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始,贯彻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关于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2个暂行规定,全市511所中小学校中有372所小学、93所中学正常开展两课两操,即每星期2节体育课,内容有田径、篮球、乒乓球、武术等十几个项目;每天1次保健操和1次眼保健操,基本做到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全市学校建立各项业余运动队993个,有队员2.48万人。各校坚持每年举办1次校运会和3—5次单项比赛。
80年代,中山2次获评为广东省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1985年,高家基小学获评为全国、全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建勋中学、中山纪念中学、小榄中学、大同小学、永宁小学在全省和全国“雏鹰起飞”田径通讯赛中获奖。中山纪念中学获评为广东省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1989年,小榄华侨中学和石岐中心小学获广东省广播(韵律)操优秀奖,岐江小学被评为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中山师范学校被评为广东省和全国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仙逸中学在广东省中小学生航空模型通讯赛中夺得5项第一名。
90年代,学校每年举行1次田径运动会或体育传统项目运动会,有田径、游泳、航模等项目,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课余训练。经常活动的学校体育代表队有279支,在训学生1.19万人。1990年起,实施初中升高中加考体育试,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学校施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校学生达标率保持98%以上,优秀率近30%。1991—2000年,中山纪念中学等10所中小学被评为全国或全省学校体育先进单位,梁焕胜等12人获评为全国、全省学校体育先进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