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2014)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5》 【成文日期】2014-12-31 【点击率】1143次

社会建设

【社会事业发展】 2014年,中山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新增规范化幼儿园学位2000个,市属初中新生派位扩至全市,9所镇区公办普通高中纳入市级统筹办学,中山市获评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城市。文化惠民活动精彩纷呈,开展送影送展送书等文化下乡活动,美术、舞蹈、戏剧等文艺精品创作取得佳绩,建成市移动图书馆和166间数字化农家书屋,推进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基本药物使用范围,启动市中医院与西区医院医疗联合体试点,平价诊室占全市门诊资源14.3%,全市24个镇区单独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民生工程建设】 2014年,中山市民生财政支出178.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镇社会保险总参保人次919.1万人次,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51.1万人,实施大病医疗保险,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积分入学学生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参保范围。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个,发放居家养老补助金264万元。扩大住房保障范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568套,基本建成1584套,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实施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发放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金378.6万元;改造“双低”家庭(指低保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优抚对象危房390户;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至533元,发放低保资金4423万元,城镇、农村低保平均补差水平分别比上年提高21%和25%。

【居民收入提高】 2014年,中山市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5%和9%。大众创业支撑体系更趋完善,实施推进全民创业“1+4”政策,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升级为国家级示范基地,农业创业孵化基地进驻团队33个。就业形势平稳,市镇村三级就业服务平台全覆盖,帮扶6500名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7.9%;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考核获广东省第二名;城镇新增就业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6%。火炬开发区六和社区、西区彩虹社区和民众镇民众社区获评为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全市有132个村获省认定为充分就业村,达标率居全省前列。

·资料链接·

全民创业“1+4”政策:中共中山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全民创业的意见》,相关单位制定《创业项目征集管理办法》《中山市创业导师认定管理办法》《中山市创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管理办法》《企业家引领劳动者创业管理办法(试行)》

【社会治理】 2014年,中山市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社区建设“2+8+N”模式向城市社区延伸,此模式获人民网和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联合颁发“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奖。全市276个村(居)全部组建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实现社区综合服务大厅全覆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全市登记在册社会组织1919个,备案603个,中山市成为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推进全民共享发展成果,净增积分入学指标4400个,40家异地商会成立新中山人服务中心。提升全民治安水平,创建无“三害”(指黄、赌、毒)城市,基本实现重点领域“平安细胞”全覆盖。严格执行“诉访分离”,初步形成半小时法律服务圈,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邹辉周)

上一篇: 文化建设(2014)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生态文明建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