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
【作者】中山年鉴编撰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3》 【成文日期】2012-12-01 【点击率】1708次

    2012年,中山市推进工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完成《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四年大发展”服务业考核指标。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25.2亿元,比上年增长7.1%,成为省内第5个服务业增加值超千亿元的地级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42%,提高0.5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1.5%;服务业实现国地两税收入158.4亿元,增长2.6%;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585.9亿元,增长16.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5.6%。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增长10.7%。有25个服务业项目纳入2012年全市重点项目计划,实际完成投资97亿元;在当年中山市“3·28”招商经贸洽谈会现场签约现代服务业项目30个,签约投资额200.3亿元,占全部签约项目投资额的68%。


    2012年,中山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9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4%;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969亿元,增长21%;存款余额3469.7亿元,增长16%。9月,率先在三角镇三角村建立村居金融服务站,实现行政村、社区金融服务与农村相对接。新增乡镇银行网点8家、保险分支机构24家及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5家,引进金融机构9家。推进企业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工作,新增上市企业3家,中山市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山兴中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企业债券。全市有创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23支,创业投资管理机构8家,资金50亿元。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年实现增加值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全社会货运量达1.48亿吨,增长29.1%。2012年,中山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天润进口商品交易中心、中山市木材交易中心、中山市乳制品原料交易中心等初步纳入省进口商品交易中心重点项目,全市3A以上物流企业有9家;天润物流园、宏昌物流中心被纳入第一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推进保税物流中心二期工程、雨润农产品全球采购中心、北大荒(中山)农产品仓储物流基地、普洛斯(中山)物流中心、中山苏宁物流项目、黄圃港区物流园等重点现代物流项目建设,推广物流金融、自动化仓储、供应链管理等新型管理模式。


    科技服务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年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84项,成交金额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技术交易额1.49亿元,免税额744.7万元;专利授权量10878件,增长8.5%,其中发明专利465件,增长31%。推进专业镇科技服务机构建设,中山大学(古镇)半导体照明技术研究中心等9个创新服务平台高效运行。全市拥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360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家,年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4家。成功引进海上风电技术和高端光刻设计2个省级创新科研团队,实现中山引进省级创新科研团队“零”的突破。全年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2.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2.4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实现税收3.2亿元,增长19.6%;软件业实现产值24亿元,增长19.7%。2012年3月,中山市推动建设第二代北斗卫星导航公共技术支持平台、公共运营服务支持平台等重点项目,编制完成的《中山市北斗卫星导航及位置服务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评审,推进中国航天中山北斗物联网产业基地建设。中国电信中山分公司研究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及评估体系,推广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安全监管和智能电网等方面的应用。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实现税收1.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5亿元。2012年中国(中山)国际游戏游艺博览交易会吸引2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贸易成交额31.5亿元,比上年增长16%。优化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环境,制定《关于促进我市工业设计发展的实施意见》。2012年,中山市工业设计产业园投入使用。


    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15.3亿元,比上年增长5.6%;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51.5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9.3亿元,增长10.3%。成功举办中山工业名优产品展销会、文化消费节、小榄菊花展、东升脆肉鲩文化美食节等活动,参与广货网上行活动,带动零售业发展。2012年,开设利和广场、麦德龙商场、红星美凯龙家居建材超市等商业购物中心。


    旅游业总收入180.7亿元,比上年增长19.3%;接待过夜游客800.3万人次,增长20.3%;景点接待游客1143.4万人次,增长7.3%。开展石岐区旅游文化节、岭南水乡旅游文化节等主题旅游活动,推进区域合作,加大旅游产品宣传力度。


    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47.7亿元,比上年增长3.5%;商品房销售额359.8亿元,下降3.7%;商品房销售面积654.2万平方米,增长4.1%;房地产开发投资346.4亿元,增长11.6%,增幅比上年下降14.7个百分点。全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项目8个共4333套,竣工3589套,新增发放租赁住房补贴275户。


    2012年,全市5个首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完成投资177亿元,年营业收入347.6亿元,入驻企业2702家。东区中环广场、小榄金融商务集聚区入选第二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全市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增至7个,总数量位居全省第三名。5个市镇(区)共建服务业集聚区完成投资额120亿元,入驻金融、中介、商务、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企业964家。8月,中山市与汇力(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达成中山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合作协议,签约金额200亿元,主要投资区域为东区白沙湾片区。11月,中山火炬健康医药服务区、东区盛景尚峰紫马奔腾现代服务业产业园、东升数码娱乐与游艇产业文化旅游区、大涌红木家具文化产业园、神湾盛世游艇休闲旅游基地被评为2013—2015年市镇(区)共建服务业集聚区。全年新认定第二批、第三批制造业服务业环节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企业22家,合计注册资本3900万元,涵盖品牌营销、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等领域。全市个体户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有9332家,其中转型登记为服务业3781家,增加1608家,比上年增长74%。至2012年底,全市从事服务业的市场主体16.2万家,占全市市场主体比重的72.2%,其中内资企业4326家,外商投资企业881家,私营企业26445家,个体工商户130272家,分别增长8.9%、9.3%、37.2%和4.1%。


    (市发展改革局)
 

上一篇: 服务重大战略平台建设 组织翠亨新区规划编制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