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妇幼保健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08 【点击率】491次


一、妇女保健
  1979年,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检查妇女10.9万人次,发现患病1.3万人次;全面开展子宫脱垂和尿瘘的普查登记,协助各公社培训托幼组织管理人员。1981年,各公社卫生院逐渐配备专职妇幼保健人员,建立公社档案,逐步完善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完善妇女保健制度、孕产妇系统管理制度。

  1980年,重新开展新法接生。1983年,在东凤镇开展围产期保健试点工作。1984年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新法接生率100%。1990年,产前检查率96.5%,新法接生率100%,住院分娩率96.1%。1991年早孕登记率85%,产妇检查率97%,新法接生率100%,产后访视率69%。1993年,早孕登记率60.12%,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1%,住院分娩率98.4%,婚前健康检查率98%以上。2002年全市孕产妇保健覆盖率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18.18/10万。

  2004年,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率72.78%,2005年在各医院设立廉价产房,实施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方案,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控制在1‰以下。2005年,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率77.35%。

二、儿童保健
  1979年,为儿童进行健康检查,为7岁以下儿童免费驱蛔虫98583人。1982年全县办示范性托儿所19所、幼儿园15所,坚持“一杯一盅”卫生制度,开展儿童健康体检。1989年,全市接受体检的儿童62966人。1992年,以中山市机关第二幼儿园作为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试点,推动全市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

  1994年,中山市被全国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儿童工作先进市”称号。2002年,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89.4%,2004年为71.4%,2005年为73.8%。

三、创建爱婴医院、爱婴镇和爱婴市
  中山以母婴同室、母乳喂养为爱婴工作的重要内容。1993年,市妇幼保健院在全市率先开展母婴同室,宣传母乳喂养。当年,市妇幼保健院为24个基层单位配备了婴儿床。市政府拨款61万元加强妇幼保健院遗传实验室建设。1997年,4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52.2%,达到国际组织要求。1998年配合世界母乳喂养周活动,在市逸仙公园开展大型咨询活动,会同工商、商业等部门检查279个奶粉销售点,处理25个违规销售点。

  1993年10月,市妇幼保健院获得国家级“爱婴医院”称号。1994年,各医疗单位开展创建“爱婴医院”活动。4月,在中山市召开广东省创建“爱婴医院”现场会。10月,市人民医院、小榄人民医院、黄圃人民医院、陈星海医院、三乡医院、民众医院、南朗医院、坦洲医院、东凤医院、古镇医院、沙溪医院、南头医院、三角医院、港口医院共14家成为国家级“爱婴医院”。1996年,中山市成为全省首个凡有产科设置的医院均为爱婴医院的市。1997年市政府召开中山市创建爱婴市工作会议,东凤镇和三乡镇通过爱婴镇的省级评估。同年6月,中山市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全球首批6个爱婴市之一。1998年9月,中山市爱婴社区国际合作项目完成终期评估。

四、生殖健康服务
  90年代末,市人民医院和博爱医院先后开展规范的生殖健康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各医疗卫生单位十分重视计划生育“四术”的手术质量。1979年,县保健院为各公社培训妇产科医务人员70人,使他们掌握“女结扎”手术、异位产技术,部分人还掌握剖宫产手术。90年代始,政府加大在计划生育“四术”的经费投入,1990年市级计划生育技术经费投入40多万元,实行专款专用。医务人员严格执行《节育手术常规》和《计划生育技术管理工作条例(试行)》,不断学习新技术,严格遵守“四术”手术操作常规,做到术前认真询问病史,细致体检,确保手术质量。

  2000年,市博爱医院生殖科开展阴道B超监测下宫腔内人工授精术,进行第1例试管婴儿取卵移植手术,11月20日,首例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妇女成功受孕。2000年10月,博爱医院率先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应用于不育症的治疗。2001年7月,中山市第1例常规体外受精试管婴儿、梗阻性无精子症者附睾取精应用单精子卵泡浆内注射试管婴儿、冻胚胎移植试管婴儿在该院生殖中心诞生。2002年3月,运用单精子显微受精试管婴儿技术,诞生中山首例第二代试管婴儿。2005年,该院的试管婴儿成功率36%,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至2005年,市博爱医院生殖科和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展开专业化的生殖健康服务。
 

上一篇: 第六节 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第八节 爱国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