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市委概况】 2012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山市委员会(简称团市委)内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和学校部,并管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共青团中山市第十七届委员会有委员36名,直属基层团委(团工委)43个,驻外团工委9个,直属青年社会组织29个。团市委机构贯彻市第十七次团代会要求,组织召开第十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全市各级团组织以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和美中山为核心,围绕稳增长、抓转型、强基础、优环境、促和谐、惠民生工作重点,以建设广东省共青团枢纽型社会组织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主线,引领青年参与修身,着力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参与社会建设实践,在助力新中山人融入、改善青年群体民生、促进青年事业发展等方面做出探索。团市委驻松苑路1号市委大楼7楼。
【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 2012年,团市委围绕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打造成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工作主线,依托广东省共青团枢纽型社会组织综合改革试验区平台,以青年社区学院、社会企业以及枢纽型组织的“三驾马车”推动,探索二三线城市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经验,获中国社会创新奖组委会授予第二届中国社会创新奖优胜奖,其做法和经验被写入省社工委、团省委年度工作报告,并入围2012年广东社会建设十大亮点。7月9日,全市首家青年社区学院在黄圃镇开学,通过整合中山市青年智库资源,采用与市广播电视大学合作共建方式,因地制宜为黄圃镇青年(包括外来务工青年)提供社区教育服务,第一期为110名青年开办交谊舞、演讲与口才、健康人生、社交礼仪4门课程。年内先后有火炬开发区、东区、黄圃镇、港口镇、三乡镇、南头镇、石岐区、小榄镇、西区、沙溪镇创办11所青年社区学院,课程广受年轻人欢迎。推进慈善爱心店综合改造计划,打造公益大平台计划,使之成为一个为志愿服务提供强有力保障的志愿者之家,市民了解参与志愿服务的有效平台,探索社会企业公益组织承接政府民生项目的有效载体。与香港中山青年协会、澳门中山青年协会合作启动“鲲鹏展翅”融资租赁计划,投入300万元扶持资金,以社会企业方式运作,在全国率先开展面向外来务工青年的创业融资租赁服务。举办第六期社会企业“亲青汇训练营”广东青年社会组织骨干(中山)培训班,为160名青年提供7门社会企业专业课程培训。全年成功孵化小海鸥外来务工子弟艺术团、市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中山青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会等10个体制内青年社团,全市各级团组织孵化青年社会组织216个。推进市镇两级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通过政府孵化社会组织、社会组织自主裂变孵化、青年社会创新园、商业支持公益发展四种方式,分别建设市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A、B、C、D四大区域,探索政府、社会、市场孵化社会组织的不同模式,在各镇区共建成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28个。
【青少年修身思想教育】 2012年,团市委以纪念建团90周年暨五四运动93周年为契机,在全市各镇区各行业举行各类主题纪念活动。制作“一切为了我们的共同事业”——幸福和美家园系列明信片,纪念建党91周年。党十八大召开后,启动百千万星火燎原十八大精神宣讲活动,承办团省委十八大精神青年宣讲团百场宣讲活动首场报告会,制作“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三热爱明信片,举行“红领巾心向党——感受你的爱”中山市少先队纪念建队63周年主题队日活动。构建中山青年大讲堂、精英有约、机关学习会三大学习平台,全年举办33期学习活动;开展中山青年社团义务植树活动,300多名青年共同种植“立志修身林”和“闪亮青春林”;开展第七届中山市十大杰出青年评选,为中山青年成长树立标杆;各级少先队组织开展“立志修身善言善行”、“立志修身争当阳光少年”等主题教育活动;中山市学生联合会举办2012年中山市大学生体艺科技节系列活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面向青少年群体全面开展各类素质培训班和冬(夏)令营活动,并在翠亨新区成立全市首个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户外拓展营地。
【志愿服务事业】 2012年,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山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有行业和特色志愿者服务总队38支、社区(农村)志愿者(义工)服务站279个,亲子义工服务队300支,注册志愿者14万人。引导青年参与全民修身行动,普及全民志愿服务理念,推广中山特色志愿文化,构筑志愿服务平台,建设青年志愿服务队伍。推动镇(区)志愿者组织的登记注册,成立镇区(青年)志愿者协会24个,发展企业义工超1万人。3月,启动“修身创文‘雷’厉‘锋’行”中山青年学雷锋志愿行动,开展为您服务集市、保护母亲河等14项活动,延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开展关爱山区贫困儿童学生的“晨曦行动”、提倡节约能源的低碳绿色环保生活的“绿色中秋”等品牌志愿活动。打造提升新老中山人融合的志愿项目,开展“快乐修身、牵手成长”暑期主题活动,让外来务工子弟与本地青少年共同参与社会实践;开展6期“朝阳快乐营”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活动;面向外来务工青年开展第七届“同一蓝天”青年才艺选拔大赛,吸引1000多人共400多个节目参赛。创新青年参与公益模式,举办中山市青年大会暨首届万紫千红青年show,吸引珠三角地区80多个青年社团参加;举办中山黑苹果青年夏花会、市青年企业家慈善趣味运动会、牵手慈善夜筹款晚会、“阳光伴你行”重度贫困残疾人家庭援助计划、2012第十届中珠55公里城际徒步毅行、话剧《2014》义演等公益活动,共筹集资金近100万元,为包括四川泸州患红斑狼疮疾病女孩曹方、湖南籍患地中海贫血病幼儿小朝晖、患鼻咽癌志愿者林敏标等在内的有需要群体人员提供资助。
【培养青年人才】 2012年,团市委与市委组织部实施新一轮新企业家计划,遴选优秀青年企业家参加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EMBA学习,举办2012年南京大学企业高级管理研修班。配合全市“两建”工作的统一部署,以提升青年企业家社会责任为目标,组织企业家代表赴福建拜访福耀玻璃董事长、“中国首善”曹德旺,举行青年企业家诚信誓师大会;搭建经贸洽谈合作平台,开展走进三角、阜沙、横栏等青企镇区行活动,组团参加“粤苏4+4”青商合作联盟暨南海投资洽谈会,推进“万号带万企”青年文明号结点帮扶企业活动。帮扶青年创业者,香港和中山的青年协会携手联合举办清华大学枢纽型社会组织青年创业高级研修班;强化创业扶持,为76个创业项目提供697万元贷款额度贴息资助;成立中山市青年创业协会,为创业青年成长搭建交流平台。评选2011年度的中山市五四青年奖章集体10个、中山市五四青年奖章个人10名,2011年度中山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83名,中山市青年岗位能手216名。实施圆梦计划,有1000名新生代产业工人通过考试入读北大等名校,2275名青年获得上岗见习机会。
【青年统战工作】 2012年,团市委深入开展青年统战工作。参加香港中山青年协会成立1周年和澳门中山青年协会成立6周年庆祝活动。组团赴美国旧金山参加第九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赴港参加浩洋青商2012年会长就职典礼、25周年会庆活动、“活·无限国际文化交流汇演”以及第二十六届周年大会等。参加路德会35周年会庆、香港中山社团联会新会董就职典礼、澳门中山石岐联谊会成立周年晚宴、香港民安队长官晚宴、香港台湾青年交流协会10周年会庆等重大活动,市小海燕艺术团赴英国伦敦参与中国青少年2012伦敦奥运巡礼文艺晚会等。参加2012香港如新集团大师趋势论坛,听取诺贝尔奖得主、孟加拉穷人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关于社会企业发展的报告;赴台湾考察慈济基金会、南岛社区大学以及“绿农的家”等6家社会机构。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山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组织应急志愿服务总队赴香港系统学习香港民安队、香港上环消防局等官方和民间救援组织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组织市亲子义工队赴澳门学习义工工作机制,参观街总青颐长者综合服务中心,参与义工孝行巡游活动等。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组织会员代表到香港创新科技协会、香港大学数码港学院等学习科技创新经验。邀请香港著名心理及情感治疗师素黑担任“精英有约”活动主讲嘉宾,邀请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香港众慧整合艺术自疗中心首席导师黄家良主讲以《和孩子谈条件》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举办夏威夷旅游和投资环境介绍会,邀请市青联常委、美国夏威夷州政府商业、经济及旅游发展部高级发展专员冯赛源主讲等。接待澳门泛澳青年商会考察团一行30人到访,了解中山市扶持创业的政策和服务工作。接待澳门和台湾18名学生义工到访。创新延续少年军校品牌,举办少年军校第十九期培训班,邀请来自香港、澳门等地区及中山市的青少年共333名学员参加。与中山市尊一互动广告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集团员信息、志愿服务、网络商城、就业创业及“中山通”等综合应用于一身的“修身团员卡”,以东区、石岐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市华侨中学、市第一中学、市实验高级中学等为6个试点,发放近3万张修身团员卡。联合举办“承先启后 未来领袖”——中(山)港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中港情暖和美家园”中(山)(香)港青少年交流活动,并举办题为《孙中山的读书生涯》国民教育讲座。
【团组织建设】 2012年,团市委加强全市共青团系统建设,建立镇区、战线单位、高校团委(团工委)书记、驻外团工委及少先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基层团组织相互交流与学习,全年召开镇区联席会议3次、战线单位联席会议1次、高校联席会议3次。建立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团组织(简称“两新”团组织)603个,全市“两新”团组织共2950个,申报“两新”团建市级示范点32个、省级示范单位21个。创新基层团组织格局,采取编制内与编制外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方式选配镇区团干部,每个镇区团委(团工委)班子各增聘班子成员至9—21人。建设驻外团工委,全市有市级驻外团工委9个,县级驻外团工委21个。建设团属青年社团组织,完成市青年摄影家协会换届工作,推动成立市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青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会、中山市中学共青团工作研究会,培育和引导青年自组织联盟。划拨专项经费10万元支持各镇区开展“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竞赛活动。整合镇区及社会资源近15万元,支持全市120多个基层团组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除农村及“两新”团组织之外,活动覆盖到成立团组织的社会组织。全年新增省级青年文明号4个,市级青年文明号31个,全市共有国家级青年文明号18个,省级青年文明号85个,市级青年文明号348个。
【团干部队伍建设】 2012年,团市委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成立中山共青团咨询委员会(中山市青少年导师),延请清华大学、国家发改委等10位顶级专家出任,并成立由全市各领域青年精英组成的中山青年法律顾问团以及中山青年智库。面向机关干部、全市青年,推出“中山青年大讲堂”、“精英有约”、“机关学习会”三个层面的学习活动,借助导师团和青年智库的师资力量,打造流动性的中山青年学习大平台。设立“菁英鸿业奖学金”,大力鼓励机关干部学历教育深造;设立每周机关学习栏,汇编6期《知天下——中山青年修身文萃》,向200名青年骨干实施“书山寻径”送书活动;赴港台等地学习考察,外出交流学习20余次,接待港澳等各地访问团30余次,赴北京大学举行基层团委书记“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高级研修班;实施团干交流挂职锻炼,选拔11名基层同志到机关进行为期6个月的跟班挂职。
【青年创业计划】 2012年6月8日,将中山市创业青年俱乐部注册成立中山市青年创业协会,吸纳优秀青年企业家、青年创业者以及有志创业的大学生会员共123人,先后举办21次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组织创业青年一起走过的足迹遍布中山各镇区,并延伸至广州、深圳、香港、北京等地。打造的品牌活动包括青年创业基金、创业青年修身读书计划、鲲鹏展翅创业计划—中山市外来务工青年融资租赁服务、青年创业高级研修班、镇区创业行、创业沙龙、创业项目推广会等。推出内刊《一切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推出@中山青年创业新浪微博、“中山青年创业”微信公众平台等自媒体,深受青年喜爱。2012年9月11—15日在清华大学举办“中山·香港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青年创业高级研修班”,为培育优秀创业青年提供智力支持,培训效果超出预期,广受青年一致好评。中山市青年创业基金2012年内为76个创业项目提供697万元贷款额度贴息资助。2012年11月12日,由共青团中山市委员会、香港中山青年协会、中山市青年创业协会共同主办的“鲲鹏展翅”创业计划—中山市外来务工青年融资租赁项目(简称“鲲鹏展翅创业计划”)在中山日报社新闻发布厅启动。该创业计划的创新点在于其服务对象为年龄在40周岁以下,在中山市生活工作满2年(从办理该市居住证之日起),在该市范围内自主创业的非中山户籍人员。鲲鹏展翅创业计划项目是团市委推进广东省共青团枢纽型社会组织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填补外来务工青年在中山自主创业的帮扶空白。
(林树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