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科技服务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05 【点击率】444次


  推广新技术新工艺 80年代,中山主要通过市科委的科技咨询服务公司、科技情报研究所、微电子研究所以及市科协所属学会如职工技术协作委员会、农学会、化工学会、机械学会、医学会等提供科技服务。90年代陆续成立中山科技服务中心、中山市经济技术信息中心、中山科技展览中心、中山电脑开发公司、中山地震观测网等科技服务性机构,向全市提供科技服务。服务重点是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市科委、市科协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和市内有关单位合作,推进工业技术改造,使中山企业技术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淘汰松散型的单人单机作业,代之以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方式,产出洗衣机、气雾剂系列产品、钢管、铝箔复合印刷、新型建筑材料、五金制锁等一批拳头产品。科技服务重点在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上,主要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咨询活动;通过科技情报资料传播新技术信息、推介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组建技术交流队深入基层,协助厂企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新技术。全市较大的新技术应用项目有远红外线烘干、电容无功补偿、硅酸铝保温材料、推动炉排锅炉、锌基合金模具、交流接触器改直流无声运行、薄膜封口热收缩包装机、XL864双层空中储存悬挂链(空中仓库)、玻璃马赛克生产线新工艺、马口铁气雾罐(含喷嘴)生产新技术等10项。1990年市属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6.26万元,出口产品由原来80种增至140种,产品质量达到省、部优质品水平的有100种。节能降耗成果显著,耗能大的蔗糖、化肥、建材等产品的主要能耗指标普遍下降30%—50%。

  科技综合服务 进入90年代,科技服务重点转到技术市场、技术贸易、资产评估、专利申报、国际合作交流、工程技术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科技综合服务。1993年设立中山市专利事务所,代理专利申请,还代理专利诉讼,为企业担任专利顾问,提供专利咨询、新产品研发检索及知识产权方面的预防保护策略和进攻策略服务。1994年市成立科联资产评估事务所,每年平均受理评估项目300个,年平均评估值超30亿元。同年,成立中山市科技培训中心。1998年设立广东中山技术市场,到2000年,进场单位有42家,其中技术开发机构37家,中介服务机构4家,全年技术合同登记20份,技术交易362万元。1999年成立中山新华科技专修学院。2000年,全年共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案41件,审结专利侵权纠纷30件,创中山历史最高纪录,在全省地级城市中名列第二位。同年中山市送国家专利局广州代办受理的专利申请达1211件。1999年9月成立中山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中山1万家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资产评估、专利申请、合作交流、技术开发综合性服务;2000年该中心建成中山科技网和中国生产力促进网中山站,为企业和网民提供科技动态、科技法规、科技成果、科技论坛、科技文萃、科研成果推荐等信息。

  到2005年,全市科技服务第三产业的产值达6870万元。全市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贸易等科技服务活跃。2005年,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1354份,合同金额4186万元,为科技开发企业减免税额209万元。全市共有科技中介机构284家,其中以政府投入或为主体创办的22家,以社会力量投入或为主体创办的262家;在区域分布上,城区科技中介机构135家,火炬开发区24家,小榄镇20家,其余105家分布在其他镇(区)。形成以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中心的城区创新服务群、火炬开发区创新服务群和小榄镇创新服务群等3个较大的创新服务簇群。
 

上一篇: 第三节 技术研发与高新技术产业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第五节 科技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