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种行业管理
1979年11月,中山特种行业清理整顿办公室成立,开展特种行业登记和清理整顿工作。1982年,破获特种行业有关案件297宗。1985年,修理、印铸和收购废品业不再列入特种行业管理范围,开业审批由工商部门负责,公安机关不参与审批,只负责治安管理和安全检查监督。1987—1989年,印刷、桑拿按摩业列入特种行业管理;当铺归旧货业,由工商部门核发营业执照,并向公安机关申领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2002年,除旅馆、典当、刻字业外,其他特种行业无须公安机关前置审批。2004年,推行网上审批印章刻制、旅馆、典押等行业项目。2005年,公安机关严把行业验收、审批、年审关,利用政府行政审批在线网审核刻制印章业务申请事项28467宗,占总申请量的53%。
二、旅馆业管理
1980年,旅馆业须经工商和公安机关审批登记方可开业,并按章接受管理。1981年,贯彻《旅馆业管理规定》,全面检查整顿旅馆业,整改治安隐患58处。1987年,推行旅业管理岗位责任制,市公安机关社会治安部门确定2人专抓旅业治安管理。1988年9月,省公安厅在石岐区、小榄镇开展发放旅业许可证试点工作。1990年,逐步建立健全旅业门卫值班、来访、旅客财物保管、值班查房和情况报告等制度;是年起由分局、派出所与辖区旅业单位签订《旅业治安责任书》,明确治安责任。2003年10月23日,召开全市旅馆业经营者治安工作会议,提出“七个落实”、“四个不准”的具体工作要求,探索旅馆业治安动态管理机制,不失控,不漏管。“七个落实”即:落实旅馆业治安管理责任制,落实旅馆业治安、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员制度,落实旅客住宿登记制度,落实来访登记制度,落实财物保管制度,落实楼层值班制度,落实重大信息报告制度。“四个不准”即:不准无证照经营,不准随意改变旅馆业功能,不准违法经营,不准使用不合消防安全规定的煤气热水器。2004年,开展严格落实住宿登记制度专项检查,通报批评与处罚个别酒店接待外国旅游团不按要求登记住宿的行为。2005年,落实旅馆业治安管理制度和安全防范制度,完善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督促从业单位及时录入旅业信息,全年通过该信息系统抓获各类网上在逃人员22人。
三、娱乐场所管理
80年代初,娱乐业快速发展,同时也诱发不少治安问题。1985—1986年,检查城区公共娱乐场所,整顿音乐茶座、舞厅、桌球室等,建立管理档案。1994年,全面清理整顿文化市场。同年7月1日起,核发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和电子游戏机室的安全合格证。1997年,开展打击利用电子游戏机和电脑进行赌博活动。1999—2002年,建立以派出所为主的公共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管理责任制,制定进一步加强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管理的措施,定期考核娱乐服务场所的治安情况,实行等级动态管理。2005年,完成全市娱乐服务场所的治安情况考核和等级评定,年内8次召开全市娱乐服务场所治安整治工作会议,对带苗头性、普遍性的治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建议相关部门吊销证照11宗。
四、危险物品管理
1981—1985年,开展石场安全检查,加强对生产、采购、销售及燃放烟花、土火箭等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1987—1989年,推广环城区派出所对石场外来人员实行担保责任制的做法,在全市149个石场全部落实担保责任制;新开办的石场与当地公安机关签订《安全合约》;对剧毒物品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规范剧毒物品的储存、购买、销售和运输。1994年起,城区实行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1997年9月起,改革长期实行的民爆物品购买分级定点制度,推行专营制度。1999年4月,市规定凡购买工业生产、化验使用的剧毒物品必须向公安机关申领剧毒物品购买许可证和运输许可证,凭证到指定单位购买。2001年,建立全市小型烟花爆竹仓库及烟花爆竹零售点整改达标档案。2002年10月10日,中山在全省治安管理工作会议上介绍和推广实行民爆器材配送制的经验。2003年,全市推广使用智能枪支管理系统。2004年,开展收缴“毒鼠强”专项行动,缴获剧毒鼠药507包(支)。2005年,严格按照民爆物品、烟花爆竹、剧毒物品以及枪支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督促各有关单位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全年没有发生涉枪、涉爆、涉毒等重特大治安及刑事案件。
五、取缔社会丑恶现象
1979年后,赌博、卖淫嫖娼等丑恶现象增多。1982年7—10月,开展全县禁赌工作,查清参赌人员1.9万人,查获赌档257个1626人,摧毁赌点401处。1985—1990年,坚持开展打击“路边店”违法犯罪专项斗争,查处路边食店的卖淫嫖娼活动。1986年9月起,执行国务院《关于坚决取缔卖淫活动和制止性病蔓延的通知》,中山公安机关加强对宾馆、旅(食)店的治安管理,发现有卖淫活动的,除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外,另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一律责令停业整顿或查封多次发生容留妇女卖淫的场所;在群众中进行性病知识教育。1992年,开展打击以赌博为主的除“七害”斗争。1994年7月,开展扫除“黄赌毒”行动。1997年6月,清理取缔利用电子游戏机和电脑进行赌博的经营场所。2000年后,重点打击“六合彩”及电子游戏机赌博,整治卖淫女站街边招嫖的色情活动。2004年,开展打击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音像的犯罪活动,侦破“7·17”利用互联网进行淫秽色情违法犯罪活动团伙案件,清查涉嫌违法犯罪窝点12个,抓获嫌疑人60人,包括1名从中牟利的台湾人。2005年,继续深化禁赌专项斗争,年内共捣毁赌博窝点327个,封堵和关闭赌博网站1个,查处境外赌博(博彩)公司在境内的代理机构2个。
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2002年2月,市公安局成立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科,负责指导和组织公共信息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打击互联网违法犯罪。9月起,中山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重新审核登记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2003年2月,开展互联网有害信息专项清理检查行动。2004年,开展网吧整治,查出违规经营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9家;4月,推广安装网吧实名登记系统;7月起,开展打击淫秽色情网站专项行动,查处违法违规网站5个,立案3宗,抓获涉案人员20人。2002—2005年,共查处互联网违法犯罪案件67宗,查获违法人员7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