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妇女联合会(2012)
【作者】中山年鉴编撰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3》 【成文日期】2012-12-01 【点击率】993次

【中山市妇女联合会概况】 2012年,中山市妇女联合会(简称“市妇联”)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和家庭教育五年规划,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动妇女儿童民生改善,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全年中山市妇女儿童工作获全国性荣誉8项次、省和市级荣誉24项次。市妇联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有成员39人。市妇联驻东区松苑路1号市委大楼7楼。


【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2012年,市妇联发挥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职能,牵头编制全市新十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9月,市政府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颁布《中山市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中山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两个新规划分别增设“八大示范性工程”(妇女规划为适龄妇女“两癌”检查与救治、社区家庭综合服务、妇女就业和培训扶持、女性教育工程、女性人才培养工程——基层妇干参政培训、妇女维权工作站服务网络建设、困境妇女的社会救助与帮扶和流动人口妇女服务管理。儿童规划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项目、家庭教育工程、0—3岁儿童早期综合服务发展项目、流浪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救助与服务机构建设项目、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项目、出生缺陷干预工程、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和儿童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项目),推动解决妇女儿童问题。实施妇女儿童健康项目,推进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筛查、免费出生缺陷产前筛查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两癌”检查项目,全年共为5.02万名35—59岁常住人口妇女免费进行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4月21日,召开中山市妇女“两癌”筛查项目中期总结汇报会,邀请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文康,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等全国及省市的领导与专家出席;与会者认为中山市妇女“两癌”筛查项目惠及面广、检测技术先进、运作模式创新。试点开展以“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为核心的女性教育,以中小学校为主阵地,整合社会资源,在设计女生课程、编印校本教材和举办女生主题活动等方面大胆探索。市华侨中学、东区柏苑小学分别形成“培养ECE女孩—刚健(Energetic)、关爱(Caring)、优雅(Elegant)”、“女生教育从小抓起、以女生需求为本”的教育理念。12月26日,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苏凤杰带队到中山市调研女性教育工作,认为中山的经验做法值得向全国推广,并鼓励中山推动性别平等意识教育,打造具有中山特色的女性教育品牌。


【妇女立业修身】 2012年,市妇联推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支持行动,以基地+工作坊的方式拓展妇女灵活就业途径。全年培育10个市级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其中民众镇安康农场被评为省巾帼创业示范基地。聘请农业技术专家顾问向巾帼创业带头人讲授种养技术、基地管理、市场流通等知识,引领妇女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扶持园艺工作坊、家政工作坊等灵活就业载体,全市143个灵活就业载体带动大批“4050”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每月收入增加500—3000元。在广大妇女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期广东精神,评选表彰三八红旗集体和个人,新创建3个国家级、24个省级、58个市级巾帼文明岗。发挥妇女模范带动作用,举办道德模范宣讲会、成功女性进高校专题讲座、各界女性庆三八主题座谈会,涌现出一批女性楷模。其中,女农民工代表阎文静当选党十八大代表,女企业家张晓玲被评为“南粤巾帼十杰”。结合三八妇女节等节日,举办百万妇女游中山活动、“学雷锋做好事,快乐修身庆三八”主题活动、巾帼林植树绿化活动、舞动修身促和美舞会、女性书画摄影大赛、中老年人健康风采展演赛、迎青奥绿道长跑、机关单位七人八足比赛等活动,展示时代女性风采。


【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2012年,市妇联在10个镇区成立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分站,整合镇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资源,配齐配强工作人员,68%的工作人员具备社工资格,吸收、培育志愿者248人,依托妇女民生直通车等项目,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手法开展工作,全年提供咨询服务284人次,跟踪服务个案42个,举办大型外展活动6场、服务6160人次,信息网站服务214万人次。落实市人大代表关于提请建立婚姻家庭辅导机制的议案,于10月23日在市婚姻登记中心成立市婚姻家庭辅导室,引进专家为有需要的夫妻提供婚姻调解辅导,缓减冲动离婚现象。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以学法修身促和美为主题开展三八妇女维权周活动、“12338”热线电话主席接听日活动,举办10场普法文艺义演和以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权益、婚姻家庭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咨询活动,服务7.9万名妇女群众。制作“拒绝家暴,共促和谐”电台专题节目和“关爱女性,共筑和谐”电视专题节目各1期,增强社会反家暴、共建平安家庭的共识。举办妇女禁毒流动课堂宣传77场次,有2.3万名妇女参加。联合市信访局、市两级人民法院开展妇女儿童婚姻家庭维稳专题调研,探索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双赢路径。组织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服务3234人次。全市妇联系统共处理妇女信访个案1959宗,办结率98%。


【家庭文化建设】
 2012年,市妇联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编制《中山市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选配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4名专职工作人员,成立市家庭教育指导师协会,组织104名家教骨干参加全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培训班,全市累计有620人考取全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证书,家庭教育工作专业化水平持续提高。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被定为全国家庭教育试验研究基地,东升镇、东区花苑社区分别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县、社区,市石岐中心小学家长学校被评为全国示范家长学校,2名家教讲师获广东省“金牌讲师”称号。开展父母修身学堂系列活动,启动《农村家长网络护卫行动》三年项目,提高家长媒介素养,净化未成年人网络成长环境,全年培训家长3.07万名;该项目与《阳光伙伴同成长》项目获评为省文明办广东省首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优秀创新范例。开展“家教公益大讲堂”进社区(村)活动,举办家教讲座277场,有8万名家长参与,市妇联获省妇联授予广东省家庭教育大讲堂进社区(乡村)民生项目工作卓越奖。开展新生家长培训班1687场,近75万人次新学段学生的家长接受家庭教育培训。在“两新”组织中开展“明理修身共建和美”宣讲活动,到企业举办家庭教育讲座35场,服务企业家长1.5万人次。上述百万家长进学堂活动被市全民修身领导组评为特色修身项目。推进家庭文化建设,举办“和美家庭·幸福汇”家庭角色评选系列活动,推荐家庭、妇女参加广东省书香之家、好婆媳评选,有65户(人)获表彰;举办水乡文化节夫妻背跑比赛、婆媳相处之道讲座,张贴家庭美德宣传海报4000多张,发送倡议短信5000多条;组织玫瑰情缘你我相牵机关青年牵手联谊活动,服务大龄未婚青年2160人次;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公益活动20多场。


【儿童工作】 2012年,市妇联推进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联合教育、发展和改革、综合治理、民政、卫生、流动人口管理等部门开展专题调研,制定工作方案,推动完善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纳入镇区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继续推进16周岁以下流动儿童登记工作,促进流动儿童享受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公共服务,孵化成立社会组织——中山市共同长大公益服务中心,试点工作进展良好;9月5日,市委常委梁丽娴在全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现场会上作经验介绍。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在全省率先印制儿童友好社区管理手册,以“亲亲家园”为主题,统一设计儿童友好社区标识,开展业务培训,全年创建儿童友好社区32个,向儿童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和转介服务等一体化服务。各镇区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火炬开发区在健康花城创建全省首个商业楼盘儿童友好社区,东升镇在流动儿童较集中的高沙社区设立儿童友好社区,三乡镇在“两新”组织为留守儿童设立儿童友好社区。市妇联的“亲亲家园”——儿童友好社区项目被评为第二届广东省妇联工作创新奖。组织开展系列儿童关爱活动,市委书记薛晓峰,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茂辉等市领导在六一儿童节带队慰问儿童。开展千名自强好儿童评选表彰、我是中山小主人儿童论坛、阳光伙伴夏令营、蒲公英成长计划等活动服务儿童。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承办让我玩公益体育项目、第二届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少儿合唱比赛、南粤幸福活动周新老中山儿童大联欢活动,创作的儿童歌曲《异想天开》获市少儿花会金奖,全年公益活动服务妇女儿童50.4万人次,获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联合授予“全国基层示范儿童之家”称号。


【帮扶困境妇女儿童】 2012年,市妇联发动社会各界,争取慈善资源帮扶单亲特困家庭和困境儿童。开展帮扶单亲特困家庭项目资金竞标,发行《爱心捐助卡》,参与广东扶贫济困日、广东关爱妇女儿童慈善汇,举办爱心父母牵手困境儿童大联盟、姐妹情深十元捐等活动,全市妇联系统共筹集帮扶资金405万元。为单亲困难家庭争取长效帮扶机制,向市民政局提出“家添动力”的建议经市政府同意,向单亲低保家庭每户每月增加补助金86元。深化推进妇女民生直通车项目,在7个镇区召开妇女民生座谈会,倾听175名困难家庭妇女、基层弱势妇女的心声;开展义帮、义助、义诊、义教活动7场,组织专家为3000多名妇女群众提供医疗、家教、法律、心理咨询;开展女性免费健康检查6次,950人受惠;争取省妇联20万元资金帮扶100名贫困母亲发展生产,提高其自力更生水平;帮助97名女工圆大学梦。关爱妇儿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重大节日慰问活动,整合130万元资金,慰问困难家庭和患重大疾病妇女3041户(人);与万科基金合作,以手术救助3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开展阳光伙伴同成长志愿行动,招募10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帮扶困境儿童4000多名。


【组织阵地建设】 2012年,市妇联加强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及妇联自身建设,提升妇女儿童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探索构建妇联枢纽型组织体系,制定《中山市妇女儿童枢纽型组织建设总体方案(2012-2015年)》,孵化、培育、服务、凝聚妇女、儿童和家庭领域的社会组织;组织发动100多家社会组织加入“广东关爱妇女儿童大联盟”,参加“广东关爱妇女儿童慈善汇”活动,募集超过100万元的善款用于妇联的“四援助”项目;发动14个社会组织参加省妇联“集思公益 幸福广东——支持妇女计划”。加强妇女之家建设,市、镇、村、企业和社会组织共配套投入149.1万元,在格兰仕(中山)家用电器有限公司等12家有一定规模的“两新”组织(企业)建立妇女之家,并将市妇联“健康快乐营”项目注入其中,开展送健康、送法律、送服务活动,服务两新组织女工3.28万人(次),促进异地务工人员融入中山;加强指导现有村(社区)妇女之家示范点,开展软硬件建设自查,加大配套经费投入,全年增创8个省级、64个市级妇女之家示范点。加强女性组织建设,中山市女领导干部联谊会和中山海外妇女联谊会先后开展换届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市女企业家协会组织会员前往韩国考察学习,分别与江门女企业家协会、市总商会、市青年联合会开展联谊活动,促进企业家之间的联系交流,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女企业家协会。加强妇联自身建设,印发《关于开展全市各镇妇联选举工作的通知》,加强对镇级妇联换届的指导和监督,选好配强基层妇联干部;打造学习型妇联,坚持开展每月主题学习;举办妇联系统干部提素培训班和基层妇女工作者培训班,组织25名妇联干部参加市民政局社会工作员登记认证培训班并考取证书;举办妇联系统讲文明、齐修身、创先锋征文演讲比赛,62人参加。


(张家明)

 

 

上一篇: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山市委员会(2012)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中山市工商业联合会(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