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02 【点击率】628次 | |||
二、中山市群众艺术馆 三、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 四、工人文化宫 五、镇(区)文化站和其他文化设施 80年代,各镇(区)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办村级文化设施。沙溪镇1981年成立隆都乐社,购买10万元的音响、乐器、灯光设备。东升于1982年和1987年分别成立坦背、东升广播电视站,1988年4月成立东升镇文化站。黄圃镇1983年建成文化宫,各村建文化室,分别成立书画、集邮、盆景、摄影、龙狮、飘色等协会。大涌镇1984年设农村文化室,1988年在旗山茶楼开设录像室。古镇1985年后建成海州和曹步影剧院。横栏镇1987年成立镇文化中心,开设村级文化室,拥有影剧院、露天剧场、乒乓球室、图书室、流动电影队、醒狮队等多种文化设施和文化团体。南朗镇1987年改广播站为有线电视广播站。火炬区1987年建成张家边影剧院。南头镇1988年建成南头影剧院。板芙镇1989年将公社会堂改为电影院,成为文化站活动场所。 1989年5月,各镇(区)文化站由镇(区)政府直接管理。小榄文化站于1988年被省文化厅评为先进文化站。2000年10月,小榄镇、沙溪镇、黄圃镇、东升镇、坦洲镇、石岐区、大涌镇、东凤镇等8个文化站通过特级站验收。2004年全市24个镇(区)文化站全部达一级文化站以上标准,成为广东省首个全部达一级以上文化站的地级市,其中特级站20个。 文化站达标升级工作促进了镇(区)文化事业的发展。2001年各镇(区)举办文化活动754次,参与活动人数85万人(次),文化广场演出1528场,举办各类展览41次。全市镇(区)图书馆藏书量达36.9万册。2002年小榄镇文化站获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90年代中期,各区镇相继建成一批综合性的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广场),许多文化中心设有影剧院、图书馆、卡拉OK歌舞厅、棋牌室、老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各种艺术、文体培训中心,集文化、康乐、教育于一体,成为当地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五桂山镇1994年投资1000万元建成文化中心,占地面积1.73万平方米,有绿化广场、浮雕区、影剧院等。三乡镇政府投资3800万元于2002年建成三乡文化广场,占地5.33万平方米,是一所集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园林式广场。 2000年以后,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普及,网吧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消费类型在各镇(区)发展起来,成为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 各镇(区)依托传统文化、地理、经济优势,兴办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和设施。1990年后,石岐区将具有悠久历史的沙岗圩露天集市、孙文西路传统商业区分别改造成沙岗圩文化广场和孙文西文化旅游商业步行街,成为中山市旅游名片之一。1994年,黄圃镇建成飘色馆。沙溪镇以休闲服装生产为主题,2000年建成沙溪服装城、沙溪圩丽港步行街、星宝时尚大道文化广场。大涌镇依托红木家具生产基地,2000年建成大涌文化广场,内设隆都民俗馆、雕刻艺术馆,展出传统民俗用品、艺术作品。火炬区2001年总投资近1.5亿元,建成中山火炬国际会展中心,承担国际和国内多种大型展览会、交易会。三乡镇2004年在原古旧家具集散地的基础上,建成华财古玩城、巨龙国际古玩博览城等大型文化设施,集旅游观光、博物、艺术品市场于一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