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撰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4》 【成文日期】2013-12-31 【点击率】1407次 | |||
【维稳工作】 2013年,中山市政法系统推进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扩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面。抓住工程项目建设立项源头,实现重大项目应评尽评,对深茂铁路中山段建设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展评估,确保不发生突出不稳定问题。建立维稳信息平台,加强信息收集分析研判,提升预警能力。推动矛盾纠纷、治安问题、重点人员、安全隐患“四项排查整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和激化。推动重大不稳定问题“主动治理”,各级领导加大包案调处力度,一批重点个案得到妥善处置。 重点排查农村征地、村务、代耕农、外嫁女、劳资医患纠纷、重点人员、涉法涉诉信访等社会问题,掌握各类事件284起,妥善化解265起,有效稳控19起。依托综治信访维稳两级平台,新建行业调解组织32个。全年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3238件,成功调处3179件,调处成功率98.2%。完善诉前联调“预立案”机制,全年化解案件4399件,比上年增长75.26%;自动履行率99.84%,增长4.78个百分点。畅通信访渠道,完善救助机制,将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制化轨道,化解省委政法委交办案件58件,司法救助37件55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013年,中山市政法系统总体规划部署全市平安创建工作,成立创建平安中山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民动员,加大平安建设工作的广度、深度、力度。推动警力下沉,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平安细胞”“基层创安”活动,在中山承办召开全省创建平安医院、平安家庭推进工作现场会,中山创建成为全国首个“无医闹城市”。全年创建“零发案”小区、学校、工厂等1.66万个,没有发生严重“医闹”事件和涉校园恶性案件。建立出租屋主协会,推行邻里守望等防范新模式,全市60%以上的开放式小区落实“门禁”防盗措施,30%以上的厂企落实视频监控等防范措施;新增、整合一类监控点1218个,其中新增523个、整合695个。以“粤安13”“大追逃”等活动为抓手,实现警种合成作战,依法重拳打击侵财、命案、涉黑涉恶、电信诈骗等刑事犯罪。
【缉毒禁毒】 2013年,中山市政法系统推进禁毒工作网格化管理,创建无毒社区、无毒镇区。开展“大收戒、大审讯、大抓捕、大举报、大管控”等行动,落实举报奖励制度,整治公共娱乐场所涉毒问题,开展全民禁毒宣传,减少“毒祸”引发的违法犯罪。全年共查处毒品案件936宗971人,缴获毒品165.5千克,查处吸毒人员8331人,查处涉毒场所18间。
【法治中山建设】 2013年,开展查办工程建设、危害生态环境等职务犯罪专项治理,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全年查办案件56件58人,分别比上年上升12%、11.5%。开展农村基层组织人员、重大工程等专项预防,组织预防宣传,完善职务犯罪惩防体系。发挥检察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加强诉讼活动和执行监督,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两法衔接”工作机制,维护司法公正。发挥政法机关工作特色,加强普法宣传和司法服务,提升被帮扶村群众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服务水平。依法解决群众合法诉求,全年共受理民商事案件34720件,比上年减少2.5%;审结31018件,增长0.7%;一审解决争议标的金额79.13亿元。推进行政机关首长出庭应诉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司法行政系统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开展“律师法律服务进村居”“法律公益进万家”等活动,依法为市重点项目和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完善法律援助机制,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升法律服务水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