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山地情 > 中山故事
【志鉴中山】“特色”造就“品质”,中山市着力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作者】谭乐贤 【文章来源】“中山档案方志”微信公众号 【成文日期】2022-11-30 【点击率】225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通”。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山市坚持整体谋划、因地制宜、坚守底线、融合发展,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编制完成《中山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打造中山市乡村振兴发展带,并将全市222个村(社区)划分为城郊融合、集聚提升、特色保护三大类型,分类施策,推进乡村振兴。2020年,中山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45:1,连续多年保持广东省最小。2022年,中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中山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提出中山市在“十四五”时期,以建设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都市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乡村宜居宜业宜游示范区为主要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据《中山年鉴·2021》记载:中山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加强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保障和社会保障,推动镇(街道)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基本公共服务障范围。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小榄镇、三乡镇入选省级中心镇试点。特色小镇规范有序建设,古镇镇、大涌镇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的全国特色小镇名单,中国棒球小镇成为国家体育总局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古镇灯饰特色小镇、中国红木特色小镇、小榄菊城智谷小镇、火炬智慧健康小镇4个特色小镇纳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培育库。

图片1.png 

三乡镇桥头村农业保护区和森林保护区(三乡镇供图,图源《中山年鉴·2021》)

 

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拥有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6个,专业村16个,其中黄圃镇入围2020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东升镇和黄圃镇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发展休闲农业,推动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建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类)2个,国家级美丽乡村1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4个、示范点16个,省AAA级农业公园3家。

加快改善农村风貌,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厕所革命”、田园窝棚整治、“三线”整治等工作,全市222个行政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60%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三乡镇古鹤村、南区街道曹边村成为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神湾镇神溪村成为“广东特色名村”,横栏水乡花田农业观光游精品线路获评“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图片2.png 

至2020年4月16日,黄圃镇窝棚整治完成超600间,整治面积超4万平方米。图为施工人员正在吊装一座新型的工具房(中山日报社供图,图源《中山年鉴·2021》)



文/谭乐贤

上一篇: 【志鉴中山】在《三角镇志》中恋上三角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志鉴中山】咸淡水交汇 南朗物产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