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5日,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加强农村(社区)卫生站建设,方便农民就医》确定为“一号议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一号议案”的落实,6月5日,市政府制定《加强农村(社区)卫生站建设方便群众就医议案实施方案》,明确于2007~2008年,在每个行政村(居委会)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改建、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143所。至2008年,全市有社区卫生服务站255所,农村(社区)卫生站基础设施和设置条件达到国家和省的要求,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大规模建设农村(社区)卫生站
2007年,市、镇区两级财政共投入资金580万元,市财政分批下拨业务用房建设配套资金340万元给各镇区63个站点。由市、镇区两级财政对业务用房建设按每平方米补助950元、每个卫生站补助150平方米的标准予以补助。各社区、村充分利用自有物业、闲置用地新建、改建和扩建卫生站,小榄镇建设每个卫生站超200平方米,镇补助标准为新建每站补助30万元,改建每站补助20万元;三乡镇建设每个卫生站超200平方米,镇补助标准为每站补助13.3万元。2007年,全市新建、改建、扩建85所卫生站。2007~2008年,市、镇区两级财政拨出专项资金900万元添置卫生站的常用设备。
二、加强培训卫生站医务人员
与国内权威培训机构合作,在2007~2008年内举办4期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班,按国家标准培训和考核农村(社区)卫生站的业务骨干200人。利用“好医生”网站,在各镇区医院设教学点25个,全员培训农村(社区)卫生站医生。每年轮流安排卫生站的医生到所在镇区医院临床见习。举办中医中药适宜技术学习班,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推行使用中医药。2007年,培训医院业务院长40人、农村(社区)卫生站推广卫生技术人员952人、全科医师89人。
三、开展百名医师下乡帮扶农村卫生活动
2007~2008年,在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博爱医院等市属医院抽调100名医师、50名护士,组成48支小分队,帮扶全市240个农村(社区)卫生站。协助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规范,指导农村(社区)卫生站技术人员掌握基本诊疗和指导开展健康教育等,提高农村(社区)卫生站的服务水平。2007年百名医师下乡帮扶农村卫生活动,为群众义诊8355人次,为189人次举办各类健康教育讲座,为5715人举行健康教育活动,指导卫生站建立健全各项卫生服务规范。
四、提高农村(社区)卫生站医疗服务水平
指导农村(社区)卫生站做好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工作,健全监管制度。小榄镇在2007年7月1日开始试行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助经费制度,每人每年20元的标准下拨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偿经费,根据各社区卫生站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成绩拨付,实现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目的,促进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真正为群众提供公益性的卫生服务。强化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实行镇区医院对辖区内的农村(社区)卫生站的行政、财务、业务和物品的统一管理机制,确保充分发挥社区的卫生服务功能。
五、宣传农村(社区)卫生站的服务功能
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农村(社区)卫生站“六大”功能,介绍农村(社区)卫生站方便群众就医的积极作用,争取群众对建设农村(社区)卫生站的关注和支持。2007年12月,举办“中医中药中山行”大型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举办中医专家义诊和文艺晚会,促进中医药下农村、下工厂、下社区,服务农村(社区)居民。(市卫生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