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 12月18日,在市会议中心召开。会议全面总结2008年的工作,确定2009年的目标任务,动员全市干部群众认准目标,坚定信心,把握主动,迎难而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开创中山“三个适宜”新型城市建设的新局面。2009年的总体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009年经济工作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9%,工业增加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外贸出口总值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6%。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山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关于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报告的决议》。
【市人大十三届三次会议】 2月26~28日,在孙中山纪念堂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市人大常委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查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计划草案报告,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报告,通过关于市政府工作报告等6个报告的决议。会议收到委员提案议案39件,建议、批评和意见62件。
【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 2月25~27日,在市政府会议中心召开。常务副主席余荣伟在大会作十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副主席李武彪向大会作十届政协常委会提案工作报告,主席郑金钻在闭幕大会上发表讲话。会议通过投票方式选举林艳芬为市十届政协秘书长,甘畅辉、林艳芬、萧顺轩为市十届政协常委。12名政协委员代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专委会和港澳工作组发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听取发言并讲话。与会委员列席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市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表决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山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决议》。
【政治思想道德建设】 贯彻落实省委和市委关于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大讨论活动的精神,立足中山建设经济强市、和谐中山、宜居城市、法治社会、文化名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六大战略和党的建设的实际。举办“思与路——我为中山科学发展献一策”和市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读书周主题活动,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第十届三次会议精神,举办形势政策教育和理论宣讲130多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超5万人次。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专题活动及市中心工作,举办中山发展模式专题研讨会。开展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名城建设。
【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座谈会】 8月27~28日,市委举办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知识分子代表座谈会,继续深入开展政治交接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为建设‘三个适宜’新型城市作贡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根楷,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副书记等出席会议。与会人员围绕就教育、科技、人才引进、促进企业股权流动、建设生态市等问题诤言献策。
【党风廉政建设】 制定实施《中山市党政领导干部谈话制度》,对68名新提拔的处级领导干部和镇区新任的党政“一把手”进行集体廉政谈话,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38人(次)。开展制止党政干部利用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禁止党员干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参与赌博的专项检查,全年压缩核减因公出国(境)考察54批,全市158个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出入境管理处登记备案。385名处级领导干部向组织报告配偶、子女出国(境)定居情况。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完善和规范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试点工作。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严肃查处一批腐败案件。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897件(次),查办党员、监察对象违纪案件70件,结案59件,处分59人,其中处级干部2人、科级干部5人。开通“12388”纪检监察统一举报电话专线和网上举报,至年底接受群众电话举报678次,受理46件。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查处商业贿赂案件63件,涉案金额607万元。
【行政执法监督】 市政府成立以分管法制工作副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中山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暂行规定》,在全省率先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采取先试点后铺开的做法,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水利局作试点。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同案不同罚、人情案、关系案和态度案问题,完善行政执法职权核准界定工作。制定《中山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确立行政执法案卷年度评查制度,开展2007年度行政执法案件评查。(市方志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