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派的中国人”——方唐
【作者】陈文祥 【文章来源】《中山日报》2006年8月26日 第4244期 B4版 【成文日期】2006-08-26 【点击率】1496次

方唐,原名陈树斌,1938年生于中山市小榄镇,15岁做建筑学徒,自学成材,现任《羊城晚报》主任美编,中国美协漫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广东漫画学会名誉会长,广东画院特聘画家,广东省政协委员。

曾先后在国内20多家报刊开设漫画专栏,作品先后获全国新闻漫画一等奖,两次获全国新闻漫画年度大赛金奖,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日本读卖国际漫画大奖赛金奖和两次特别奖,1986年获广东鲁迅文艺特别奖,1995年获广东第一届精神文明精品奖,1991年起因在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国务院发给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上世纪80年代,我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很喜欢看《羊城晚报》方唐的漫画,特别是乐叔虾仔的形象给我留下非常深刻印象,漫画家方唐是我心目中的明星,能够见到他,那该是多么荣幸的事情。世事就是那么巧合,这也许是缘份吧,华南师大毕业后,我到了中山小榄任教,却成了方唐的老乡,也是因为老乡的缘故,我们成了好朋友。

“正派的中国人”

  当我第一次到广州方唐的家里,见到了这位心目中的明星时,和蔼的笑容、谦逊的为人以及幽默的话语,使我感受到,眼前坐着的不是一个漫画家,而是一位儒雅的学者,面对这样的学者,我毫无顾虑地问:“方唐”二字,与“荒唐”同音,为何用“方唐”做笔名?方唐回答:80年代,我起了很多笔名,有方唐糊涂荒诞等,其中方唐是在《羊城晚报》的新闻漫画专栏里用的,当时确实是出于贪玩,但也不是毫无意义。是指方正贤良,是古训中对做人的要求;呢,指的是唐人、中国人、方唐其实就是正派的中国人的意思。

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方唐,原名陈树斌,1938年生于中山市小榄镇,历任《羊城晚报》主任美编,中国美协漫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广东漫画学会名誉会长,广东画院特聘画家,广东省政协委员。但方唐说他的成长道路非常艰辛。方唐出生于广东中山市小榄镇,全家都是基督徒,5岁丧母,7岁丧父。少年时到火柴厂当了9个月的童工,后来被一名美国女传教士收养了2年,并随她来到广州,在孤儿院里生活了2年,16岁那年,做了泥水工学徒,当时,每个月的工资是24角,一天只能吃上两顿,没有早餐吃,而一年就只发1套衣服。工作时,穿着木屐鞋,每次要背4斗石灰,大概有六七十斤重,一天下来,手指和脚趾全都被湿石灰弄得皮破血流,特别是夏天,室外高达41摄氏度左右,而室内也有38度,一到中午,整个人累得都虚脱了,毫无胃口吃饭,非要配用近半碗辣椒酱刺激食欲,才能把饭咽下。那时虽然生活艰难,人却很单纯,过得还挺快乐的,每次发了工资,都会拿出4分钱,跑去街边买一碗濑粉,浇上一些辣椒,吃一口,哇,真是味极啊!这就算是高级享受了。

自学成才 成就漫画明星

  方唐多次对我说,没有老师教他画画,画画是自学的,20岁那年,他被调入广州市建一公司,业余参加了青年文化宫的美术组,这是真正学画的开端,他平时基本上以写生为主,当时特别崇拜原苏联和西欧的印象派画家,如塞尚、莫奈、梵高等人,经常与一帮油画发烧友到滨江、麓湖一带画风景画,还被人称为麓湖画派1980年《羊城晚报》公开招聘美术编缉,他一考就中,多年在《羊城晚报》专栏专画市井新闻漫画,那亲切、诙谐又大众化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每年秋季的《羊城晚报》读者服务日,方唐老老实实摆开一个档口,读者中的追星一族排长龙请方唐签名。艳阳之下,人山人海向方唐压过来,这个漫画“明星”签名签到手软。

全运会吉祥物 名扬四海

  谈起第6届全运会吉祥物,方唐异常兴奋:1985年,那个时候我对于运动会吉祥物还没有具体的概念。一天,我的一位好友找到我,说第6届全运会想征集一个吉祥物,已经有几位试了试,但组委会觉得感觉不对,他们就想到了善于夸张画法的我,想让我试试,我当时也没怎么想,就答应了。随后的一段时间,我就四处去找资料,主要是一些奥运会的吉祥物资料,想从那里找些灵感出来。大约又过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一直在构思这个吉祥物应该是什么样的。突然间,我想到广州也被称为羊城,为什么不能用山羊来做全运会的吉祥物呢?于是画出拟人化的山羊,手举火炬向前奔跑的吉祥物——“阳阳”,然后把初稿通过朋友交到了组委会,没想到,组委会竟然通过了。1987年第6届全运会吉祥物使方唐更加名扬四海。

晚年 优秀作品送家乡

  2002年国庆节,方唐在他的出生地——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举行首次个人漫画展,展出308幅作品。其后,他把自己多年精心创作的漫画代表作、漫画原稿及草稿、奖杯等四千多件藏品捐赠给家乡中山市小榄镇收藏。在捐赠仪式上,方唐表示,今后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书法、诗歌和国画创作中去,并希望20年后能有一批更有分量的书法、诗篇和国画作品奉献给故乡。

上一篇: 诗化的风景——读《陈舫枝画集》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方人定百年纪念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微博 |  微信公众号:中山档案方志 | 返回首页
中山市档案馆、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2000- ©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65587号-2 网站标识码4420000022 地址: 中山市兴文路7号之一(查看地图) 邮编:528403

 
办公电话:0760-88328069 技术支持: 0760-88310669 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