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5》 【成文日期】2014-12-31 【点击率】1154次 | |||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概况】 2014年,中山市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分区域激励型财政政策和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机制。开展生态文明规划编修工作,9月4日,由国家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主持召开《中山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30年)修编》专家论证会,通过《中山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30年)修编》。8月19日,东凤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是全省第一个完成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规划。市环保局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区标志牌设置和维护,排查全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标志牌,对破损、遗失标志牌进行维护。 【主要污染物减排】 2014年,中山市严格落实污染减排工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市环保局制定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预核查工作红黄牌制度,加强对重点减排项目的监管力度。重点改造省“十二五”减排计划中的规模化养殖场,完成永裕水产养殖、顺发养殖场、南区泰源农场污染治理设施的升级改造。全面推进12个镇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建设,黄圃、港口、板芙、三角、小榄、民众6个镇区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达到国家减排要求,阜沙、南头、古镇、东凤镇等污水处理厂完成二期项目建设,进入进水调试阶段;开展坦洲镇污水处理厂三期项目、南朗镇二期等扩建项目。继续加大对中山火力、联合鸿兴、永发纸业等重点大气减排项目的运行监管力度,确保其脱硫效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联合鸿兴、永发纸业、国泰染整、广兴纺织和三和管桩5个企业完成降氮脱硝工程建设并通过环保竣工验收。工业锅炉减排方面,完成高污染锅炉改造(含拆除)共938台,正在实施改造的锅炉296台。机动车减排方面,淘汰“黄标车”,完成黄标车及老旧车辆淘汰4.16万辆,提前完成2014年度省下达的任务;完成“黄标车”限行非现场执法(一期)4个监控点建设;9月1日起实施“黄标车”全市限行,是全省首个全市范围限行“黄标车”的地级市;同时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应用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动第一批120辆新能源公交车于12月交付运营。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工作,推动中山市第二批30家重金属重点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2014年,中山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4.63万吨,比上年下降3.1%;氨氮排放量为0.604万吨,比上年下降7.9%;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16万吨,比上年下降10.7%;氮氧化物排放量为3.41万吨,比上年上升4%。 【加快淘汰“黄标车”】 2014年,中山市与广东省政府签订《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书》,需在2015年前淘汰71024辆“黄标车”(指新车定型时排放水平低于国Ⅰ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国Ⅲ排放标准的柴油车的统称)。中山市从2012年8月15日起实施黄标车中心城区范围限行措施,限行区面积超过建成区面积的50%。自2014年9月1日起,黄标车限行区域扩大至全市行政区域范围(高速公路除外)。中山市共淘汰黄标车6013辆,共受理“以奖促淘”黄标车2225辆,审核通过1586辆,共发放奖励资金1333万元。 【土地资源管理和耕地保护】 2014年,中山市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明确行政一把手为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将耕地保护纳入镇区政府领导实绩考核和离任审计内容,市、镇(区)、村三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建成首期高标准基本农田3640公顷(折合5.46万亩)。制定和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实施办法,在省政府发放耕地保护经济补贴资金基础上,由市财政对承担保护耕地任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或其他责任单位实施经济补贴,全年跨年度向镇区下发省、市基本农田保护资金补贴3101.5万元。 中山市全年通过重点项目联席会议集体决策安排省下达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79.54公顷(折合8693亩),基本满足优质项目和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建设用地需求。抓好用地报批和供应,年内上报用地面积502.14公顷(折合7532亩),已获批准(含往年报批)面积581.8公顷(折合8727亩),供应土地面积354.4公顷(折合5316亩)。落实《中山市土地管理工作目标考核奖励方法》,安排用地指标32.67公顷(折合490亩)奖励全市土地管理工作目标考核成绩优异的镇区,推动落实土地管理共同责任制。 【森林进城围城建设】 2014年,中山市推进森林公园建设,完善建设田心、北台、金钟山、尖峰山、三角山等森林公园,启动银坑、大尖山、丫髻山、五马峰等森林公园建设,打造具有中山风情特色的生态精品;推进湿地公园建设,重点打造集生态、休闲、科普、人文为一体的东凤镇和穗湿地公园第三期、莺歌咀水文公园,继续推进集观礼、比赛、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南头镇水上运动公园景观带建设,启动占地面积80亩的港口公园建设,其中和穗湿地公园第三期绿化面积9.4万平方米、莺歌咀水文公园绿化面积23.5万平方米、南头水上运动公园景观带400米。年内,三角山森林公园、金钟山森林公园、尖峰山森林公园、北台森林公园4个森林公园以及和穗湿地公园、莺歌咀水文公园、南头镇水上运动公园3个湿地公园完成施工;树木园三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整体规划方案分别通过专家论证和公示公告。全年全市公园接待游客30万人次。市林业局重点建设南朗镇冲口村、黄圃镇镇一村和吴栏村、南区树涌村、沙溪镇元亨里村和云汉村、民众镇多宝社区7个森林家园。 【创建生态村】 2014年,中山市开展创建生态示范村工作,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环境质量,推进“三个适宜”(指适宜创业、适宜创新、适宜居住)新型城市建设。全年有51个村创建为市级生态示范村,西区烟洲社区等23个村(社区)获市政府评为第一批生态示范村;五桂山长命水村等28个村(社区)获市政府评为第二批生态示范村。 【“创绿”活动】 2014年10月20─21日,省环保宣教中心到中山市检查创建省绿色学校、省绿色社区工作。考核组对大信海岸家园、小榄镇升平小学和小榄镇永宁中学,从存档资料、现场设施等方面进行考核。大信海岸家园和港口镇中信凯旋蓝岸花园获评为省绿色社区。小榄镇升平小学和永宁中学获评为省绿色学校。 【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 2014年3月26─29日,市环保局参加2014年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并受邀设置主题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山”的中山展区,出席“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发展”专题论坛,与其他参展代表分享中山经验,获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对中山展区颁发“环保展台嘉许奖”。6月5日,市环保局、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瑞士驻广州总领事馆在市工人文化宫举办纪念“6·5”世界环境日暨“气候变化——瑞士的解决之道”展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