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学教育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05 【点击率】806次


一、办学规模
  1978年后,中山中学教育快速发展。1979年,全县有中学52所,设班级1258个,其中高中班146个、初中班1112个,在读学生共48568人。1988年实现基本普及初中教育。1994年中山创优质教学、优良校风、优美校园、优化管理活动与省等级学校评估活动顺利接轨。1997年经省考核,确认中山市实现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当年,全市中学发展到78所,设班级1329个,其中高中班173个。此后,于2004年市政府启动《振兴初中行动计划》,逐步实现初中教育的均衡发展。至2005年,全市中学发展到92所,设班级2564个,其中高中班676个、初中班1888个,在校学生共132742人。

  在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1988年下半年,市教委部署全市学校开展创优质教学、优良校风、优美校园、优化管理活动(下简称创“四优”),1990年首批获得学校创“四优”达标的中学有中山市一中等11所中学,获学校创“四优”进步奖的有7所中学。1994年,中山创“四优”学校活动与创省、市等级学校活动接轨,中山纪念中学、市一中、市华侨中学3所中学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杨仙逸中学、三角中学为市一级学校。1995年,三角中学跻身广东省一级学校行列。中山纪念中学、市一中、市华侨中学启动创建全国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工作。2004年,市实验高级中学,桂山中学加入创建全国示范性高中行列,使全市创建学校达到5所,创建经费投入5亿元。至2005年,全市有等级中学50所,其中省一级中学10所,市一级39所,市规范中学1所。10所省一级中学是:中山纪念中学、市一中、市华侨中学、市实验高中、桂山中学、卓山中学、良都中学、南头初级中学、石岐中学、三角中学。1995年市政府接受开办内地西藏班的任务,以中山中专和市实验高级中学为承办单位。至2005年,中山中专西藏班共招收550名学生,实验高级中学共招收28名学生。

二、普及初中教育
  1984年,中山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点转移到普及初中教育。1985年,实施《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全市加快普及教育的进程。1987年11月18日,中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山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办法》,要求全市在1988年基本实现普及初中教育。市教委组织有关人员到小榄、横栏等16个镇(区)和中山糖厂学校,按照省教育厅制定的规定,进行普及初中教育验收工作。1988年,市教委又组织对阜沙、东凤等13个镇(区)和中山纸厂学校进行普及初中教育的验收工作。1988年年底,省教育厅派员到中山验收,确认中山市基本达到普及初中教育的要求。全市普及初中教育投入4亿元。2005年全市办有初中学校69所,初中在校学生97370人。

三、普及高中教育
  中山市从1992年起实施普及高中教育规划,分别于1992年和1995年制定《1992—1994年发展高职中教育规划》和《1995—1997年普及高职中教育规划》。提出了到1997年全市基本实现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

  1997年,中山各项指标均达到普及高中教育的要求。1997年,普通高中学校从1991年的8所发展到13所,教学班从84个发展到173个,学生从4412人发展到9945人。市原有的8所普通高中学校规模均扩大1倍,还在镇(区)新办5所普通高中学校。市一中高中部建设首期投入9000万元;中山纪念中学新区扩建投入8000万元;小榄镇用8个月的时间,易地重建校园面积16.67万平方米、功能设施齐全的小榄中学,共投入7000万元。全市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投入逾10亿元。至2005年,全年办有普通高中学校23所,在校学生35372人,普通高中阶段普及率95.8%。

四、教学成绩
 


  2004年7月27日,中山纪念中学学生周芳颉(中)获第36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赛金牌。

  2005年,全市中考500分以上的中学生12330人。五大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竞赛成绩突出,其中化学、生物科连续5年夺得全国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全省第一名,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初三学生陈启峰代表广东省参加2005年全国青少年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夺得全省唯一的全国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2005年,由于学科竞赛成绩优异而获得全国重点大学免试录取资格的学生34人,占全省免试录取人数224人的15.2%;全市有10128名考生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总录取人数为7434人,总录取率达73.4%。

1979—2005年中山县、市中学情况统计表

表25-1-3
  项目 校数(所) 班数(个) 学生数(人) 毕业生数(人) 教职
员工(人)
年份   合计 高中 初中 合计 高中 初中 合计 高中 初中
1979 52 1258 146 1112 48568 6722 41846 16286 7431 8855 3473
1980 53 1136 136 1000 46039 5892 40147 13534 3627 9907 13164
1981 56 1061 137 924 44116 6043 38073 11130 2216 8914 3049
1982 73 995 129 866 44840 5899 38941 9811 2371 7440 2955
1983 78 966 82 884 44298 3740 40558 10301 2293 8008 2801
1984 70 957 89 868 45667 4346 41321 9782 906 8876 2788
1985 77 1032 101 931 48801 5186 43615 11262 1217 10045 2970
1986 78 1032 98 934 49478 5125 44353 13965 1484 12481 3008
1987 72 1016 95 921 48628 5076 43552 14611 1660 12951 3054
1988 69 1084 96 988 52051 5130 46921 16225 1746 14479 3305
1989 69 1074 93 981 51708 4854 46854 15551 1587 13964 3317
1990 69 1091 88 1003 53435 4535 48900 13505 1579 11926 3330
1991 70 1024 86 938 52649 4524 48125 17524 1579 15945 3370
1992 71 1097 88 1009 55252 4646 50606 16581 1421 15160 3562
1993 70 1160 96 1064 58919 5208 53711 16153 1456 14697 3796
1994 81 1204 102 1102 62622 5598 57024 17198 1684 15514 3928
1995 84 1226 114 1112 62419 5522 56897 19139 1524 17615 4030
1996 78 1254 132 1122 64904 7610 57294 19744 1860 17884 4127
1997 78 1329 173 1156 68423 9945 58478 20391 2141 18250 4354
1998 74 1430 213 1217 73359 11743 61616 19704 2411 17293 4641
1999 79 1563 249 1314 79879 13576 66303 20795 2929 17866 4787
2000 79 1692 274 1418 88023 14354 73669 22277 4129 18648 5141
2001 92 1848 327 1521 97065 17230 79835 24234 3955 20279 5715
2002 83 2031 410 1621 106791 21775 85016 28107 4667 23440 6395
2003 75 2192 504 1688 116981 27088 89893 31642 5300 26342 7680
2004 86 2398 608 1790 126397 31964 94433 33705 6506 27199 7680
2005 92 2564 676 1888 132742 35372 97370 41828 10830 30998 8670

 

1979—1990年中山县、市高考录取情况统计表

表25-1-4
年度 录取人数
大学本科 大学专科 中专 合计
1979 102 254 356
1980 105 103 208
1981 69 66 135
1982 69 9 46 124
1983 101 32 101 234
1984 131 61 184 376
1985 167 209 156 532
1986 153 285 156 594
1987 200 302 129 631
1988 236 324 146 706
1989 225 301 118 644
1990 168 308 113 589

 

1991—2000年中山市各中学高考录取情况统计表

表25-1-5
学校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 131 156 157 186 198 208 286 310 418 455
中山市第一中学 242 241 215 338 323 415 416 441 440 597
中山市华侨中学 99 105 139 171 180 223 254 184 243 292
中山市第二中学 32 35 59 98 97 39 99 168 187 312
中山市杨仙逸中学 15 13 37 79 46 21 50 109 101 157
中山市龙山中学 8 10 32 70 63 124 137 183 198 293
中山市桂山中学 28 33 63 125 127 135 131 142 198 300
中山市小榄中学 23 27 48 88 144 81 85 125 154 347
中山市小榄华侨中学     2 23 8 25        
中山市濠头中学                 12 70
中山市民众中学                   14
中山市古镇高级中学                   28
中山市东区中学                   37
中山市五桂山中学                   5
社会青年 8 11 24 19 5 13 13 4 10 15
合计 586 631 776 1197 1191 1284 1471 1666 1961 2922

 

 

2001—2005年普通高考在中山市招生情况表

表25-1-6
  年 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学 校  
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 466 473 523 537 1021
中山市第一中学 593 627 662 708 721
中山市华侨中学 244 347 594 654 1066
中山市桂山中学 348 350 420 447 572
中山市第二中学 385 393 454 511 592
中山市杨仙逸中学 173 204 188 337 367
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       286 328
中山市龙山中学 287 273 312 275 312
中山市小榄中学 453 354 427 474 643
中山市濠头中学 171 129 219 329 300
中山市古镇高级中学 84 64 161 168 269
中山市东区中学 103 136 174 201 212
广东博文学校   59 16 21 227
中山市民众中学   18 35 48 76
中山市东升镇高级中学   40 52 135 275
中山市五桂山中学   10 17 47 46
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2      
中山市南头镇高级中学       87 94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       40 67
中山市石岐职业中学       9  
中山市坦洲理工学校       59 62
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       15  
中山市小榄镇实验高级中学         171
社会青年 18 11 5 15 12
合计 3325 3490 4259 5403 7433

 

五、中学选介
  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 (详见第1693页专记《研究与纪念孙中山》一文)

  中山市第一中学 简称市一中。前身是创办于1848年的中山书院,源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创办的铁城书院。当年,林则徐主持销烟工作,途经香山就住在书院。原校址在城区孙文中路,占地2.47万平方米。原名中山县立中学、石岐市一中、中山石岐一中。1996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将市一中高中部整体搬至东区兴文路68号,建设占地面积4.17万平方米,各大建筑之间用走廊相连,免除师生日晒雨淋。1994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

  2005年全校教职工362人(专任教师299人),学生5236人(高中生3023人),96个班(高中班60个)。学校有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115人,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2人。2000年以来,高考升学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其中重点上线率保持在40%以上,本科以上升学率保持在80%以上。2005年上录取线729人,升学率100%。在2005年高考的11个科目的文化课中,语文、英语等8个学科平均分名列中山市首位;考生高考五科总平均分达611.8分,居全市首位。

  学校成功承办第20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参加全国第2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第15届发明展览会等国家和省级大赛,获得国家级奖项3个、省级奖项41个。

  中山市华侨中学 始建于1954年,由檀香山归侨陈茂垣捐资创办,选址于石岐区民族东路18号,属公办学校。1966年“文化大革命”停办,1968年后更名为红旗中学、中山县石岐第三中学。1979年,香港实业家蔡继有等旅外乡亲提议,经中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恢复中山华侨中学校名。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2001年将高中部迁往石岐区大沙南路1号,原址改为初中部,学校占地扩大到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建有200米、400米运动场各1个、标准游泳池1座,中山市A级饭堂3个。每个课室和宿舍都装有空调,教育设施设备齐全,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每年提供优质高中和初中学位各1000个,缓解全市高中入学高峰期学位紧缺问题。2005年,在校学生6186人,其中高中生3304人,24个班,教职工392人,其中专任教师343人,中学高级教师61人,中学一级教师86人,中学二级教师15人。

  作为广东省著名侨校,学校结合侨中实际,前瞻性地提出“以互动发展模式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现代化促进全员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办学思想,科研兴校,成果卓著,1997年12月获省教育厅授予“广东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年10月获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3年,学校获广东省第四届普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 位于中山城区中山五路与长江北路交汇处,前身是由秦荣章秉承孙中山先生“兴学育才”和“师范学校宜急办”的意旨,在1913年创办全省乃至全国较早的师范学校之一——香山县立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中山师范学校”,校址原于石岐莲塘街,后迁到珠海唐家,1979年迁回中山郊区大鳌溪村。2000年5月,中共中山市委、市政府将原中山师范学校转制为普通高中,为中山市直属公办全日制全寄宿普通高中、省一级学校。

  学校占地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配备计算机室、实验室、体育馆、图书馆等功能场馆。2005年,全校教职工164人,其中专任教师135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5人,中级以上职称88人,有33个普通高中教学班,学生1600人。

  学校转制后,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从最初的2个班,发展到2005年的33个班。2005年,学生获市级以上奖励159人次,高考本科上线86人,本科上线率达26%。学校音乐、美术教育特色显著,是市教育局批准可自主招收音乐、美术特长生的学校。学校2001年起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2005年6月被评为省一级学校。

  桂山中学 位于中山市三乡镇环镇路27号,前身桂山书院,书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2002年升格为中山市重点高级中学,2004年晋升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1979年桂山中学占地面积从1.27万平方米扩大至2万平方米,是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0年开设校园网。每个教室均有多媒体教学平台,各学科进行实验或教学活动的实验室和专用室。

  桂山中学面向全市招生,2005年学生人数达2900人,教职工159人,其中高级教师35人,中级教师57人。

  2000年以来,重点和本科上线率达60%以上,获得市“素质教育综合评估优秀单位”称号和“高考卓越贡献奖”。

  中山市龙山中学 龙山中学前身为龙山书院,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学校位于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宝珠东路75号,占地3900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9215平方米。1998年被评为中山市一级学校。学校面向全市招生,2005年学校有教学班24个,1421名学生。有90名教职工,其中专业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10人、中学一级教师30人、中学二级教师36人。

  小榄中学 前身是1740年的榄山义学,迄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1994年被评为中山市一级学校,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坐落在小榄镇永华路2号,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9000平方米。小榄中学2005年有43个班,学生人数2259人,专任教师110人,其中,高级教师24人,中级教师57人。

  体育艺术和诗教为学校特色,体育艺术教育始于2004年8月,诗歌教育始于2005年9月。校内有中国毽球训练中心,国际毽球交流中心。每年为高校输送艺术体育本科生超100人。学校设有广东省诗教促进中心,定期出版刊物《广东诗教》。

  中山市杨仙逸中学 位于中山市石岐区南下三级石11号,1925年为纪念民主革命先驱、“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将军而创办,名“仙逸学校”,首任校长为杨仙逸遗孀程度纯。1956年,改名石岐第二中学。1988年9月15日,经市政府同意更改为今名。1987年11月被列为市教育局直属中学,1995年被评为市一级学校,2003年转为公办独立高级中学。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有标准教室36间,教辅室44间,田径场1个及篮球场5个、排球场5个、羽毛球场4个、乒乓球台10张等多种体育设施,建有校园网,有计算机实验室3间、语音室1间、计算机510台,图书馆共有藏书7.6万册、电子阅览读物光盘775张。

  2005年,有36个教学班,学生1987人;教职工137人,其中高级教师21人,中级教师74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

  1984年起,开设计算机职业班,1993—2005年,学生考取程序员人数连续13年居全省之冠,共考取程序员(相当助理工程师)1171人,其中高级程序员(相当于工程师)17人。学校被誉为培养“十八岁工程师”的摇篮。至2005年参加计算机类比赛获全国及省二等奖以上的奖励40项。从1993年起,连续11年举行计算机操作技能汇报表演,吸引来自中山市各行各业的用人单位前来现场招聘,1800名毕业生被市属机关、银行、各大集团公司及企事业单位录用。

  中山市纪中三鑫双语学校 创办于2001年,是一所全寄宿制民办学校,位于中山市三乡镇平东村,2000年办学涵括幼儿园、小学、初中三部,2004年被评为市一级学校,2005年被评为省一级学校。由三鑫公司负责建校办学一切资金保障,由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下简称纪中)派主要干部管理学校。校园占地40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主要设施设备有投影仪、电视、计算机。2005年有学生4513人,教职员工657人,有高级、中级、初级教师各17人、104人、89人。

  2001年9月正式开学。自2004年毕业第一届初中生,获得中山市(公、民办学校)中考综合评价第一名。每年考上纪中380人,上市一类重点高中680人,获市教育局初中教学质量一等奖并于2005年通过广东省一级学校评估验收。

  广东博文学校 位于中山市东区博爱七路96号,由中山市强人集团有限公司于1998年冬筹建,一次性投资逾2亿元,1999年9月1日正式开学。办学涵盖幼儿园至高中及出国留学预科。2005年有学生3000人,教职员500人。占地33.33万平方米,依山傍水,建设校舍13万平方米。2005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先进民办学校、广东省先进民间组织、广东省首届十佳民办学校、全国绿色学校、全国先进民办学校。

  校内设有藏书10万册的图书馆、科学馆、科技制作室、电子阅览室、互动式计算机室、生态模拟室、艺术楼、陶艺馆、植物园、运动场、各类球场、游泳池等各类现代化功能室。拥有校园网和计算机1000台。

  全校中、小、幼教师学历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其中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地市级以上优秀教师占多数。2002年始,举办重点高中,每年招收10个班,历年高考成绩稳定,公费生95%被本科以上院校录取,自费生95%被专科以上院校录取,连续4年获市政府颁发高考特别贡献奖。初中毕业生100%上第一批录取学校分数线。

  该校小学、初中通过开设校本课程,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形成文科、英语、美术、音乐、体育、武术、计算机等方面的特长,使不同基础、不同潜质的学生都能成长为优秀人才,形成“绿色德育”特色。2004年起,全校学生坚持每天读报半小时、体育锻炼1小时,实施以大量课外阅读和扎实的基本训练为主要措施的语文教改;开展系统的数学竞赛培训和开设“兴趣教学”校本课程。
 

上一篇: 第三节 小学教育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第五节 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