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6》 【成文日期】2015-12-31 【点击率】958次 | |||
【市工商联工作概况】 2015年,中山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简称“市工商联”)围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主题,创新工作思路,拓展服务平台,优化组织建设,为中山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全年市工商联指导镇区商会、行业商(协)会、异地商会等团体会员86个,其中年内新增团体会员6个;会员企业16319家,年内新增2240家。市工商联驻东区兴中道1号政协附楼。
【参政议政】 2015年,市工商联开展《发挥各级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和推动新型专业镇建设》《中山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经营情况》等专题调研,分别于1月和5月呈送调研报告至市委市政府。走访调研形成《中山市中小微企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报告,被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采用。联合市委统战部开展《中山市商协会发展现状及引导》课题研究。市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市工商联会员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提交提案和建议50件,涉及经济、城建、环保、交通、教育等方面。主办市政协提案《关于充分发挥镇区工商联(商会)作用,合力推进新型专业镇发展的建议》,明确市工商联在该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的空间;会办全国政协提案《关于深化粤澳合作开发翠亨新区》、省政协提案《关于加强粤澳优势互补,创设“粤澳青年全方位合作交流计划”》,梳理粤澳合作方面的事务,部署下一步工作目标。
【商会组织建设】 2015年,市工商联新增市信息产业协会、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市客家经济文化促进会、市惠州商会、市中小微企业联合会、市茂名电白商会团体会员6家,累计有基层工商联、商(协)会团体会员86家,会员企业总数16319家。推进“五好”镇区工商联建设(指领导班子好、会员发展好、商会建设好、作用发挥好和工作保障好),完善镇区工商联制度建设,推荐东区、石岐区、港口镇3个工商联为广东省“五好”镇街工商联单位,全市“五好”镇街工商联达标率66.67%,1月27日,南头镇、小榄镇、横栏镇、古镇镇、大涌镇、黄圃镇、三角镇、火炬开发区、五桂山、沙溪镇、民众镇、坦洲镇、板芙镇13个镇区工商联被广东省工商联认定为“广东省‘五好’镇街工商联”。11月,在中共中山市委党校求真楼召开中山市首次异地商会工作经验交流会,全市46家异地商会的负责人及秘书长共130人参加会议,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河南省、湖北省5个省的异地商会代表介绍商会建设以及创新服务项目等方面经验。8—10月,配合市委统战部、团市委开展“2015年‘精英有约·创业之声’中山市优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年轻一代系列宣传活动”,在中山广播电视台、《中山日报》等媒体及微信平台展示18名优秀代表的创业故事和奋斗经历,6名优胜代表走上“中山年轻一代企业家梦想秀”舞台展示自己。10—11月,举办和专干培训班和宣传信息员培训班2期,共200人次参与。表彰火炬开发区工商联(商会)等15个商(协)会为“2015年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梁洁麟等32名会员为“优秀宣传信息员”;组织宣传信息员前往江门市新会区革命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并与江门市、新会区工商联交流座谈宣传信息工作。
【商会服务企业】 2015年,市工商联通过优化政企交流、经济合作、法律服务、宣传工作4个服务平台,做好经济服务工作。3月23日,组织市工商联主席、商(协)会负责人等30人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参观学习,了解有关行政审批的流程和要求,与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8月25日,组织市工商联主席,商(协)会负责人及代表共300人参加在市政府会议中心举办的全市经济形势企业家代表通报会,并推荐创新型企业代表、转型升级传统企业代表、青年企业家代表作主题发言。12月29日,在中山市潮汕商会会议室召开顾问座谈会,帮助企业家了解时政动态及优惠政策,争取政府部门支持开展工作。 搭建经济合作平台,加快“走出去”步伐。7月27日,与市商务局在利和希尔顿酒店联合主办“中山家居和建材企业‘走进美国’国际市场战略布局与渠道对接交流会”,全市200名企业家与会。10月25—30日,应台湾新北市经济发展促进会邀请,以市总商会名义组织13名中山企业家赴台湾进行商务考察。组织会员企业参加2015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展、2015澳门国际品牌连锁加盟展、第20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等展会。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在广州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创新科技成果交流会、中山市2015年“智慧城市”博士技术项目对接会、中山产业创新研讨会等。6月24日,与深圳清华研究院对接,组织灯饰行业专委会委员、企业技术专家代表和小榄镇、古镇镇、横栏镇的经济和信息化部门领导到深圳参观考察,搭建灯饰行业产学研平台。 优化法律服务平台,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联合市司法局、市民政局等单位,推进人民调解委员会、新中山人服务中心、社会责任联盟、行业自律联盟、企业技能人才服务站等载体的建设。开展“送法入企入商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建设、建立“商会诚信联盟”等30项活动,提升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依法治企的能力和水平。8月14日,组织5家企业参加由省工商联、省法学会等单位在广州羊城创意产业园举办的“以法兴企”文化沙龙活动。优化宣传平台,办好市工商联(总商会)网站、《中山商会》会刊、《中山商报》的“民企之窗”专版,年内基层商会向《中山商会》《中山商报》、中山工商联网站报送新闻信息359篇,采用316篇。至年底,全市建立基层商(协)会网站66个,基层商(协)会86个定期出版会刊。
【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2015年8月8日,市工商联(总商会)在火炬开发区金华悦国际酒店举办“思源”慈善公益行动,拟定每年确定1—2个活动主题,以捐款、捐物、慈善拍卖、义演和爱心服务等形式,或各基层工商联(商会)、行业协会、异地商会自行策划相关活动参与。2015年活动主题为“逐梦成长助学行动”,目标是资助若干名家庭困难的中山籍或异地商会原籍地在读大学生每年每人5000元,直至完成大学学业,行动收到镇区工商联、行业协会、异地商会捐赠善款558万元。结对帮扶市镇低保户5户,划拨总商会慈善基金9万元作为药费。会员企业参与慈善万人行、光彩事业、扶贫济困等慈善公益事业,共捐款捐物近7000万元。5月30日,联合市民政局、市公安局等举办以“老乡不能害老乡”为主题的百万新中山人禁毒系列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远离毒品危害、拒绝毒品诱惑,中山市各异地商会代表共3000人参加。全年,三角镇、阜沙镇、板芙镇、港口镇、坦洲镇5个镇区工商联率先组建志愿者(义工)服务队,参与人数300人。
【《中山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经营情况调研报告》】 2015年3—4月,市工商联组织4个调研组,走访24个镇区工商联(商会)、代表性非公有制经济企业52家,涵盖电子设备、医药制造、电气器材、塑料制品、灯饰、家居、建材、房地产和新能源等行业,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形成《中山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经营情况调研报告》(简称“报告”)。报告反映大部分企业生产总量和市场订单等波动不大;技术改革意愿强烈,多数企业认为加大技术改革力度、创新驱动提质增效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不少企业开始实施技改工程;企业品牌意识增强,不少传统的代工、贴牌生产企业越来越注重企业核心技术研发,打造自主品牌,提高产品利润空间;企业抱团发展意愿强,面对国内外的经济形势,选择强强联合,取长补短。企业普遍反映遇到困难涉及税费负担较重,项目审批耗时长,惠企政策受惠、维权难度大等营商环境和土地资源、资金和人力资源等资源要素缺乏等问题。 市工商联针对企业发展的现状和困难,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中需加强与工商联,特别是镇区工商联(商会)的协商及沟通,建立重要经济决策委托工商联征询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意见的机制,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完善行政审批监督机制,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实行行政审批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强化审批的效能监察和过失问责;重视人力资源培育,包括扩大人才受惠幅度、构建培训体系和加强城市对外宣传;健全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检验检测、人才培训等全链条综合服务;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通过改造升级厂房、整合工业园区、控制低值产能承租物业租期、发展工业地产等方式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加快建立政策性中小金融机构,加大对民企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行业准入、风险控制和损失补偿机制,制定政策扶持民间资本或有条件的企业投资创办民营担保机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