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设施管理(2015)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6》 【成文日期】2015-12-31 【点击率】1024次

【城市公共设施管理概况】 2015年,中山市中心城区城市公共设施继续由企业进行维护管养。其中,市政设施项目管养合同17项,园林项目管养合同11项,环卫维护合同10项。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及下属市政处、园林处、环卫处按合同要求对管养企业执行质量考核制度,城市设施正常运行及使用,保障中山市各项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顺利开展。2015年,中心城区通过无障碍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的复查工作。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98.01%,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93.1%。

 

【城市道路维护与路灯照明】 2015年,中山市由市财政负责管理养护的城市道路279条,总长度266.59公里,面积689.93万平方米;桥梁140座,总长度18.7公里,面积44.13万平方米;隧道19座,总长4360.20米;路灯16131支共45706盏,145栋楼体建筑灯饰、霓虹灯39块共5956.5平方米,泛光灯共计12126套,路灯专用变压器181座。全年路灯月平均亮灯率和完好率99%以上。全年维修水泥路面19822.4平方米、沥青路面18691.82平方米、人行道8.19万平方米,安装侧石10720.5米、拦车柱540条。

 

【城市供水】 2015年,中山市有自来水厂24家,实际综合生产能力284.5万吨/日。供水管网总长度(75毫米以上)10910.01公里,全年供水量62661.63万吨,售水总量53880.7万吨。其中,居民生活用水22983.4万吨,行政事业用水1319.38万吨,工业建筑用水22040万吨,经营服务用水5542.68万吨,消防用水及其他1743.55万吨,特种行业用水251.74万吨),产销差率12.03%。自来水普及率100%。全市人均生活用水71.98吨,用水人口总数319.3万人。

 

【园林绿化】 2015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以提高园林设施服务水平为目标,推进公园建设和专项改造工程。3月,紫马岭公园增加夜间开放时段,开放时间延长至21时30分。完成紫马岭公园西门至南门及北面公园围墙改造。重点做好新一轮5年期市属园林绿化综合管养作业招投标工作,并实现新、旧管养单位平稳交接,绿化管养工作走上正轨。2月18日至3月9日,在孙文纪念公园、兴中道及博爱路沿线举办2015年“幸福和美中山”迎春花灯·市花欣赏会,共设置大型主题灯组“三羊开泰”及夜景灯饰19组,免费对外开放, 2月18日至25日(年三十到年初七)期间,约34.5万人次入场观赏。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还配合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工程、中山图书馆改造工程、城桂路升级改造工程等民生工程,加快绿化迁移审批速度,规范迁移绿化作业行为,做好绿化恢复工作,减少裸露土地扬尘。完成2015年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3·28”招商会、第27个爱国卫生月、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全国文明城市指数测评、省市重要领导视察中山等重要活动、复查迎检的环境美化工作。

 

【环卫保洁】 2015年,中山市中心城区垃圾清运量23.6万吨,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共焚烧处理生活垃圾65.2万吨,炉渣填埋4万吨、污水处理量27万吨、飞灰处理1.7万吨、炉渣制砖利用量5.3万吨。完成生活垃圾处理收费5696万元。市环卫处完成中山市环卫工人工作情况证明核查资料收集,并出具中山市首批证明,最终114名环卫工人成功申请获得中山市流动人员积分加分。5月1日,《中山市进一步改善环卫工人待遇实施细则》正式实施,是中山市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保障环卫工人的合法权益。10月26日,中山市庆祝广东省第二十二届环卫工人节暨慰问市政、园林工人座谈会召开,会上表彰4名从事环卫工作25周年的环卫工人,并颁发纪念金牌和荣誉证书。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引入有经验和能力的国际性企业作为第三方监管机构,提高基地运营监管水平。1月1日,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第三方监管单位正式开展对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的监管工作;成立新的村民监督小组并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管理工作,制定并印发《中山市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的实施方案(2015—2017)》。10月4日,台风“彩虹”正面袭击湛江市,风力达17级,该市受灾严重,中山市组织5台垃圾车及工作人员13名,清理垃圾124车次共2232吨。中山市环卫处被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评为“争优创新先进单位”。

 

【排水管理】 2015年,中山市由市财政负责管养的排水管道738公里,泵站(含隧道泵站)44座,排水闸(含拍门)60座,栏杆(含石栏杆和铁栏杆) 30.48公里,排水河道33.51公里,防洪墙61.66公里。2015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加强排水管理工作,共发放排水接管登记证明、城市排水许可隐蔽工程验收报告、城市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121份,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24宗。

 

【污水处理】 2015年,中山市中心城区共有中嘉和珍家山2家污水处理厂,其中中嘉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20万吨,珍家山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10万吨。全年中嘉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5475.57万吨(不含沙溪污水量),出水达标排放率100%,处理污泥量(含水率为80%)1.58万吨;珍家山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3148.27万吨(不含火炬开发区的污水量),出水达标排放率100%,处理污泥量9658.08万吨(含水率为80%)。

 

【城市供气】 2015年,中山市有燃气经营企业19家,其中瓶装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12家,管道燃气经营企业6家,汽车加气站经营企业1家。瓶装液化石油气销售点138家,全市液化石油气设计储存能力6350立方米。全市气化率99%。全市液化气供气量7.6万吨,天然气销售量24737万立方米。全市天然气用户332124户(其中工商业用户3135户、居民用户328989户),天然气月平均用量2061万立方米。全市累计建成市政燃气网总长度1100公里,新增59.4公里。天然气用户普及率36%。

 

【防震减灾】 2015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地震办推进省级防震减灾示范社区建设,西区彩虹社区获得“广东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称号。做好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工作,推广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5月,会同市科协举办中山市“防灾减灾周”宣传活动;为普及地震宣传知识,提高学生对地震灾害的认识、使学生掌握在地震中科学自救方法,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地震办分别前往西区昌平小学等6所中小学校和西区彩虹社区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现场指导实验小学、南区北台小学、古镇曹二小学等学校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7月,对三乡桂山中学地震前兆台站进行验收,并购置地震电磁波前兆仪器以加强台站建设。

 

(黄碧华)

上一篇: 城市建设(2015)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建筑业管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