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二十二年诏准设立香山县
【作者】刘居上 【文章来源】《香山周报》 【成文日期】2003-04-30 【点击率】1329次

陈天觉料事如神,他与东莞县令姚孝资联名上书,先送广州,再由州府呈送京城,请求在香山岛设县,很快就得到朝廷的“诏准”。这一年,正是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

70年前,梁杞、徐九思的一份同样的报告遭到朝廷的否决,现在,陈天觉找了个什么样的理由说服朝廷呢?

原来,他所持的理据是:“役属东莞,以船输役,江上经常被盗,输役往来不便”,因此,请求把“役属东莞”改为役属广州,“以便输役”。

当时,香山岛应缴的税收粮饷须经如下的途径运送:由于香山岛隶属于东莞,所以必须先送东莞集中,再统一运去广州。这就必须经历两程水路,即首先越过宽广的伶仃洋,接着再沿海岸线转运广州。路途转折还是小问题,要命的是,当时的海盗活动十分猖獗,而伶仃洋正是海盗巢穴所在和经常出没之地,官船被劫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不止一起了。如果税收粮饷直送广州,则只需横渡石岐海(内海),就可以转为陆路运输,这就安全、快捷得多。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行政管理上,把香山岛改为直属广州才可以办到。

那时候,南宋的抗金前线正吃紧(宋金之间的和约是直到1161年,即香山立县之后的十年才签订的),远离前线、有鱼米之乡之称的岭南,是给南宋提供军需的最可靠的大后方。陈天觉的报告涉及朝廷的经济命脉所在,皇帝读后,果然怦然心动!朱笔一点,香山岛从此就变成了香山县。

不过,令朝廷动心的,说到底还只是粮和税,对远在天涯的那么一个小岛,朝廷的重视程度其实并不高,所以诏准设县后,在长达17年的时间里,根本没给新设的香山县选派县令,只是指定陈天觉暂时以“寨官”的身份代行县令之责,这么一代就代了17年。

新设的香山县以原东莞属下的的香山镇(文顺乡)为主体,又“割南海、番禺、新会三县滨海之地”,包括沿岸的海滩和邻近的岛屿,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中山市、珠海市、加上广州市番禺区的黄阁、潭州、大岗镇,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人口近万户,共约56万人。

镇升格为县,村也随之升格为乡。因为地域扩大,辖下的行政区域就由原来的5个自然村,变为10个乡。分别为长安乡(以今珠海山场为中心的渔盐矿区);丰乐乡(今三乡一带的农业区);仁厚乡(今石岐一带的农业区);永乐乡(今濠头、宫花一带的渔农业区);长乐乡(小隐、横门一带的渔农业区)——以上为香山岛上原有的“村”,以下则是增设的乡,或由新划入的地段所设的乡,包括:永宁乡(今南朗、翠亨一带);德庆乡(沙溪、溪角、大涌一带的渔农业区);宁安乡(从南海、新会两县划入的大榄、小榄、海洲一带,位于古海的西海海滨,渔业区);古海乡(从番禺、南海划入的黄阁、黄圃、浮虚、万顷沙一带,位于古海的东海海滨,渔农业区);潮居乡(从新会划入的斗门、赤坎、三灶岛及金斗湾西部、渔盐业区)。

 

上一篇: 陈天觉夫妻墓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多才多艺的黄居素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微博 |  微信公众号:中山档案方志 | 返回首页
中山市档案馆、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2000- ©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65587号-2 网站标识码4420000022 地址: 中山市兴文路7号之一(查看地图) 邮编:528403

 
办公电话:0760-88328069 技术支持: 0760-88310669 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