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曹钧尧 【文章来源】中山档案方志 【成文日期】2020-09-28 【点击率】1530次 | |||
桂南村,因地处五桂山之南而得名。该村生态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枢纽便利,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尤其盛产沉香树而闻名。桂南村一共有9个自然村,分别为马溪、社贝、王屋、旗溪、田心、禾虾、控虾、石井、担水坑,其中石井村沉香资源最为丰富。
![]() 五桂山 (图源:《中山村情》)
在宋代,方圆近300平方公里的五桂山属于半岛,土壤为酸性土,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岛上长满茂盛的土沉香树。据中山市林业局清查发现,中山市野生土沉香集中分布在五桂山桂南一带范围,野生土沉香数量近4万株,占据中国野生土沉香存量的一半,其余则散落在南桥村等地。
![]() 五桂山沉香 (图源:《中山村情》)
五桂山的野生沉香是中山境内最多最集中的,也是沉香植株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在古代,每年都会有大批沉香从中山进贡朝廷。沉香作为一种优良的乡土阔叶树种,四季绿叶茂盛,生长速度异常快,有较强的抗病能力,所以容易栽培。沉香树花香清淡,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中国药典》记载,沉香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等功效,是紧缺的中药材。
![]() 沉香产品 (图源:《中山村情》)
在五桂山一家沉香加工厂里,白木香树干被叠放在角落,树干的中心部位露出黑褐色的树脂和油皮,这是盛产于五桂山的珍贵沉香原料。师傅用小刀一点点将无用的树皮剔除,保留最珍贵的油皮部分,沉香就是这样一点点被抠出来的。在桌面上,已有不少采集完成的沉香片,经过打磨后,纹理清晰色泽光滑。从前,香农结香是通过刀砍、钻洞、刀凿、火烧等手段,人为地破坏树木。如今随着人工结香技术的成熟,只需要通过“吊针”输液方式即可获得。目前,五桂山15年左右树龄的沉香木已经初具规模,域内人工种植数量600余万株,沉香产业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
![]() 沉香棒 (图源:《中山村情》)
2019年6月4日,五桂山办事处与中国沉香产业知名企业——广东德盛沉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合作建设种苗基地、标准种植示范园、制品加工厂、精油提取厂、熏香器生产厂等项目,五桂山办事处成为“沉香特色小镇”的重要成员。
2018年10月,五桂山土沉香生产与制作技艺入选中山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推进基础建设的同时,中山市森宝沉香综合技术研究所、广东心品汇沉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元一沉香、德盛沉香等企业均已入驻沉香特色小镇,产业集聚态势初显。2018年,五桂山获批“香山香”商标后,不仅为香山沉香正名,而且可以提升五桂山沉香产业的区域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助推五桂山沉香特色小镇建设,拉动沉香全产业链良性发展。 五桂山 (图源:《中山村情》) 五桂山办事处通过举办高端会展活动等方式,以沉香文化搭台,用沉香产业唱戏,探索沉香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创造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沉香产品,立足中山,辐射全国,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芳香产业链。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中山村情》、中山市五桂山街道办事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