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城市居民消费向开放型转变(1997年11月)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1991-1997) 【成文日期】1997-12-18 【点击率】181次

 
  据中山市统计局城调队的一项调查显示,随着中山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的方式开始由满足基本生活的抑制型消费逐渐向满足生活和享乐的开放型消费过渡。人们消费更多的是按照自己的需求、爱好和兴趣来进行。
  改革开放前,城市居民收入是低工资福利型的,收入水平很低的。1980年,中山市城市居民年人均生活费收入只有746.84元,人均消费性支出只有678.84元。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市场上消费品供应匮乏,居民消费受生产制约,只能生产什么,消费什么,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居民对消费品的需求受到抑制。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收入也大大提高,中山城市居民的生活费收入平均每年以16.2%的幅度增长,到1996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8285.31元。同时,市场消费品供应日益丰富,居民消费的自主权开始扩大,逐渐由被动性和抑制型消费向主动性和开放型方向转化。
  统计资料显示,中山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也逐渐由基本的吃、穿、用消费向住房、医疗、交通、通讯、服务性消费方面倾斜。1985年中山市城市居民年人均吃、穿、用支出为692元,占消费性支出比重高达88%,到1996年已下降到64.44%,而居民住房、医疗、交通、通讯及服务消费支出比重则由1985年的11%上升到1996年的34.56%。目前,中山市城市居民家庭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产品拥有量已趋饱和。1996年平均每百户拥有量分别达到143台、105.66台、100.66台。每百户拥有空调器125台、影碟机28.33台、摩托车94辆。程控电话、家用电脑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购买商品时更注重品牌、质量和售后服务。一些社会学人士认为,城市居民消费方式的转化将会推动企业调整原有的产业结构,提高服务性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促进商品的生产者转变经营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林添溢 杨庆秋)

上一篇: 中山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1997年11月29日)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用真情谱写博爱颂歌——热烈祝贺慈善万人行活动开展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