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市、镇、村118个单位,4008个党组织,7.8万名党员同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中央、省委的要求转化成推动中山科学发展的思路,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措施,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此次学习活动从3月开始,至8月底结束,历时6 个月。
全市各级党组织把抓好理论学习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首要环节,不断创新学习形式、方法和载体,务求提高学习效率。深入学习调研,推动思想解放。市委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聘请省发改委副主任李鲁云博士为市委领导、市直单位和镇区主要负责人及全市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作学习《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专题辅导报告,开设为期5天的封闭式处级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研修班。主要领导共作学习辅导报告504场。开展万名党员进课堂活动,将科学发展观公共课程列为2009年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各主体班次的必修课。全年各镇区、单位举办专题辅导报告1299场,各类学习班2311场次,参加人数超过10万人次。从市委党校、市委讲师团、市社科联等单位抽调理论骨干组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宣讲团,深入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镇区、农村和社区宣讲。帮助身体不适、行动不便的党员学习,送学上门,送课上门,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全员参与。深入基层调研学习,坚持边学边改,全面开展大调研、大访谈、大帮困、矛盾纠纷大排查等活动。在学习调研阶段,全市各级主要领导开展调研课题1351个,领导带队下基层调研1777次,提出改进工作意见和建议3600条。
紧密联系实际,深刻分析检查。全市各地各单位切实按照对照“八个必须、八个解放出来”,查找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规划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对照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查找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防范经济风险、保障经济安全的主要举措。对照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查找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规定。对照建设“三个适宜”新型城市的目标定位,查找在大局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狠抓工作落实的目标任务。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愿望,查找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服务基层群众、化解基层矛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转变党员干部作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改进措施。按照“五对照、五查找、五明确”要求,广泛征求意见,召开民主生活会,使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推进。
狠抓整改落实,确保取得实效。针对分析检查阶段查找出来和征求群众意见反馈的突出问题,采取“四分四明确”方法来抓整改。解决突出问题3313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6878件。(1)分类解决,明确整改重点。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平衡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八个方面分门别类,制订整改落实措施,突出重点,明确方向,集中力量,保证整改工作顺利进行。(2)分层解决,明确责任单位。对全局性的问题,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配合解决。属于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解决。属于党员干部的个人问题,由个人制定措施解决,所属党组织给予指导。同时,建立整改落实协调联动机制,对情况复杂、涉及面广,单靠一个镇区、一个部门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加强协调,形成合力落实整改。(3)分责解决,明确整改责任人。建立完善领导干部抓落实的长效机制,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主抓一二项关系全市发展大局的工作,联系一个市直部门、一个镇区、一个村、两家重点企业和一所学校。各镇区、各单位都健全落实工作机制,将整改责任落实到分管领导和科室、下属单位负责人,调动干部抓落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分期解决,明确整改时限。对整改落实方案已经明确的任务,特别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一抓到底。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但还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及时承诺整改,在规定的期限内争取解决。对影响全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问题,坚持科学谋划,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整改落到实处。(市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