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5》 【成文日期】2014-12-31 【点击率】1123次 | |||
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概况】 2014年,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全民修身行动为依托,以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和美中山为目标,开展学习雷锋、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举办“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暨2014年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基层巡讲活动,开展“慈善文化月”“学雷锋活动月”“邻里文化节”“知书识礼读书月”“全民修身活动日”“孝老爱亲活动周”“车让人”“我爱中山”“我们的节日”“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主题活动,深化“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加强文明旅游宣传,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 【文明城市建设】 2014年,中山文明城市建设坚持全民共建共享。培育“文明细胞”,修改完善文明镇区、文明村(社区)、文明单位等创建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市民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率达到95%。通过骑行、步行等方式检查督导创文工作,每季度开展1次模拟测评,将创文工作绩效纳入全市考核体系。深化“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利用各类载体刊播公益广告,营造浓厚社会氛围。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制定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规范性文件,评选认定114家企业为“诚信经营示范单位”。建立健全失信受戒廉洁准入机制,中山成为全省首个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强制实行犯罪档案查询机制的城市。开展城市管理“随手拍”活动,调动干部群众的城市“主人翁”意识,曝光各种不文明行为。花苑社区、东兴社区、健康花城小区、杨仙逸体育路学校被评为全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次年3月,东凤镇获“广东省文明村镇”称号,火炬开发区、中山公交集团、中山边检站获“广东省文明单位”称号。中山第四次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2014年,中山市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百场宣讲暨2014年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基层巡讲(巡演)活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深入全市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开展100场交流活动。邀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得主田秀英、中华最感人的十大慈孝人物之一王春来与中山代表分享心得。举行“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群众路线报告会”“学雷锋齐修身做好人”雷锋精神中山报告会。5月11日,联合市妇联评选“中山十大最美家庭”,三角镇冯月桂家庭等10个家庭获评“十大最美家庭”。举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微访谈,通过网络直播、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举行“好家风、好家训”分享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最美家庭”代表,与市民分享家庭美德故事。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全年评选“中山好人”56名,其中覃超茂等8人登上“广东好人榜”,陈燕芳等9人登上“中国好人榜”。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2014年,市文明办联合市公安交警支队开展“车让人”奖励活动,共奖励10批次394位文明驾驶员。评选2014年“安全文明驾驶人”10名,其中陈真获评为省“安全文明驾驶人”的称号。7月28日,央视晚间新闻以《“车让人”如何变罚为奖》为题,报道中山开展“车让人”活动成效。举办“行文明,车让人”分享会暨礼让行人手语首发式,演示“礼让行人”手语。举办以“邻里守望雷锋永驻”为主题邻里文化节,开展以邻里“助”、邻里“和”、邻里“乐”为主要形式的邻里文化活动。邀请沈阳军区雷锋生前所在团宣讲团分享传承“雷锋精神”故事。组织“公交排队日”活动,营造人人讲文明、人人懂礼让、人人守秩序的乘车环境。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在各景点设立志愿服务站点132处,及时劝阻游客不文明行为,评选翁炯烽等5名“中山最美导游”。开展“海外安全文明行”活动,定期向3万名持因私护照的市民发送文明提示手机信息。推进文明餐桌行动,向餐饮企业发放文明用餐提示牌10万个,举办现场宣传咨询活动270场。深化网络文明传播行动,组建千名网络评论员、万名网络文明志愿者、网络文艺作品创作员等3支队伍,倡导网络修身。 【群众性文化活动】 2014年,中山市组织策划文明城市“身边好人”微戏剧展演,由广东、湖南、江西、浙江、河北5省、8支戏剧团队参演,作品以身边好人真实事迹为蓝本,通过文艺表演弘扬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好人·好梦”——“中山好人”原型诗书画印作品展,通过40位诗书画印方面艺术家的诗、书、画、印作品,展现50位中山好人代表平凡而感人的故事。举办第三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活动,李永平《大河尽头》、张翎《阵痛》等9部作品获奖。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举办“中华情家乡美”社区春晚,西区长洲社区民俗表演《传承》获2014第三届全国社区网络春晚十佳节目奖。联合文化部等主办“共筑中国梦,唱响文明城”2014中国城市合唱节,全国各地35支合唱团队参赛,推动最具群众性的合唱文化活动。举办“我舞我美中国舞”广场舞活动,全市24个镇区1万人参加。开展“悦读修身知书识礼”2014南国书香节中山分会场暨第六届中山书展,邀请专家、学者举行名家讲座。举办第十二届中山读书月系列活动颁奖暨首届“文化扶贫送报下乡”活动。 【社会志愿服务】 2014年,中山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加强志愿服务管理,加大志愿服务资源投入,以弘扬新时期雷锋精神为主线,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筹建中山市志愿服务中心,开发首期志愿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志愿中山”。依托物业公司组建680个社区物业志愿服务站,启动建设示范点20个,推进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新成立市禁毒志愿者服务总队、“南粤春雨”中山公共法律服务支队、食安卫士志愿者服务总队等全市性志愿服务专业团队,新增2万名志愿者。组织48个社区加入社区志愿服务全国联络总站,其中火炬开发区健康花城小区、东区齐富湾社区获评为学雷锋志愿服务联络工作示范站。加强公共文明引导员管理,开展“齐修身、行文明、车让人”志愿者“随手拍”活动。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培训,全年共培训志愿者1.77万人次。在媒体开设公益周刊,开通“中山志愿者”微信平台,举办“岐江善流”公益沙龙,推进公益性枢纽组织建设,拓展公益平台。由市文明办向社会购买专业社工服务,加强市志愿者联合会全市志愿服务统筹工作。6月举办第二届“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以300万元种子资金带动社会各界资金1200万元,支持115个公益项目发展。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014年,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根本,以培育未成年人民族精神为出发点,把公民意识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全过程。在清明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市未成年人中组织开展“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和“勿忘国耻、图强圆梦”国家公祭日等主题活动,举行“童心向党”歌咏比赛、“优秀童谣”传唱活动。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开展“学雷锋”行动,评选“美德少年”400名。举办“好家风伴我成长”主题实践活动,促进文明家庭建设,培育文明好家风。深化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召开乡村学校少年宫现场会,健全督查机制。全市有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14所,其中2014年新增5所。落实家长学校建设,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沙龙、父母修身学堂等活动,举办家教公益讲座,140万名家长进学堂修身提素。推进儿童友好示范社区建设,招募爱心父母志愿者结对帮扶困境儿童。开展“绿色假期·缤纷文化”系列活动,丰富未成年人文化生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模式,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加强网吧管理,整治中小学校周边环境,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全民修身行动】 2014年,中山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一步推进全民修身行动。全市累计设立修身学堂(道德讲堂)1100间,开展城乡居民修身活动8000场次,群众参与300万人次。加强网络修身学堂建设,设立专门网页,发布课件390个,定期推送修身资讯,要求各单位、各镇区网站设置板块链接并组织干部职工每月每人完成不少于4个课时的学习。评选邻里公约、十万家庭立家规、“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公园、“失信受戒”廉洁准入机制等37个特色修身项目,认定领导干部尚德养廉行动等22个项目为特色修身项目,形成“一镇一特色、一岗一主题、一月一活动、一年一提升”局面。7月22日,由光明日报社、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三场在中山市举行,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作题为“公民修身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演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