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珠中江区域紧密合作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0》 【成文日期】2009-12-02 【点击率】1362次

 

4月17日,珠中江三市在珠海市召开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正式开启珠中江一体化合作发展。三市党政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并共同签署《推进珠中江区域紧密合作框架协议》,确定规划统领、交通先行、对接港澳、服务粤西、产业协作、环境共治、科技交流、应急协同八个方面的重点合作领域。成立推进珠中江区域紧密合作党政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起党政领导小组会议、政府联席会议、专责小组工作会议、党政领导小组办公室碰头会四个层面的会议制度,围绕《框架协议》确定的重点合作领域,分别成立发展规划、城市规划、交通运输、旅游合作、经贸合作、环境共治、界河及跨界河综合治理、科技与信息、社会应急协作等九个专责小组,负责具体协商和落实合作事宜。
    11月10日,珠中江区域紧密合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在中山市举行。省政府副秘书长李春洪、省发改委总经济师刘吉、三市党政主要领导参加会议。会议总结珠中江区域紧密合作半年来的工作进展,讨论提出深化区域合作的意见。作为轮值城市,中山市主要领导表示,深化区域合作,三市主要围绕确保年票互认工作如期完成、打通“断头路”、推进合作规划编制工作和开展通信同城化、饮用水同网等四方面工作,推动珠中江一体化再上新台阶。会上,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签署《珠中江区域年票互认框架协议》、《珠中江区域教育部门紧密合作框架协议》、《珠中江区域物价部门紧密合作框架协议》、《珠中江区域质监部门紧密合作框架协议》等四项合作协议。会议在总结经验、深化合作的基础上,签署实施珠中江年票互认合作协议,实现区域合作的重大突破,将珠中江区域合作推向新台阶。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中山市坚持从满足人民群众最紧迫、最现实的诉求出发,将交通、通信、饮用水等事关民生大事的领域作为合作突破口,先行开展合作探索,为全面推进区域合作积累经验。由中山市牵头负责的珠中江机动车年票互认工作,按照复杂问题简单化、突出便民利民的原则,克服涉及三市社会民生、路桥交通建设经营管理、财政资金筹措还贷、年票标准差距、政府财政负担、查验方式等困难,率先实现三地年票互认,从2010年1月1日起,凡车辆号牌为“粤C”、“粤T”、“粤J”的车辆(摩托车除外),凭所购本市年票或年票标识,即可免费通行珠海、中山、江门三市任何普通公路收费站。中山年票的免费通行范围从原先的1800平方公里扩充到珠中江三地1.3万平方公里,增长7倍多。珠中江年票互认成果惠及三地800万市民,每年节省出行成本1.87亿元,有效推进区域经济要素流通和统一市场形成。
    珠中江三市遵循“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资源共享、错位发展,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推进珠中江合作。至2009年12月,先后在多个领域签订专项合作协议,包括:《推进珠中江区域紧密合作框架协议》、《珠中江区域年票互认框架协议》、《珠中江气象服务应急联动工作方案》、《珠中江对台工作合作框架协议》、《推进珠中江区域海洋与渔业紧密合作协议》、《推进珠中江区域科技合作框架协议》、《珠中江旅游合作协议书》、《珠中江法院区域执行紧密协作框架协议》、《珠中江三市警务合作协议书》、《珠中江体育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珠中江市委党校紧密合作框架协议》、《珠中江报业联盟备忘录》、《珠中江城市规划合作框架协议》、《珠中江劳动保障工作紧密合作框架协议文本》、《珠中江区域教育部门紧密合作框架协议》、《珠中江区域物价部门紧密合作框架协议》、《珠中江三市档案部门紧密合作框架协议》、《珠中江三市电视落地合作框架协议》、《珠中江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紧密合作框架协议》、《珠中江区域质监部门紧密合作框架 协议》。(市发改局)

上一篇: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实施《规划纲要》主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