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的实践和理念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其精髓却始终贯穿着两个字,即“德与能”。教书育人,成了千百年来历代教育者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其对德与能的要求和内涵也不尽相同。在逐步认识到分数与能力并不一定成正比的今天,对素质教育的探索也就应运而生并日渐成熟。
中山作为一个社会经济文化相对活跃的地区,近年来逐步把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作为当今基础教育的重大课题。中山市教育界在认真学习湖南省汨罗市和山东省烟台市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全面扎实地推进素质教育。社会和家庭也经历了由不甚理解到逐步理解,以至全力支持的过程。
中山市的素质教育由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市教委的因势利导功不可没。几年前由实验小学的国际象棋、杨仙逸小学的航模等逐步推而广之,素质教育的口号和内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教委不失时机地全面实行教育目标管理,提出了包括市镇区及教育部门在内的目标管理方案,并制订了具体的《评估细则》和《评估办法》,首次对全镇区教办目标管理方案的实施和到达度进行检查评估,使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明确了开展素质教育的责任、目标、任务和努力方向,并使落实各项措施,促进教育评价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形成了正确的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教育目标管理及督导评估工作的开展,为全市推行素质教育,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搭起了一个大舞台。
良好教育与科研密不可分,通过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市、镇区、学校三级教研网络,强化教育科研的力度,起到了以科研促教改,以教改促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和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的良好效果。学校改革教法和学法,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第二课堂的广泛开展,使学生的体育、艺术、劳动技术特长得以充分培养和发展。少年军校、警校的纷纷建立,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一片洁净的天空。
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突破口的沙溪镇,一方面高起点规范化、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开展丰富的文化生活,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沙溪的中小学,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和运动会,已逐步成为学校每年的例行活动,辩论、演讲、征文、知识竞赛、歌咏、舞蹈比赛等,逐步成为校园文化的时尚。
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全国第六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等一系列全国、全省的重大赛事上,中山子弟表现不俗,取得可喜的成绩。中山开展素质教育的经验,曾在全省素质教育现场会上做过介绍,并作为广东省的唯一代表,在全国素质教育座谈会上作了书面交流。
中山在素质教育上的探索和实践表明,加强德育、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全面提高,将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充满自信地走向人生的大舞台。(徐小江 容彤)
1998年6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