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6》 【成文日期】2015-12-31 【点击率】890次 | |||
【科协机构概况】 2015年,中山市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市科协”)有镇区基层科协组织24个;团体会员单位——市级学会(包括协会、研究会,下同)42个,新增中山市健康养生学会、 中山市门业协会和中山市禁毒协会3 家市级学会单位;市级科普教育基地34个,其中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4个;市级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学校59所,其中省级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10所;企业科协96个;国家级科普示范社区4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13个。市科协获中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中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获中国科协海智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先进单位。市科协驻博爱六路20号中共中山市委党校内。
【学术交流和科技服务】 2015年,市科协举办“中山科协论坛” 12期,以药事管理、智慧城市建设、危化品企业生存发展等主题开展学术交流。组织全市学术团体和基层科协参加第十三届省科协、第十二届市科协学术活动周活动,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36场次,其中17家学会主办专业学术讲座20场,7个镇区科协主办学术科普活动8场,展示各专业学科特色及中山专业镇产业特色,有3万人次参加。推动市级各学会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活动,举办学术交流活动300场次,参加人员8万人,编辑出版各类学术刊物60期,印制各类学术、科普类读物10万份。 推动学会科技服务站建设。年内新增广东众联兴电力设备科技服务站,全市有工业、医学和农业等领域省、市级学会科技服务站25家,驻站专家100名。支持驻站专家为需方提供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开发产学研合作项目和申报知识产权等服务100项。其中,省食品学会(咀香园)科技服务站参与制定国家食品行业(烘培)标准13项,为企业争取科研经费560万元。省园艺学会科技服务站帮助神湾镇获评广东省“神湾菠萝之乡”称号,使当地专业种植农户的经济作物收入亩产增收2倍。建立中山学会科技服务站站长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各站点间工作交流和学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动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年内市环境科学学会、市医学会、市护理学会等10个学会(协会、研究会)承担科技人员继续再教育、职称申报和岗位注册等工作,组织培训800次,培训人数8万人次,开展科技咨询服务800项。
【科学普及和素质教育】 2015年,市科协全年开展科普“三下乡”活动(指到农村宣传普及文化、科技、卫生知识内容)148场。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科普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科普进“修身学堂”等特色科普进基层宣传活动。组织科普讲师团,以图片展览、专家授课、咨询解答等形式在镇区基层开展主题科普教育活动192场。举办2015年中山市青少年科普活动周,举办第十三届中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展青少年科普剧大赛、航空航海模型竞赛、科普摄影作品大赛、科技文化展览等5项主会场活动,带动各镇区、各科普教育基地和市各直属学校等举办分会场活动116项,参与青少年6万人。4月11日,在沙溪理工学校举办第十二届中山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吸引全市50间学校的632名选手报名参赛。举办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研修班和机器人竞赛活动组织工作者及教练员研修班,组织开展第三期青少年航空航海模型竞赛活动组织工作者及教练员培训班。
【科普阵地建设】 2015年,市科协完善科普教育网络体系。年内指导和培育三乡镇德强农场、三角镇爱民农产品有限公司、神湾镇锦洪果场、中山市595应急救援科普馆4家单位创建为中山市科普教育基地;指导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和中山国防教育训练基地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开展的2015—2019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指导培育民众镇中学等5所学校创建为市级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并培育和推荐实验中学、石岐第一城小学创建为第四批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西区彩虹社区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财政部评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是中山市第4个获该荣誉的社区。继续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其中横栏镇三沙花木协会、中山盛道休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黄圃镇顺利养殖场、坦洲镇联新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三角镇东边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5个单位获评为2015年中山市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集体;神湾镇宥南村田小龙、港口镇中南村李斯毅获评为2015年中山市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带头人。
【服务科技工作者】 2015年,市科协指导市档案学会、市机械工程学会、市医学会、市预防医学会、市化工学会完成换届。支持市级各学会组织专业技术和继续教育培训班,举办QC(质量管理)小组操作实务培训班、食品检验人员国家职业资格考前培训班、食品加工企业检验人员培训班、医务人员(护士、医师、防疫等)职称申报培训班等,承办市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关于设立中山市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的提案》,协同7个会办单位做好提案办理和答复,调查研究市火炬园区站点建设情况。
【科协组织建设】 2015年,市科协推进非公有制科技型企业科协组织建设,推动专业镇和企业转型升级。采取座谈、科协负责人现场辅导的形式,分片区开展企业科协工作座谈会5场,覆盖24个镇区科协和近百家企业科协。与市工商联协作联动,在全市非公企业中遴选出39家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科技人员相对集中的企业建立科协组织,联系科技工作者1500人,包括中级职称以上科技人才500人,硕士以上学历120人。推动樱雪集团有限公司、 市门业协会建立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全市工作站增至7家。其中,门业协会是省内首家协会“院士站”。开展2015年中山市科协组织发展与创新能力提升研修班,培训市科协常委、基层科协负责人109人。开展“基层科协服务能力提升专题调研”活动,组织镇区科协的科技工作者赴福建调研学习。与内蒙古自治区等省级科协,南通市、威海市、青岛市等地市科协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年内市科协获中国科协海智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先进单位。
【海智计划中山工作基地揭牌仪式暨第一届中欧生命科学论坛启动】 “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简称“海智计划”)于 2003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35个海外科技团体共同发起。计划提出通过促进与境外的民间科技团体交流与合作,从引进海外智力入手,通过专题研讨、项目合作技术培训和咨询以及中介服务等方式开展工作,为旅居海外的科技人员回国创业、为国服务搭建平台。 2015年3月,中山市“海智计划中山工作基地”获批复成立。8月13—15日,由中国科协海智办和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共同主办,广东省科协和中山市科协等单位承办的海智计划中山工作基地揭牌仪式暨第一届中欧生命科学论坛启动仪式在中山市中国中山留学创业园学术报告举行。论坛围绕“生命科学创新、交流与产业化”的主题,邀请15位来自法国、瑞士、比利时、瑞典等国的海外专家与各镇区的40家企业及90名科技工作者进行分组洽谈,围绕项目落户、产业对接和科研合作展开交流、探讨,促成博士于浩洋带领的深圳创新团队携带技术和项目落户中山市,并在7月底完成中山百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注册和项目落地。
【2015年中山市青少年科普活动周】 2015年11月14日,由市科协、市教体局等联合主办,沙溪镇人民政府承办的“2015年中山市青少年科普活动周开幕式暨第十三届中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沙溪镇溪角中学举行。活动周以 “中国梦 ·科学梦· 青春梦”为主题,主会场设在沙溪镇,分会场设在各镇区、市各直属学校和各科普教育基地。活动周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普剧大赛、航空航海模型竞赛、科普摄影作品大赛、科技文化展览等5项活动,全市各中小学校、科普教育基地、学会(协会、研究会)同步开展100项分会场活动,直接参与的青少年学生6万人。中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创新、体验、快乐、成长”为主题,共收到参赛作品1021件,评选获奖作品785项,其中,科技创新成果项目一等奖75项、二等奖95项、三等奖130项;优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项目一等奖20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22项;优秀科技实践活动项目一等奖22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50项;科幻绘画一等奖62项、二等奖90项、三等奖148项;优秀科技辅导教师10名;优秀组织奖10项,有3项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弃权。
【第十二届中山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2015年4月10—11日,市科协、市教体局在沙溪理工学校主办第十二届中山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竞赛分综合技能比赛、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机器人足球比赛、创意机器人比赛等8类竞赛项目,每个项目分设小学、初中和高中组。全市50间学校、375支队伍、632名选手参加,共有328个参赛项目获奖。在市赛的基础上,推荐选送20所学校,33支代表队,130名选手参加第十五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8项、专项奖4项、优秀辅导员奖1项。
【广东省首家门业协会“院士站”】 2015年1月16日,中山市门业协会在怡景假日酒店举行院士工作站揭牌暨向院士颁发受聘证书仪式,成为省内首家“院士站”建站协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正式受聘,并表示将携180位院士的科技成果与中山企业对接,助推中山木门等企业转型升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