合办优势,创造局部优化环境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记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革相结合,建立有地方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等。据《中山镇区科技工作健康发展》记载,大力推进工业和农业的科技进步,用高新技术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积极推广现代化技术,推进企业取得ISO-9000等质量认证。《关于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记载,为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对高新技术产业执行优惠政策,减免税率,返还部分所得税和增值税,放宽用人政策等。

上一篇: 还没脱单?档案君教你 “拍拖”的正确姿势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中山方言有段古 “咕喱”的码头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