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滕小松 卢德铭 【文章来源】《翰墨飘香:中山美术风采》 【成文日期】1997-11-01 【点击率】843次 | |||
在中国书画界,黄苗子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当1985年现代派书法以新异的风貌震撼中国艺坛而令人褒贬不一时,他公开站出来支持现代派书法创作,真是难得。对于排除万难组织中国现代书画学会和不畏艰难举办首届现代派书法展览的中青年书画家们来说,有 黄苗子关心现代派书法的发展,一是身体力行,出任现代书画学会顾问,创作现代书法作品参加首届现代书法展览;二是从理论的层面来探讨现代书法,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说明现代派书法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在实践上,他认真探索一条独特的书法道路,在不脱离汉字可识性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变形夸张。他从古代甲骨、金文和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书法艺术。他参加现代书法首展的《气象万千》四字,“气”字是变汉砖文字,“象”字取自甲骨文,“万”字则据金文变化而来,“千”字依据汉代民间瓦当进行创作的。黄苗子注重书法线条运动变化的韵律感和水墨味,企求苏拭所说的“神气骨血肉”。这里的“血”,就是水与墨的运用。他1992年在香港展出的《带雨云埋一半山》,其中的“雨”“云”“山”均具有象形意味,书写的笔意不少是从水墨画中借鉴来的。 在理论上,他论证现代书法的合理性,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风尚。当有人抓住现代派书法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否定现代派书法时,黄苗子态度鲜明地指出,新生事物总不能一开始就十全十美,但它有无限的生命力。在他看来,现代人写现代书法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是客观存在,提倡它也会流行,不提倡它也会流行。他认为,对于明末人来说,王锋、倪云璐、张瑞图写的都是“现代书法”,因为它不同于古代的苏、黄、米、蔡;二三十年代的于右任,他写的书法决不同于清末流行的张廉卿、陶浚宣等,当时于右任写的也可以说是“现代书法”,因为笔墨总随时代,艺术风气总随着社会风气而不断变迁。 黄苗子支持并参与现代派书法创作,并不是一时的冲动,更不是盲目随从,而是建立在对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在我国当代书画领域,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创作实践,他都很有建树。 仅仅把字写好,只需要字内功夫;而要在书法上有所突破,更需要字外功夫。黄苗子书写的不只是字,重要的是写出修养来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