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山地情 > 中山故事
1993开心行动齐开心
【作者】何宣敏 欧星泰 【文章来源】中山市档案局(馆) 【成文日期】2009-10-09 【点击率】1350次

199358,由澳大利亚医生和华侨组成的70多人志愿医疗队首次抵达中山市人民医院,为中山心脏病患者进行为期13天的义务医疗活动,成功为14名病人做了心脏外科手术。至2007年,该跨国义务医疗服务在中山共进行了六次义务手术,接诊病人近千人,为89名心脏病患者施行了手术。

由于这是义务的心脏外科手术,而且患者医疗效果显著,同时全面有效地提高了中山心脏病治疗水平,因此澳大利亚医生、华侨这一义举,被一语双关地美誉为身体上和心灵上的“开心行动”。

[患者的感激]

何宣敏是中山市第一中学的退休老师,2003年他患上了心绞痛病,严重的时候曾一天之内被两次送往急诊室抢救,医生说,用药只能作短时的缓解,要彻底根治必须施行心脏人工搭桥手术。

当时,中山市人民医院在澳大利亚“开心行动”义务医疗队的帮助下,开始思考为患者施行这一类手术的可行性。

200451,澳大利亚23位心脏医疗医学专家第五次来到中山,与中山市人民医院合作开展“开心行动”。

活动期间,何宣敏有幸从一百多位患者中被选中,由澳洲医学专家组亲自为其施行心脏搭桥手术。由于何老师略懂英语,能与澳洲医护人员进行简单沟通,故此,老师对这班澳洲医学专家的医德医术感受特别深刻。

老师的手术是把从自己的大腿上取下的60公分长的血管分成三段,代替心脏冠状动脉移植到心脏。手术前,澳洲医生有问必答,让老师清楚手术的全过程。老师还看到,对于其他听不懂英语的患者,澳洲医生又是手势又是画图,直到每位患者完全明白为止。这一点令所有患者都十分感动。

手术需开胸进行体外循环,全程用了3小时,20时后何老师醒来,发觉许多医生、护士都围在自己身边。事后邻床的病友告诉老师,澳洲老护士20小时一直守护着他没有离开过。

老师看到,尽管澳洲的医护人员工作很辛苦,但他们总是笑口常开,而且在护理每一位病人时总是那样一丝不苟。患者不时还听到他们努力学习简单中国话,如“你好”、“疼吗”、“再见”等。

五年多过去了,年届81岁的老师身体基本正常,心脏再也没有出现过去的不适,现在,除了雨天之外,他每天都会登一趟烟墩山锻炼身体。

谈起那次“开心行动”,老师热泪盈眶。他一再强调,澳洲医疗队不但医术好,敬业精神更令人钦佩,他永远忘不了那些医生、护土。

[开心的缘起]

现已退休的欧星泰院长是“开心行动”中山方面的组织者之一。他说,能开展这一意义深远的活动必须首先感谢澳洲华侨阮树祥先生和杨志云家族1992年,欧星泰院长应邀到香港参加中山社团春茗,席间见到阮树祥先生。先生热情地为他介绍了澳洲悉尼北岸皇家医院的一群医生,并向他讲述了医生们每年都自筹经费、药品、器材外出到发展中国家,义务施行心脏手术,培训当地医生的感人事迹。先生十分希望能将这一医疗队介绍到中山,以造福乡亲。

欧院长听到这一消息高兴不已。中山市人民医院从1983年开设心脏科,已经做过一些简单的心脏手术,正希望开展心脏搭桥手术。澳洲是当时世界心脏医疗水平最高的国家,这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阮树祥先生的想法得到了在场时任中山市长汤炳权的支持。

经过阮树祥先生的介绍,在杨氏家族成员的协助下,澳洲专家那沙(Dr.Nasser Fred医生很快就带着一个先遣小组来到中山。但是令那沙医生意想不到的是,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脏科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但要进行这种心脏搭桥手术,条件确实太差了。于是他带了两位同行的医疗工程师,到中山进行了手术室设计,提出购买一些必备的设备配置并作出了一些建议。

澳洲专家的建议得到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市政府专门拨出500万元,再加上500万元三年免息贷款,人民医院再自行贷款500万元,共投入了1500万元进行手术室建设及购置先进的医疗设备,同时派出了医生、护士、设备工程师三人到澳洲学习。

[两吨医用材料]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199358阮树祥先生和澳洲悉尼北岸皇家医院那沙医生带着70多人的志愿医疗队抵达中山,其中包括心脏手术各专业的医生、麻醉师、护士、管理体外循环设备的医生、重症监护医生等50多人,由澳洲中山华侨组成的10多位义工担任翻译,在澳洲从事餐饮业的阮树祥先生还细心地带上西餐厨师和必需的炊具,为澳洲医生做后勤保障。

当时的中国,医疗水平还是很落后,欧院长坦诚地说。当年,澳洲医疗队为中山免费带来了重达2吨、当时国内尚未有的药品及医疗耗材,装满了整整一个大货柜。这些东西,全部都是澳洲医生们募捐和筹集而来的,活动之后,剩下的药品及医疗耗材都送给了人民医院。

澳洲医生们的“开心行动”,不但全程义务免费,机票亦是自己出钱,到中山吃饭还要求自己付钱。在中山人的再三坚持下,他们才勉强接受了中山的招待,但澳洲医生的饮食要求很简单,每天中午只在手术室外简单吃点东西后又继续工作,对于中山人宴请的晚餐,一再要求简单,不要浪费。

[影响深远]

1993年至2007年,澳洲医疗队共到中山六次,直接受益的患者不到一百位,但从整个中山医疗水平的提高来看,却是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对此,老院长欧星泰感触良多。

他说,与派医生外出学习相比,澳洲医疗队的到来,为人民医院各个岗位都带来了培训机会。这虽然仅是一个心脏手术,但需要心脏内科、检验、康复护理、后勤等各科室的密切配合,澳洲医生到来后,按他们的国际水平,对我们的各科室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促进了医院的内部管理,并为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派人外出学习所难以达到的。

由于澳洲医疗队每次都配齐了相关岗位的医护人员,人民医院亦配齐了各岗位人员跟班学习,澳洲医生的言传身教,使中山的医护人员水平提高得很快。有参与过“开心行动”,与澳洲医疗队有过交流的护士告诉我们:“我们除了看到澳洲医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待病人的慈善爱心之外,还看到了澳洲医生如何把先进的医疗技术无私地传授给我们。他们对每位护士总是耐心热情指教,生怕漏了哪一个细节,如果我们有哪一位不在场,过后他们还会主动找你补课,直到教会为止。”

许多参与过交流合作的医护人员都说:“我们不但学到了技术,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是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一种敬业精神,一种对病人充满爱心的无私奉献精神。”

2007年,澳洲医疗队专家第六次来到中山。在活动结束时,领队那沙医生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来中山,是为了指导这里的医生们,让他们提高医疗技术。今天我们再来,发现中山市人民医院医疗设备完善了,医生们的技术提高了,他们已完全可以独立开展手术了,进步的速度让我非常惊讶。

现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已成为了广东省的重点学科,且在省内具有相当的实力。对此,欧院长感慨地说:“如果没有阮树祥先生的出钱出力,没有澳洲医疗队长达十五年的帮助,没有市政府的大力投入,没有海关等社会各界的支持,中山市人民医院不可能有今天的水平,市民不可能获得今天这样好的医疗服务。”

“开心行动”是一个患者、华侨、医生、市民、社会各方面都真真正正开心的行动。

 

 

 

上一篇: 1992《中山报》复刊 在时代中前行 【关闭窗口】 下一篇: 1995南方大厦益华百货开业 中山商业繁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