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中山市工商业联合会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07 【点击率】686次


一、组织建设
  中山县工商业联合会(简称县工商联)1954年成立,至1966年,共召开6次会员代表大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组织停止活动。

  1981年中央决定恢复部分重点市、县工商联工作,中山被列入试点之一,县工商联恢复活动。1982—2005年先后召开县、市工商联第七至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七至第十二届执行委员会。汪沛祥、傅嘉志(第八届至第十届连任3届)、何志伟、徐闻先后当选主任委员(简称主委)。第九次代表大会开始有港澳台知名人士和港澳会员参加,并聘请港澳人士为名誉会长、名誉顾问。1989年10月,经上级批准,中山市工商业联合会又称中山市总商会,会长傅嘉志。1995年8月,市工商联被定为正处级单位。1997年组建基层商会及行业商会10个,会员总数1454人。2005年11月,属下的基层组织有40个,其中镇属商会24个、行业商会16个,会员总数4500人。

二、主要工作与活动
  参政议政 从中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至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工商联有会员76人先后当选市人民代表,其中李世衍担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3人当选委员,当选省人大代表1人。从政协中山县、市第三届委员会至第九届委员会,工商联有会员131人被推荐为县、市政协委员,其中谈瀛观、汪沛祥、傅嘉志3人先后担任市政协副主席,先后任常委32人次,2人被推荐为省政协委员。

  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形成建议和提案。1998年提交《关于加强对企业收费的监控的建议》,被市物价局采纳,对企业收费实行许可证制度,企业同时设立《收费监管手册》。1999年,向省政协八届二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建议》,被评为省优秀提案。2003年市饮食业商会提交的《关于“非典”对经济影响的反映及建议》,得到市政府重视,为企业减免部分收费,帮助企业渡过难关。1979—2005年,工商联的政协委员在省、市政协大会期间提交提案50件,收集上报专题信息、调查报告共281篇。

  服务工作 贯彻全国工商联提出“广开学路,讲求实效,拾遗补缺,为四化建设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办学培训。1981—1992年与民革、民盟中山市委会合办中山市育才文化夜校。与民建中山市委会合办中山市建联职业技艺培训班。下属饮食商会举办厨点厨艺学习培训班。1999年成立中山市民营企业培训中心,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会员。

  执行1993年12月人事部与中央统战部联合印发的《关于非公有制企业人员评定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通知》,由工商联牵头管理,在人事(职改)部门统一组织下,1996—2000年,共为非公有制企业人士586人申办职称资格。

  协助会员企业提高产品质量。1997年5月,结合全市开展的“提高全民质量意识”活动,市工商联和东凤镇商会组织召开民营企业消灭无标生产工作会议,专门分析研究提高热水器生产质量问题,并举办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班。同年,东凤镇45家热水器生产厂在北京获得国家检测中心颁发的生产许可证,50家企业通过国际ISO认证。

  为会员提供市场、技术、商品、金融等信息,协助举办各种内、外展销会、交易会等经贸洽谈活动,组织会员外出商务考察,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产品流通。1993年7月组织生产名优产品的会员企业参加省工商联在广州举办的’93广东省工商联贸易洽谈会。1996年4月澳门中山同乡联谊会成立10周年庆典期间,首次以中山市总商会的名义在澳门举办中山名优产品展,组织中山30家会员企业设15个展位。1998年3月中山市家具商会组织24家会员企业首次参加中国广州国际家具(春季)博览会,共设展位24个,展出1000件产品。1998年8月,组织威力集团、广盛集团实业公司、东发电子塑料厂、隆成日用制品厂、黄圃烧腊商会、聚龙酒实业公司等6家会员企业参加’98广东省商品(郑州)博览会,共签订购销合同金额1.40亿元。2000年12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周年,组织20家会员企业的产品参加澳门国际商品交易展览会。2005年5月在中国广东中山产品(加尔各答)展示会上,有8家会员企业与印度客商签订合作协议。

  发动会员参与国有企业转制改革,扩大经营。企业转制改革期间,古镇商会会员区成聪兄弟投入4680万元收购集体企业古镇银泉大酒店;市总商会会长徐闻接收石岐色母厂;大涌商会会长蔡达明承包德庆县国营罗洪水泥厂和广西兴业县水泥厂,投入200万元更新设备;总商会副会长邓颖忠在湖北宜宾、江苏南京和韶关市收购3家国营企业;总商会副会长胡正并购濒临倒闭的国营老企业中山糖厂。

  法律保障 1995年5月成立中山市总商会法律事务部,共受理会员企业投诉57宗,帮助追回欠款430万元。2005年市家具商会通过法律途径,为会员企业家具出口境外争取权益,开展反倾销斗争取得实效。

  招商引资 经市工商联牵线搭桥,1992年福懋兴业(中山)有限公司在神湾落户,占地面积508亩,至2005年投资超1亿美元,年产值5亿多元人民币,是中山台商独资企业较早期的大户。1993年12月以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工业家卢伟国为领队的香港工业总会30人访问市工商联,并考察中山工业投资环境,随后在东区投资兴办腾讯电子科技公司。

  出访来访 1979—2005年,先后与88个港澳台侨工商社团、同乡会等团体联络交往,其中与市外13个商会建立友好商会关系,共接待来访的市外工商社团216批4235人次。组织27个考察团出访,参加出访580人次。1992年10月29日,会长傅嘉志出席在香港举行的友好商会研讨会,并在会上作《充分发挥民间商会的职能作用》专题发言,与海内外48个华人友好商会共同签署《海内外华人商会友好宣言》。1994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视察中山,寄语工商联要真正成为民营企业的“好娘家”。9月,于广州召开的海内外华人友好商会在中山举行研讨会,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281人汇聚中山,共商经济发展大计;傅嘉志代表中山总商会发言;会上,与香港黄大仙工商联缔结友好商会关系,签订《友好协议书》。1998年7月在中山召开广东省工商联联络工作座谈会,有18个地级市工商联联络部负责人出席。2002年3月,市总商会首次在香港举办春茗活动,向全国政协常委李东海、全国政协委员蔡冠深、蔡德河等港澳工商界人士颁发中山市总商会特邀顾问聘书。

  热心社会公益 1986年起,派会员到少数民族地区支边,为当地企业改进生产操作流程,提高产品质量。1996年1月,响应全国工商联号召,发动会员26人为29个贫困村打水窖,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贫困村村民解决饮水困难。2000年8月,执行省工商联《为在博罗县安置巫山县三峡移民赠送家具的通知》,发动家具商会会员捐赠家具1018套,总价值43万元,为三峡移民解决家居困难。1999—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慈善万人行、希望工程、助残助学、敬老助困、拥军优属等活动共捐款3.46亿元;实施光彩投资项目26个,投入资金1500万元,安排贫困地区9000人就业。中山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自1995年开办起至2005年,为全国各地捐建希望小学、医院及公益事业项目共197个,捐款9800万元。
 

上一篇: 第六节 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第八节 中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