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20》 【成文日期】2019-12-31 【点击率】662次 | |||
城乡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2019年5月7日,中山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组建成立,委员会有委员35人,其中政府委员16人、专家和公益代表委员19人。下设发展策略专业委员会、控制性详细规划专业委员会、建筑与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年内,中山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统筹管理,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专业智慧支撑,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审核把关职能,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建章立制等工作,全年召开会议4次,听取和审议通过《中山翠亨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中山翠亨科学城城市设计》《中山市城市道路交通总体设计标准与导则》《中山市民众科创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山市岐江新城提升规划》《中山市金钟湖北片区城市设计及重点地区品质提升规划》《中山市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中山市历史城区保护利用规划》《中山市城市生态控制规划修编》《中山市五桂山生态保护规划修编》《中山市旧城区员峰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230601)单元06-1街区》等文件。 2019年,市自然资源局启动2035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制定《中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方案,落实编制经费2580万元,组建高水平的联合编制团队;制订《中山市国土空间规划统筹管理办法》,做好全局性、整体性、科学性规划顶层设计;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41个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管控约束,确保全市各类规划协调一致;修订《中山市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推进多规合一(也称“三规合一”,指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
【城市更新概况】 2019年1月17日,中山市城市更新局在石岐区兴中道2号挂牌成立,履行原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城市更新改造相关职责及相关机构的“三旧”改造职责等。年内,市城市更新局制订《中山市城市更新规划编审工作方案》,开展《中山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0—2035年)》修编前期立项工作;补充完善《中山市“三旧”改造(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7—2020年)》,将2020年实施改造的188个项目,用地面积531.4公顷(折合面积7971亩)用地增补纳入专项规划,其中,重点保障“工改工”(指工业厂房升级改造后工业厂房用地功能与性质保持不变)项目168个,用地面积486.4公顷(折合面积7296亩)。推动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节地面积75.56公顷,节地率41.3%,获省“三旧”改造考核三等奖;完成全面改造项目审查17个,面积37.8公顷(折合面积566.4亩),上报市政府批准项目16个,面积31.5公顷(折合面积472.41亩)。
【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 2019年,中山市统筹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开展铁城环道及周边整治实施、历史城区保护利用、光明市场等4个片区改造提升、石岐区华光路粮仓及周边更新改造方案设计、石岐区南下片区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研究、香山古驿道东干大陆文化线路保护与利用等规划工作。制定《中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定》和《中山市老旧小区邻里中心建设方案》,年内城市更新投入资金86.9亿元,新增实施改造项目115个,面积221.2公顷(折合面积3317.8亩);完成改造项目96个,面积182.9公顷(折合面积2742.8亩)。
【中山市城市协会成立】 2019年,中山市筹备并成立中山市城市更新协会,通过在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之间搭建政策、学术、经验等的交流互动平台,发挥专业优势,推进互助合作,促进行业自律,推动城市更新工作健康快速发展。10月15日,中山市城市更新协会第一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至年底,该协会发展会员122家,主要吸收在房地产、金融投资、建筑设计、法律服务、规划评估咨询、审计税务等行业领域具有“三旧”改造(城市更新)经验和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
【重大平台规划】 2019年,中山市高起点规划岐江新城(总面积33平方千米)和翠亨新区(总面积56平方千米)。成立岐江新城指挥部办公室,落实《中山市岐江新城提升规划》,推进11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工作,完成调整4个,在编控规7个。制定《中山市岐江新城土地整备实施意见(试行)》,摸查规划区内的用地规划、地籍权属、征收范围等情况,完成岐江新城范围内重点区域、连片大面积用地收储和征收332.2公顷。落实城市环湾布局和向东发展战略,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性城市新中心的发展定位,完成《中山市翠亨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和《中山市翠亨科学城城市设计》。
【控规编制与村规管理】 2019年,中山市自然资源局推进控规编制与村庄规划管理工作,编制《中山市康华路中段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9)》《中山市中心城区康华路东段片区AB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9)》《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中心片区02—3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2019)》;推进中心城区在编在调控规85个,新启动控规调整项目16个。针对中心城区以外14个镇在编在调控规145个,控规前期启动阶段13个,启动后方案编制阶段14个,专家组及部门联审阶段25个,公示阶段14个,报送规委会审议阶段76个,市政府审批阶段3个;14个镇涉及公益性设施和优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项目在编控规52个。6月,实施《中山市村庄规划管理办法》,明确中山市村庄规划的编制范围,指导村庄有序实施生产、生活、建设,对村庄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修改作出规定,提出5类不得修改村庄规划“红线”要求,完成坦洲等8个镇29个村庄规划编制。
【市政规划与城市设计】 2019年,中山市自然资源局编制《中山市综合交通规划》,谋划构建中山高质量交通体系,推进博爱路、中山路、康华路向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腹地延伸;编制《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系统研究全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布局,推进国家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完成全市综合交通大调整;牵头对全市断头路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核实,筛选出典型断头路38条,制订《打通断头路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中山市污水建设控制(修编)》《中山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等配套政策研究》《中山市道路交通总体设计标准与导则》《中山市轨道交通综合枢纽站相关路网规划研究》《中山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等。开展“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中山市域城镇协调发展格局规划研究”等6个课题研究,编制《中山市域组团发展规划》,明确全市和五大组团的功能定位、空间结构、产业发展方向;推进《中心组团重大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中心组团干线交通规划》《中心组团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中山市中心组团总体城市设计》《中山市岐江“一河两岸”城市设计》《中山市城市设计技术导则》等编制工作,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绿地景观、建筑风格、建筑强度、建筑高度、城市色彩、第五立面、城市天际线等方面规划管控,改善城市总体布局和城市风貌。 (陈万鑫) 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概况】 2019年,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简称“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组织实施市财政投资工程项目160个,新建、改建道路24.6千米,新建、改建污水、雨水管道17.98千米,新建绿化9.41万平方米。年度完成工程财政性投资28亿元,其中,长江路改造(一期)工程完工通车;博爱路银通街、博爱路翠景路两个交叉口通车;富湾南路、长逸路等23条道路完成提升改造;市汽车总站人行过街工程完工;金钟湖公园部分园区项目建成并对市民开放,气象公园、金字山公园完成竣工验收;中山市纪念图书馆开放试运营;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项目完成10条河涌清淤;中心组团、北部组团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容工程(三期)投入试运行,垃圾焚烧飞灰处理扩建工程建设按期完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驻东区中山四路1号。 【重要工程项目建设】 长江路改造(一期)工程完工通车 2019年12月,中山市首个市政道路公私合营模式(PPP)项目——长江路改造(一期)工程建成通车,实现中心城区一环快线闭合。该工程于2016年5月动工,是中山市一环快速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城市快速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为80千米/小时,项目起点为南外环,终于蝴蝶桥,连接北外环;路线全长7.53千米,主要结构物包括桥梁3座、隧道4个、地下人行通道6个,完成总投资24.5亿元。 博爱路2个交叉路口立交工程建成 2019年9月30日,中山市博爱路银通街交叉口立交工程完工并实现试通车,工程全长1.04千米,采用博爱路段下穿银通街方式打通博爱路段银通街的交通拥堵点;10月8日,博爱路翠景道立交主跨线桥实现双向通车,工程采用“博爱路一层上跨直行+地面平交”方案,在博爱路和翠景道交叉口上做上跨桥梁,车辆通行不受交通灯控限制,实现主线东西向全线无红绿灯限制快速化通行。 中心城区市政主干道路路面及综合提升改造项目第一批次完工 至2019年底,中山市中心城区市政主干道路路面及综合提升改造项目完工,完成中心城区富湾南路、富湾东路口等23条道路路面沥青铺设和人行道改造工作,道路行驶舒适度提升。 市汽车总站人行过街设施及其相应市政道路扩宽工程完工 2019年11月28日,中山市汽车总站人行过街设施及其相应市政道路扩宽工程完成竣工验收。工程通过建设人行过街设施连通市汽车总站、水牛城和沙溪车站,解决汽车总站人流疏散问题,实现人车分流,缓解春运期间中山汽车总站周边交通压力。 金钟湖公园群项目部分园区开放 2019年,中山市金钟湖公园改造提升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40%,于9月29日对外开放松涛水镜区、诗径花语区等坝上环湖区域;坝下区完成总工程量10%施工;树木园三期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55%,其中多彩中山园、亲水游园区、木本花卉园等园区及环山路建设项目完工并于11月15日对公众开放;金字山公园及气象公园完成施工及验收工作;儿童公园完成园建总工程量的70%,建成海洋世界、阳光谷、山林体验区、魔法乐园等区域的园建及绿化。 中山市纪念图书馆项目开放试运营 2019年11月12日为孙中山先生诞辰153周年纪念日,中山市纪念图书馆开放试运营。中山纪念图书馆项目于2014年8月通过市发改局立项批准建设,2014年12月,开始动工建设,总投资约4.83亿元,总建筑面积5.77万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下2层、地上7层。新馆馆藏容量达320万册(件),阅览座位2000个,是近年来中山市最大的公共文化建设项目。 多所学校项目加快建设 至2019年底,中山市杨仙逸中学新建学生宿舍和饭堂工程宿舍,宿舍和饭堂部分完成结构施工,装修施工完成总量的60%;中山市第一中学、职业技术学院二期项目完成主体工程施工;市特殊教育学校资源中心综合楼主体封顶;动工建设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园二期建设项目;在西区、南区拟新建的高中项目进入前期勘察设计招标阶段;中山侨中高中部第二期扩建移交市代建办,初步设计完成。 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工程(10条河涌) 2019年,中山市推进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工作建设。该项目包括白沙湾工业明渠、羊角涌、莲兴涌、大滘涌、横涌、员峰新涌、情景路北侧河、称沟湾涌、马恒河、渡头涌等10条河涌,全长约28千米,拟整治明渠段混接排水口365个,同步整治非法排污口,计划新建截污管网26.3千米,检测老旧管网57.7千米,清淤21万立方米及实施修复生态岸线(单侧)、生态修复和绿化等。至2019年5月10日,中心城区10条河涌清淤20.91万立方米,至年底,完成淤泥脱水17.67万立方米。白沙湾工业明渠、员峰新涌、羊角涌、马恒河、横涌截污工程陆续进场施工。 中心和北部组团垃圾处理扩容(三期)项目投入试运营 2019年,中山市中心和北部垃圾扩容(三期)项目投入试营。其中,中心基地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扩容)工程项目于6月27日投入使用,用于焚烧垃圾和上网发电;北部基地垃圾焚烧发电厂和渗滤液处理厂三期(扩容)工程项目第一条生产线于11月16日并网发电,第二条生产线于12月28日并网发电,总焚烧处理规模每日1200吨,同时渗滤液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处理规模每日600吨。
【组团儿童公园建设】 2019年,中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推进儿童公园建设,建成4个儿童公园并先后对公众开放。其中,东北组团(三角)儿童公园一期三角镇孝福路及福源南路交会处,占地1.73公顷,项目投资770万元;南部组团(三乡)儿童公园位于三乡镇平南村,占地3.45公顷,项目投资4300万元;西北组团(小榄)儿童公园位于小榄镇九洲基社区,占地1.7公顷,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东部组团(南朗)儿童公园首期位于南朗华照村,占地4.67公顷,项目投资8598.84万元。 (罗 婕) 城市公共设施管理
【绿道建设】 2019年,中山市推进岐澳古道保护性修复工作。7月1日,五桂山示范段完成提升改造工程,并对外开放;12月,三乡古鹤段示范段修复工程主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并对外开放;推进建设三乡雍陌示范段。
【城市供气】 2019年,中山市有燃气经营企业16家,其中瓶装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11家、管道燃气经营企业4家、汽车加气站经营企业1家;有瓶装液化石油气销售点114个,全市液化石油气设计储存能力5700立方米。全市气化率99%,液化气供气量9.73万吨,天然气销售量4.53亿立方米;全市天然气用户40万户,其中工商业用户3451户、居民用户40.27万户,天然气月平均量3775万立方米。至年底,全市建成市政燃气管网总长度2619.26千米,其中年内新增130.37千米。
【水环境整治】 2019年,中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遵循“五个全”(全流域治理、全系统治理、全市域监测、全过程监督、全民参与)治水理念采用按成效付费的工程总承包(EPCO)模式全面推进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工程。中心城区10条河涌整治提升工程、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工程项目完成合同签订,加快开展前期深化设计和施工准备、同步开展拆除涉河违建、征地拆迁、排水口摸查等工作。15条城市黑臭水体先行进入实施阶段,其中恒大二期主体工程竣工完成,上游截污工程启动;黄边坑涌整治初见成效;白沙湾工业明渠、员峰新涌、横涌、羊角涌、马恒河5条河涌整治项目进场实施主体工程;其余8条河涌整治项目加快完善前期工作。
【防震减灾】 2019年,中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组织技术人员检查全市地震仪器,包括区、镇的23个地震烈度仪器和8个地震前兆台站共31个台站,检查率为100%。对各镇区地震监测助理员和全市6个群测群防点负责人开展培训,提高其震情意识和专业技能。 (罗 婕)
【城市园林绿化管养】 2019年,中山市城管和执法局强化园林绿化日常管养,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年内,出动绿化管养单位人员3.6万人次、作业车辆5265台班,巡查发现并整改问题3600宗;完成乔木补种1100株,单株灌木补种5700株,片植乔木补种2.8万平方米,补种更换时花184万株;清洗园内广场、道路、亭、廊、喷泉、座凳等园林设施543次;园林设施破损问题整修及更换460处;清理绿化卫生死角垃圾1400处。完成各大市属公园及其配套设施维护修缮,推进中心城区3年绿化美化提升项目。完成柏苑路、竹苑路、民生路、悦来南路等路段行道树木控高修剪整形2200株,修剪乔木低枝、疏枝、下垂枝3.2万株。成立中心城区市属园林绿化防汛防旱防风应急抢险队伍,开展培训2次,在气象台发布台风、暴雨、雷雨大风预警信号期间,出动8300人次,车辆829台班,处理公园、街道倒伏树木226株、折断树枝108株。举办2019年中山市迎春花灯会,完成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城市景观布置工作。
【市政设施维护管养】 2019年,中山市城管和执法局定期监督检查市政设施维护质量,确保道路、桥梁、照明等市政设施安全运行。全年维修沥青路面2.1万平方米,混凝土路面2.1万平方米、人行道6.6万平方米、绿道6700平方米;完成中心城区144座城市桥梁安全防护设施隐患排查及整改工作;做好中心城区市政道路路灯维护管养,更换灯泡、灯管4.4万个,更换电线电缆4.1万米,亮灯率99%。加大对占用挖掘道路施工管理力度,加强审核施工单位资质、文明施工措施;落实巡查责任,制止私自挖掘道路的违规行为。发现和查处未取得行政许可擅自挖掘市政道路行为119宗,限期整改不按规定施工、不文明施工行为102宗。加强市政设施应急管理,开展排涝设施、防汛物资检查和防汛演练;针对东苑路路面下陷和东明桥人行道局部坍塌突发事件,采取措施紧急处置,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组织中心城区桥梁应急演练,参训单位8个,参训人员62人。 (张嘉明) 建筑业管理
【建筑业概况】 2019年,中山市完成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报建4128宗,建筑面积1695.35万平方米,造价307.29亿元;受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4127宗,建筑面积2215.3万平方米。全年全市新增建筑业企业659家,其中本地建筑业企业56家。全市有本地注册登记施工企业592家,房地产企业532家;现场施工人员13万人,管理人员3万人。
【建筑市场管理】 2019年,中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落实《中山市建设工程企业诚信记分标准》,开展建设工程企业诚信记分管理,规范建设市场秩序、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和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启用中山市建设工程企业管理和诚信平台,有纳入平台监管的建设工程企业382家,全年对受监管企业的未组织竣工验收擅自交付使用、工程建筑施工现场人员未规范进行考勤、污染道路等1539个不良行为进行诚信分值扣分处理,并对诚信分值少于60分的19家企业进行“黑名单”管理。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梳理3492名预警人员名单并下发相关企业进行自查自纠,要求企业申请整改2157件,审批2157件,审批率100%;3448名预警人员通过整改,整改率99.74%;对24家逾期未整改且未提出异议的企业进行信用等级降为D级处理,限制其在中山开展新项目。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2019年8月6日,中山市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制定《政府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审批时间控制在90天内)》和《社会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审批时间控制在60天内)》,将立项至竣工验收的25个主要审批审核事项精简整合为11个。全面推行“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体系、统一监管方式。推进实施并联审批,实施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将原消防、人防等部门的技术审查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程序;提高审批服务水平,推行区域评估和多规合一,推行容缺办理和告知承诺制,覆盖中介和市政公用服务设施事项的管理。
【勘察设计管理】 2019年,中山市有工程勘察设计企业54家,其中甲级企业14家、乙级企业35家、丙级企业5家;勘察设计从业人员3203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531人、中级1317人、初级1015人。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抓好大中型工程的初步设计技术审查,全年完成中山市南头镇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台商用空调项目、中山市第一中学南校区扩建工程(第二期)项目等33项大中型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
【招标投标管理】 2019年,中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加强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工作。1月23日,印发《关于规范中山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施工招投标有关工作的通知(试行)》,保障园林绿化企业资质取消后招标工作的有序衔接;明确规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全过程信息公示内容,加大社会对招投标活动监管力度;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用综合评分法的招标项目明晰所使用的评审表格和评标报告,规范评标专家评审行为及评审过程。10月29日,印发《关于调整招标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诚信登记和诚信记分标准等事项的通知》,调整和优化招标代理机构诚信备案。年内,在房屋市政工程招投标领域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自查工作,优化中山市招投标领域的营商环境,推进中山市招标项目顺利落地和建设。全年全市受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351项,发布招标公告342次,招标成功项目318个,招标项目金额215.7亿元。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2019年4月8日起,中山市建设工程结算备案系统试运行,系统承担开展房屋和市政工程基础设施项目结算价网上备案工作。全市注册单位(企业)19家,完成工程结算价备案9宗,竣工结算价备案金额1.17亿元。全年完成招标控制备案207宗,最高投标限价备案金额38.6亿元。完成建设工程材料信息价发布1.39万条,调整信息价8409条。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 2019年,中山市受监工程939项,面积2806.72万平方米。完成标准化安全评定421项,面积1750.45万平方米。年内,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建筑施工安全大检查9次,检查工程项目179个,对4个项目发出暂时停止施工通知、对113个项目发出整改通知,对50个项目发出省动态扣分通知185份,对3个项目发出诚信管理办法扣分通知6份。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2019年,中山市在监工程1414项,建筑面积4368.98万平方米;市政工程174项,造价148.49亿元;竣工验收合格房屋建筑工程641项,建筑面积2302.75万平方米,一次验收合格通过率100%。年内,开展“质量月”系列活动,主要检查全市建设工程责任主体单位的质量行为、质量常见问题防治及工程项目的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抽检结构实体,抽查工地用钢、砌体材料、建筑电气材料、建筑用砂使用情况。全年开展质量监督执法检查4次,发出建设工程质量整改通知书374份,发出建设工程企业不良行为扣分通知书156份,提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实效。制定《中山市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投诉处理办法》,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规范中山市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投诉处理程序。
【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 2019年,中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继续推进中山市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开展中山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建筑能源统计、公示、审计和监测平台建设工作,完成和公示220栋民用建筑的建筑能耗统计共453.64万平方米;15幢民用建筑能源审计共40.39万平方米,5幢监测平台安装工作,共10.01万平方米。发展装配式建筑,完善装配式发展顶层设计,完成中山市2018—2019年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的终稿编制工作;印发《中山市商品住宅全装修分级指南》,规范中山市全装修商品房装修工程的建设及交付行为,提高商品房全装修的质量;组建中山市装配式建筑专家委员会(第一批),负责装配式建筑的建筑设计、部品部件和建筑性能认定、标准编制、项目建设方案论证等相关技术指导工作;明确装配式建筑评价工作规范,印发《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开展装配式建筑评价工作(施行)的通知》。
【散装水泥和新型墙材推广】 2019年,中山市统计预拌混凝土供应量1003.28万平方米,预拌砂浆供应量104.34万吨。散装水泥专项基金退款26单,基金返退比例为94.7%,总退款额为168.43万元;全市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退款412单,基金返退比例99.73%,总退款额1.67亿元。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采用“双随机”抽查的方式组织开展散装水泥“三禁”(禁止使用袋装水泥、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和墙材“禁黏”(禁止使用黏土砖或已规定禁止使用的其他墙体材料)专项检查,检查结果全部合格。 (罗 婕) 房地产业管理
【房地产市场管理】 2019年,中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加强房地产市场数据的监测分析,提高调控措施的预见性和针对性。重新修改印发《中山市预售资金监管办法》《房地产企业诚信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确保价格平稳,商品住房每月均价基本维持在每平方米11000—13000元之间,商品住房销售面积712.5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86%,销售量6.52万套,增长2.35%。至年底,全市商品房库存面积1095.92平方米,比2018年底减少645.44万平方米。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26.41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下降趋势。开展全市房地产企业风险摸查,制定房地产风险企业名录。建设房地产经纪机构网上备案系统,推进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开展房地产中介机构乱象专项整治、房地产领域社会矛盾专项治理等行动,净化市场环境。完成商品房合同网签备案9.98万宗。6月1日,推行存量房网签备案制度,至年底,完成存量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3.19万宗、注销网签备案2104宗。做好商品房预售款监管工作,确保预售款使用范围符合规定,全年资金监管入账759.75亿元,企业支取734.4亿元。升级改造网签系统,实现业务办理“零跑腿”。
【商品房预售款监管】 中山市持续实施商品房预售款监管,至2019年底,全市有签订监管协议并纳入监督管理的预售项目2795个,开发企业419个,涉及建筑面积3961.09万平方米,涉及金额3371.51亿元,发出核准使用证明1.52万份,其中2019年发出6575份,比上年增长75%。年内,商品房预售专户解除监管250个,商品房预售首期款进账核查6.12万宗,比上年下降8%。
【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 2019年,中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完成商品房合同网签备案10.17万宗,面积794.6万平方米,总额90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0.67%、84.85%、92.92%;注销备案1673宗,面积15.69万平方米,总额13.9亿元(因机构改革,注销备案相关数据统计时间为2019年7月15日至2019年12月31日)。
【保障性住房建设】 2019年,中山市完成建设公租房项目分配1.93万套,分配率96%;发放租赁补贴412户,提前并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工作指标。9月,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统筹全市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规范和统一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工作。12月,联合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公交集团)和市城管执法局研究拟定《中山市环卫、公交行业员工住房保障工作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解决环卫和公交行业员工的阶段性住房困难。年内,中山市公租房小区首次引进“人脸识别”系统,提升小区管理水平,打造智慧平安公租房小区。
【房屋租赁管理】 2019年,中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继续整治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乱象,在中山房屋租赁信息监管服务平台上增加“工业厂房”发布板块,完成《2019年中山市房屋租金参考价》编制工作。全市(包含镇区流管部门)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2.71万宗,办理在租房屋面积1284.11万平方米,检查房屋租赁登记(备案)41.37万次。
【房屋安全管理】 2019年,中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组织各镇区及相关单位开展危旧房和既有建筑幕墙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检查危旧房屋5658间(幢),建筑面积61.38万平方米,其中,C级危险房屋1618间(幢),12.25万平方米;D级811间(幢),6.13万平方米;需进行治理的危旧房屋2429间(幢),面积18.38万平方米。全市治理危旧房屋1413间(幢),面积10.54万平方米,整治率58.17%。检查既有建筑幕墙317间(幢),面积124.04万平方米,存在安全隐患建筑幕墙30间(幢),面积3.83万平方米;治理既有建筑幕墙17间(幢),幕墙面积1.89万平方米,整治率56.67%。全年全市完成房屋安全鉴定2872宗,鉴定建筑面积270.24万平方米。
【物业管理】 2019,中山市有物业服务企业580家,物业服务面积2.6亿平方米,管理区域1978个,成立业主委员会小区462个。全年受理物业管理纠纷260宗,开展前期物业管理招标51宗。推进物业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完成前期招投标及合同签订,开展系统建设工作,加强物业行业监管,开展“双随机”检查2次及商业场所物业管理检查1次,抽取检查96个小区和城区范围内的16个商业场所,发出整改通知书38份,督促物业服务企业限期整改。
【存量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 2019年6月起,中山市全面实施存量房网签备案制度。至年底,完成存量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3.19万宗,面积341.60万平方米,总额227.92亿元;完成存量房买卖合同注销网签备案2104宗,面积32.93万平方米,总额16.66亿元。 (罗 婕) 住房公积金管理
【住房公积金概况】 2019年,中山市住房公积金实际缴存单位8663家,净增单位1533家;实际缴存职工51.28万人,净增4.58万人;缴存额57.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77%;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382.22亿元,增长17.8%,缴存余额134.17亿元,增长14.86%,实现增值收益1.06亿元;办理公积金提取158.42万人次,提取金额40.39亿元,增长27.78%;发放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1.24万笔,发放金额58.96亿元,增长346.14%;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缴存余额的81.2%,贷款逾期率为0.27‰。根据全市全面推进“一窗通办、集成服务”改革工作部署,市公积金中心火炬开发区办事处、小榄办事处和贷款审批综合服务大厅分别于6月、9月、10月进驻镇区行政服务中心和市行政服务中心。中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简称“市公积金中心”)驻兴中道2号之一投资大厦5楼。
【“公积金e贷”普惠金融项目推行】 2019年6月26日,中山市公积金中心与农行中山分行联合推出“公积金e贷”普惠金融项目。该项目以企业缴纳住房公积金数据为主要依据,为企业提供纯线上、纯信用、无抵押、低利率的自助融资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解决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至年底,受理申请1988笔,支出分期金额7420万元。
【公积金信息化建设】 2019年,中山市公积金中心落实公积金数据共享工作。4月,完成全国住房公积金数据平台对接,确保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信息准确完整,服务个税改革。12月,完成住房公积金信息共享系统开发,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住房公积金数据信息互联共享。同时,升级公积金线上业务,加大对“中山公积金”微信公众号的开发利用力度,上线退休提取、冲还贷、缴存开户等网上办理功能;拓宽刷脸认证服务范围,推动服务“零跑动”。推动住房公积金政务服务接入“粤省事”政务服务平台工作,8月,实现租房提取、个人明细查询和贷款明细查询等高频服务事项接入“粤省事”平台。
【住房公积金制度优化】 2019年,中山市公积金中心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普惠性。1月1日起实施《中山市个人自愿缴存使用住房公积金办法》,扩大住房公积金自愿缴存对象范围。7月1日起,实行《关于修改其他住房消费每月提取金额上限政策的通知》,对职工需要支付自主住房物业费等其他住房消费的,提升其提取金额;同时落实《关于增加父母住宅增设电梯子女及其配偶可提取住房公积金政策的通知》,对职工及其配偶需在中山市内既有住宅需加装公共电梯的,增加配偶及其子女一次性申请一次住房公积金的权限。 (沈文案) 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概况】 2019年1月17日,根据中山市机构改革方案,中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更名为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简称“市城管和执法局”)。开展黄圃、神湾、坦洲、三乡4个镇级垃圾填埋场整改工作,探索解决中山市“垃圾围城”问题;应急处置垃圾处理基地污水满溢和溃坝风险,落实铁路沿线违法建设整治任务;在中心城区创建兴中道、中山路(一至六路,城区范围)、康华路、起湾道、城南路(一至三路)、松苑路、博爱路(二至六路)、东明路和富康路(含富康北路)“文明示范路”9条。全年全市城管执法系统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191件,处罚3958万元,教育警告7.3万宗,责令整改违法行为8700宗。市城管和执法局驻博爱五路52号。
【环卫保洁和垃圾处理】 2019年,中山市城管和执法局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考核工作,草拟《中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核实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单位1600个,推出中山市垃圾分类吉祥物“奇奇”,开展垃圾分类媒体宣传和“垃圾分类进校园、进社区”活动160场;全面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编制印发《关于建立中山市农村保洁长效运营机制的指导意见》,细化督促指导,提升农村保洁运营水平;完成《中山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方案研究(2020—2035年)》,组织编制《中山市市域环境卫生控制性规划(2019—2035年)》;启动城区垃圾转运站改造工程;推进餐厨垃圾处理工作,在南朗镇、横栏镇建设垃圾减量分类处理工作试点。统筹中心组团、南部组团和北部组团“三大组团”垃圾基地运营监管。做好烟气、污水、地下水、飞灰稳定化监测及数据统计工作;加强出入人员的登记和巡查制度;实行垃圾运输车每车必检制度,防止滴漏污水、吊挂垃圾进入基地;推进三大基地改扩建工作,处置中心基地臭气扰民问题,化解污水外溢等风险,处理中山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转办投诉260宗、市信访局转办案件220件,书面回复各类投诉700份;开展入户走访,邀请市民参观中心基地园区并召开座谈会,化解臭气扰民矛盾;开展垃圾分类专题调研,赴上海市、深圳市、厦门市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为后续编制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推进生活垃圾全面分类奠定基础。
【违法建设治理】 2019年,中山市城管和执法局遏制违法建设行为,维护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秩序。5月起,部署各镇区开展“蓝箭Ⅱ”专项行动,组织各分局开展全市在建项目(工地)交叉大检查,重点查处群众投诉多、社会影响恶劣的住宅小区违法建设、别墅区内乱搭乱建等“六重点”违法建设行为。全年巡查在建项目5618宗,发现违建行为940宗,制止、责令改正881宗,治理违法建设328.94万平方米,拆除210.57万平方米,罚款3760万元。12月起,开展全市铁路环境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协调各相关部门和铁路沿线各镇区落实整治要求。至年底,完成影响铁路环境安全项目全部销号206宗,治理进度100%,提前完成铁路环境安全综合治理任务,成为全省第4个完成任务的地级市,期间,全市各镇区出动整治人员2134人次,拆除各类违建88宗,面积3.9万平方米;督促加固安全隐患建筑(棚)112处,面积7.58万平方米。
【“泥头车”遗撒污染整治】 2019年,中山市城管和执法局从源头整治泥头车违规抛撒滴漏、超速超载等问题。开展“执法人员进工地”行动,走访可能存在工程运输车辆遗撒污染路面问题的在建工地,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发放温馨提示宣传资料,督促指导工地文明施工;定期约谈在建工地负责人,通报工程运输车污染防治阶段性情况;通过设置流动检查点、加大检查力度,采取路面巡查、蹲点驻守等举措,重点巡查中心城区主干道,发现并依法查处泥头车违规装载、不规范冲洗等行为1000宗;联合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等部门和各镇区开展联合整治行动10次。全年全市出动执法人员2.6万人次,巡查走访工地1万个,查处、教育警告“泥头车”不作密闭和遗撒污染行为1000宗,其中责令整改837宗,立案163件,罚款38万元。
【无照流动经营整治】 2019年,中山市城管和执法局开展中心城区无照流动经营专项整治行动。联合市公安局、市交警支队等部门及属地镇区,整治主干道、旅游景点、繁华商圈等重要公共场所的乱摆卖违法行为,重点查处利用机动车进行无照流动经营的违法行为。全市出动城管执法人员3.5万人次,公安交警2654人次,其他职能部门1401人次,查处无照流动经营行为6082宗,暂扣机动车440辆,暂扣非机动车761辆,发出责令4606份。
【户外广告秩序整顿】 2019年,中山市推进户外广告管理,优化城市空间秩序。6月18日,中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中山市户外广告管理办法》。年内,市城管和执法局草拟《中山市户外广告设置勘察表》和《中山市临时性户外广告设施设置备案表》,初定户外广告审批暂行流程及现场勘查要求;开展违法设置户外广告牌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各分局查处未经批准擅自设立的户外广告牌、未按批准内容设立的户外广告牌,依法整改破损残旧、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牌。年内,拆除违法户外广告牌163个,共4924平方米。
【执法与管理相融合模式探索】 2019年,中山市城管和执法局开展主城区精细化管理执法巡查。安排执法人员分组分片、定人定岗定目标,对主城区开展精细化巡查管理。对能够现场解决的问题,即时处理,对难以现场解决的,通过“城管通”上报指挥中心数字城管平台,移交辖区分局、相关职能部门处理;派遣执法人员协同参与市政维护管理中心、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城市园林管理中心和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中心日常巡查,细化理顺管理领域涉及的执法职能,配齐24小时应急备勤人员队伍,做好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组织各分局开展违法倾倒垃圾专项整治,查处率100%;全年教育警告违法倾倒垃圾行为1733宗,制止责改113宗,清理5580宗,立案查处110件;加大对重大节日、大型活动期间活动场所周边巡查、整治力度,完成2019年普通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广东省2019年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等期间市容保障工作;配合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水务局等部门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验收、河湖“五清”、农产品交易中心综合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 ·资料链接· 河湖“五清”指清污(清理非法排污口)、清漂(清理水面漂浮物)、清淤(清理底泥污染物)、清障(清理河湖障碍物)和清违(清理涉河湖违法违章)。
【管理模式创新】 2019年,中山市城管和执法局创新管理模式,率先在全省制定强制拆除违法建设费用追缴程序指引,探索拆除违法建设工作新模式,减轻财政支出100万元,倒逼当事人主动自行拆除违法建设。协调指导横栏镇、南朗镇探索构建“餐厨垃圾、易腐垃圾、大件废弃物、绿化垃圾的资源化分类一体化处理模式”工作试点,初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公众基本接受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典型模式。探索将城市管理和执法职能融入市属公园日常管理,在紫马岭公园、逸仙湖公园设立中山市首批“公园联合管理服务工作站”试点,缓解摊贩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广场舞噪音扰民等问题,提升公园管理服务水平。开展中心城区违法占用市政设施专项整治,全面摸查清理擅自在道路、桥梁、路灯等市政设施上设置箱、杆、线、桩、牌、石级等违法情形,重点整治中心城区废旧电话亭,发现204个问题并全部整改完毕。启动中山市智慧城管平台项目建设,全年市、镇(区)两级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受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33.5万个,其中,按简易流程处理完毕32.3万宗,按一般流程处理1.1万宗,办结率81.1%,运用“城管通”手机应用发现城市管理问题32.8万个,受理群众通过来电投诉的问题1336个。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氛围,开展城管知识进校园活动20余次;参加“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咨询活动;协调中山电视台、中山电台、《中山日报》等媒体,对无照流动经营专项整治行动、“城市牛皮癣”清理等重点工作进行宣传;通过“中山城管便民通微信”公众号、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政务网和LED(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滚动播放城市管理宣传标语30万条(次)。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全年接收镇区执法局疑难个案282件,接处群众反映信访事项488件、案件申辩3件。组织召开疑难信访研讨会2场,构建整合信息、优化流程、指导基层、服务基层为主的信访工作格局。 (张嘉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