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消防管理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08 【点击率】501次


一、火灾预防

 


  2005年11月22日,市公安消防局向市民进行消防知识教育。

  1979年,中山推广顺德县和佛山市纺织系统防火责任制的经验,实行防火责任人制度,建立防火档案,制定灭火计划与防火措施。1989年,全市有6000个单位建立防火责任制,6000人担任各级防火责任人。1991年,与广播电台、电视台联合开设《消防警语》栏目。1993年市公安消防局成立消防宣传办公室。1999年,赠送《中小学生消防常识读本》给重点中小学校。2000年,编印《家庭消防常识》3万册发至各家庭。2002年,市政府牵头建立消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会研究、解决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社会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以及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等问题。2005年11月,省政府召开第五次全省防火责任人会议,常务副市长邓小兵代表中山在大会上作了做好消防规划工作的经验介绍,火炬开发区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消防安全先进单位”称号,三乡镇党委书记梁欣被授予“全省优秀防火责任人”称号。

二、消防监督
  1979年起,要求消防重点单位做到一清(消防情况清楚)、一档(有防火档案)、五落实(领导、措施、制度、器材、人员落实)。1980年,确定全市消防重点单位51家。1984—1990年,由市政府牵头,每年进行年审和消防大检查,97%的重点单位无发生火灾事故。2002年,消防重点单位增至1356家,要求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法律责任自负”,执行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制度。1993—2005年,全市火灾4项指数(即发生宗数、受伤人数、死亡人数、经济损失金额)逐年下降,连续12年无发生群死群伤特大恶性火灾事故。

三、火灾扑救
  1980年起,中山市贯彻“先控制,后消灭,救人第一”的原则,加强企事业单位专职消防和义务消防组织建设,做到出车快、供水及时、灭火迅速。1990—2000年,全市灭火2008次,疏散抢救火场被困人员478人,抢救和保护国家、群众财产近7亿元。2001年8月15日,金桃化工有限公司化工原料仓库发生特大火灾,现场浓烟高达100米,不时发出爆炸声,出动消防车9辆、消防员82人,25分钟扑灭大火。2004年4月19日,石岐区悦来南路南兴花园201号出租屋发生火灾,消防员冒着生命危险,佩带氧气呼吸器冲进火场,救出被困群众25人。2005年12月25日23时10分,坦洲镇檀岛西餐厅内非法经营的“老虎吧”发生大火,市110指挥中心接报警后,3分钟内20名消防员及3辆消防车赶到现场扑救,扑灭明火,抢救被困人员,虽然扑火抢救迅速,减少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但火灾最终导致26人死亡,11人受伤,经济损失约956万元,是中山建市以来伤亡最严重的一宗火灾事故。

1979—2005年中山县、市火灾事故四项指数统计表

表19-2-4

年 份 发生数(宗) 人 数 经济损失金额(元)
受 伤 死 亡
1979 72 1 3 69974
1980 50 0 1 839955
1981 37 1 1 45629
1982 33 0 1 73475
1983 32 0 1 107811
1984 24 0 0 32190
1985 61 14 4 211960
1986 49 6 3 259021
1987 39 1 2 1121209
1988 34 7 3 702554
1989 36 8 8 1009792
1990 32 7 4 2274844
1991 57 9 1 9277110
1992 45 40 17 5270293
1993 45 10 1 3216015
1994 69 11 3 9405583
1995 66 11 13 6587706
1996 91 10 3 16895331
1997 251 6 6 5438036
1998 137 11 4 10030000
1999 126 8 8 14490368
2000 67 3 13 9728600
2001 58 14 10 4680000
2002 76 27 6 9503000
2003 83 21 11 9904836
2004 76 34 12 7128000
2005 85 35 33 7934400
上一篇: 第六节 道路交通管理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第八节 边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