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博物馆、纪念馆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03 【点击率】583次


  1979年县内有以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1984年成立地方性综合博物馆——中山市博物馆。两大博物馆以政府投入、公益性为主。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级的博物馆和研究孙中山的基地。

  90年代开始,民间陆续兴办起金岛收藏馆、蝴蝶馆、蜜蜂馆等专题博物馆或陈列馆。2005年后,大涌镇红木雕刻艺术馆和坦洲镇咸水歌陈列馆也相继落成。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位于南朗镇翠亨村东南侧。原为孙中山故居陈列馆。80年代,为保护孙中山故居环境,增加展示内容,分3次购入紧邻孙中山故居的民房和空地加建各类小型展览设施和办公用房。1990年起,利用孙中山故居周围的民房和空地,复原和仿建“翠亨民居展示区”。1995年围绕孙中山及其父辈耕种过的“龙田”,开发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的翠亨农业展示区。1996年,拆除孙中山故居陈列馆,在原址建设孙中山纪念馆,于1999年11月落成。2005年,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占地2.1万平方米,主要景点有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听太平天国反清故事雕塑、翠亨民居民俗展示区、龙田、翠亨农业展示区、孙中山试验炸药处——瑞接长庚牌坊、中山鼎、警世钟等。此外,还负责管理杨殷故居、陆皓东故居等景点。

  1986年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评为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点。

  2000年,馆内各方面管理已充分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科技手段。2002年,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组建中山市民俗博物馆和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11月12日挂牌,3个牌子属同一机构。2003年3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在该研究所建立孙中山研究基地。

  中山市博物馆 1984年9月28日成立,是地方性综合博物馆。馆址位于孙文中路197号(原中山县侨立公医院),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1986年2月市博物馆开展对中山境内考古发掘和文物征集工作,发现一批中山、珠海在原始社会、商周、战国、汉代的文化遗址及遗物点,发掘和采集一批珍贵文物。1986年10月,博物馆完成第二期改建工程。1987年10月完成全市自新石器时期起至清代止的历史文物陈列。1999年市博物馆对馆藏文物进行清点、整理和登记入册,装修改造馆舍,配备专用的给排水、电气、消防、空调、信息、监控等系统设备。2000年基本完成文物库房整理,2005年6月建成恒温恒湿文物库房。

  新中国成立后,文献委员会解散,文物移交中山图书馆保管。市博物馆在完成第一期改建后,接管存于中山图书馆的601件文物。其后,通过向社会征集文物,又在馆际交流中得到一批由珠海市博物馆赠送、省博物馆拨给的文物,加上考古挖掘和采集等渠道,至2000年,登记入册的文物达1380件(套)。2002年基本完成馆藏书画文物整理,修复和装裱100多件具有较高文物收藏价值的中山籍书画家的作品。2003年完成馆藏各类文物的定位工作。馆藏文物以南朗龙穴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与夏商时期及西周—春秋时代的陶器、石器为主。馆藏最有代表的文物有3件。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彩陶碗,1990年南蓢镇龙穴遗址出土,高12.2厘米,口径14.6厘米,泥质红陶,敞口,斜深腹,圜底,圈足外撇呈喇叭形,器表饰赭红色条带、水波、圆点和S形纹,碗腹和圈足刻画水波纹。元代端砚,1986年在大涌安堂小洋山墓葬出土,直径14.4厘米、高2.5厘米,圆形,砚面一侧有窄长砚池,底有三足,为端州(今肇庆)宋坑石,石质坚密,色紫,形制古朴。清代蒋莲《人物》条幅,纸本,尺寸66.5×28厘米,落款“仿陈章侯笔意蒋莲”,钤印“莲”。

  博物馆举办一系列地方文物展,1986年9—11月举办中山出土文物展;1986年11月至1987年1月,举办孙中山家族藏品展览;1987年10月举办中山市博物馆历史文物陈列展,后成为博物馆的常设展览;1998年1月举办反映100年来中山面貌的“旧貌换新颜”历史图片展等;2000年3—6月举办大型图片展览《旧貌·新颜》,在各学校、镇(区)共15个点巡回展出;2001年12月7日至12月16日举办方成捐赠第三批书画展暨《方成藏书画集》第二集首发式等。市博物馆每年接待观众5—6万人次,编辑出版《中山历史文物图集》、《中山博览》,协助市文化局编辑出版《中山籍书画家作品选》。为配合商业博物馆展出,出版由邓振铃绘画的《中山老行业》画册。市博物馆的下属分馆有中山市美术馆、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和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

  中山美术馆 位于岐江公园内,高二层,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展厅1300平方米,具有欧洲先锋派美学意念及后工业时代特色的建筑风格,2002年11月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250多万元。该馆建成后,成为中心城区具有高雅艺术品位的文化新景观。

  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 位于市博物馆副楼,建筑面积350平方米,总投资80万元,2005年5月18日建成对外试展,次年1月17日正式对外展出。该馆主要展出市无线电爱好者邱健球收藏的2000多台从30年代到“文化大革命”各时期各样式的收音机,是国内第一家收音机博物馆。

  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 位于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内,建筑面积2124平方米,总投资1176万元,2005年底竣工,次年1月17日正式对外展出。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商业文化博物馆,该馆展现了中山近现代商业的历史和特色。

  大涌红木雕刻艺术馆 位于大涌镇文化广场侧,2003年9月由镇政府投资70多万元兴建,占地面积近300平方米,展馆陈列雕刻艺术精华、红木家具组件、红木家具精品、套装雕刻家具、明清家具组合等6部分,展出100多件从民间和各家具厂企征集的仿清朝式和明朝式红木家具、精品木雕以及镂雕艺术作品和图片;多媒体电子设备介绍大涌红木家具产业发展史和大涌的红木雕刻艺术,体现大涌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和红木雕刻传统艺术之乡独特的文化内涵。

  坦洲民歌历史陈列馆 位于坦洲镇宣传文化中心三楼,面积100平方米,2005年11月30日开馆,总投资约10万元。该馆是全省首家民歌陈列馆,展示坦洲镇的人文概况和咸水歌历史,分别为坦洲咸水歌20世纪50年代到2000年各时期的活动图片、70年代创作的咸水歌手稿、发展历史的视像资料、著名民歌手简介等4部分。
 

上一篇: 第二节 文化馆(站)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