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菊花菜式与食品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04 【点击率】588次


一、小榄菊花宴
  小榄镇盛产菊花,故有利用菊瓣制作的菊花菜式,每种菜式既有肉的鲜味,更有浓浓的菊花香味。小榄菊花宴菜式主要有菊花三蛇羹、菊花鱼头羹、菊花鲈鱼片(球)、金菊鳗鱼球、香菊浸农家鸡、野菊爆沙虾、菊饼、菊玉鱼块、酥炸菊花肉、酥炸金菊叶、鸡丝炒菊花(又称菊花凤丝卷)、菊花炸鲮鱼球、菊花蛋黄卷、凤吞金菊、火锅菊花鱼片、菊花八宝糯米饭(又称金菊八宝糯米饭)、菊花鱼蓉粥、菊花脑清汤。

  菊花三蛇羹 将眼镜蛇(俗叫饭铲头)、黄梢蛇(即过树榕)和金环蛇宰好洗净,去头,煮5—6分钟后去水,将蛇捞起拆成蛇丝候用;把蛇骨和姜再煲2—3小时后捞起蛇骨,再将洗净的乌鸡放入蛇骨汤内,煲至八成熟捞起拆肉;最后把蛇丝、鸡丝用猪油经猛火爆透加入绍酒后捞起,连同花菇丝、湿木耳丝、果皮等配料放入汤内同烩,加马蹄粉成汤羹。食时加菊瓣、姜丝、薄脆(面粉制品)、芫茜、柠檬叶丝、胡椒粉等,清香适口。可治风湿,为秋冬进补佳品。

  菊花鱼头羹 将大鱼头滚熟拆肉,切叉烧或猪肉、鲜笋、香菇、丝瓜为丝,加入上汤煮滚至熟,以鸡蛋及马蹄粉打芡成羹,加上菊瓣和适量马蹄粉、麻油、胡椒粉即成。

  菊花鲈鱼片(球) 以鲜鲈鱼块,伴时蔬炒制而成。出锅上盘时,将菊花的一半放在鱼块下垫底,另一半围放盘边即成。食时色香味美。

  金菊鳗鱼球 将鳗鱼切块调味下锅炒至熟,加入鲜菊花瓣即成。此菜口感香甘嫩滑,可壮腰明目。

  香菊浸农家鸡 用煮滚的鲜菊花汤,过滤成菊花汁,泡浸劏好的农家鸡。浸鸡时讲究技巧和菊花汁的温度,菊花汁温度不能太高,否则鸡会裂皮;浸泡时间太长,会失去鸡的味道。此菜既保留鸡的香味,还带有菊花香,鸡肉嫩而脆口。

  菊花爆沙虾 此菜缘于“茶叶虾”,选取小榄出产的新鲜食用菊花加工后,与沙虾同炒,虾肉香脆且带菊香。炒时要注意火候,火候不足,沙虾无菊花味;火候过猛,易烧焦菊花和沙虾。

  菊饼 将菊花瓣、菊花糖和米粉制成饼后,馅入火腿、虾仁、冬菇,用慢火烙成薄饼,再切成片状食用。其美味无穷。

  菊玉鱼块 将鲜鱼块炸酥,上碟时伴以菊花瓣,与菊花瓣同食,其味甘香。

  酥炸菊花肉 将小榄特产的菊花肉酥炸而成。其味甘香可口。

  酥炸金菊叶 用鲜嫩菊叶夹肉炸酥而成。其味甘香可口。

  鸡丝炒菊花 将鸡肉去净筋膜后片切成细丝,掺冬笋丝快速翻炒至熟,再下菊花快速翻炒,上碟即成。

  菊花炸鲮鱼球 传统制法是将3—4条1斤重的鲮鱼剽肉剁碎(鲮鱼肉是由人手用刀剁碎,不用绞肉机绞肉,目的是让其有残留小肉块获得良好口感)。以1斤鲮鱼肉配入约100克生粉、200克水、50克腊肉粒(或肥肉粒)的比例,加入适量的菊瓣、蒜蓉、陈皮、盐、糖、味精等。将鲮鱼肉与浆粉味料等向同一方向由慢至快搅拌成鱼胶状,用汤匙拨成小圆球或随意形状油炸至金黄色上碟。碟边以食用菊花和生菜丝铺成图案装饰。小榄人食用时讲究将鱼球与菊花瓣相拌,蘸上特制的蚬蚧酱,再用鲜嫩的生菜叶包裹入口,使鲮鱼球味鲜而无油腥味,是风味蜚声远近的美食。小榄特产蚬蚧酱是食菊花鱼球必不可少的风味酱料,其制作方法经世代祖传与继承改良而成,先以特制的开蚬工具将生蚬肉挖出,过水处理后加上川椒、八角、陈皮、姜蓉、烧酒、生盐等配料,放入埕内发酵、回香而成。

  菊花蛋黄卷 选用上乘肥肉飞水蒸熟后,加入砂糖醃制数天至1个月,使肥肉不腻。将肥肉蘸裹菊花糠,用面粉作皮,裹上蛋黄烙熟便成。

  凤吞金菊 将去骨的鸡,内藏菊花和调味品置炖盅内,炖2—3小时后食肉饮汤,能强身益寿祛风邪。

  火锅菊花鱼片 在进食鱼片火锅时,与事前已洗净的并混有香油、芝麻、姜丝的菊瓣同食,滋味鲜美,清爽香滑,益血开胃。

  菊花八宝糯米饭 又称菊花八宝饭。选用优质糯米蒸制成饭,配熟豆沙(或莲蓉)、榄仁、莲子等果仁作芯,将糯米饭制成包状,饭面加菊花糠便成。蒸饭时一定要放冰糖,传统制法1斤糯米放600克冰糖。是小榄传统宴会甜品,具清肝火作用。

  菊花鱼蓉粥 用鲜鱼肉蓉作粥料,食时配菊花瓣,风味独特,濡糯清爽,能清心、除烦、悦目、去燥。

  菊花脑清汤 菊花脑即菊花叶,是近年从江苏南京引种开小黄花的菊属草本植物的叶。一般只掐取其尖部嫩叶茎(俗称“脑”)食用。常用菊花脑做蛋汤或油菜,再以油、盐和味精点缀。做汤时,将其嫩绿的茎叶氽入滚水后,似一锅翡翠或一潭碧水;若加入1—2只调匀的鸡蛋,又仿似嵌金的碧玉。吃时有特殊的菊花芳香味,风味独特,可去火、明目、清心。

二、菊花食品
  小榄菊花食品是有悠久历史的中山传统土特产和著名旅游食品之一,在清初已享盛名。据清初的《岭南杂记》一书记载:“香山小榄之菊花饼,中含菊花,较之杏仁饼尤为美味。菊花肉丸风味亦殊不俗,非他处所可比拟者也。”小榄的菊花肉、菊花饼等远销省内外及东南亚各地。2002年,仅小榄嘉美乐食品有限公司产销的菊花肉就达11.9万盒。小榄菊花食品主要有菊花汤丸、菊花糕、菊花肉、菊花蛋卷、菊花饼、菊花糠、菊花酒、菊花茶、菊花糖砖、菊花月饼等。

  菊花糠 呈金黄色,是小榄人制作菊花肉、菊花糕(饼)、菊花蛋卷及菊花水榄等食品的主要材料。菊花糠是用小榄盛产的满地走藤的黄地菊熬制。该菊特别香,无苦涩味。在菊花开放的季节,采集新鲜的黄地菊菊花,除去残花和有苦涩味的花蕊,取花瓣风干。制作时,在锅里将加入少量水的白砂糖熬至糊状,稍凉,加入预先备好的干菊花瓣搅拌,俗称“熬菊花”。熬菊花须严格控制温度,温度不能太高,以确保菊瓣色鲜。待温度冷却、菊花与糖浆开始凝固时,用铲压碎成花瓣碎即成。

  菊花汤丸 又称菊花水榄,因传统手制成品的形状如橄榄而名。用糯米粉、豆沙、麻蓉、菊花肉、菊花糖制成,食时再加菊花糠,是香滑可口的甜食美点。

  菊花糕 在民间有多种制法,一是用米粉、砂糖、菊糠制成糕点,入口香甜;二是将菊花拌入米浆里蒸制成糕,或用绿豆粉与菊花制糕。具清凉去火功用。

  菊花肉 是小榄驰名中外的土特产和送礼佳品,镇内食品厂家均有生产。传统制法是将精选的猪肥膘肉切成小四方薄片状后,放置砂糖罐中密封腌制至猪肉成水晶般通透时称糖肉。在糖肉中加入糖浆,蘸上菊花糠即是美味可口的菊花肉。其虽用肥肉制作,但吃起来爽脆不腻、清香可口。1970年前,小榄人喜在家中自制菊花肉作零食或茶点,后多数人改用菊花肉制作水榄(即汤丸);而酒家菜馆亦用其烹饪颇受食客欢迎的脆炸菊花肉等现代菜式。

  菊花蛋卷 是小榄近年推出的出口和内销畅旺的土特产品和送礼佳品,镇内多家食品厂均有生产。用鸡蛋浆烘干为皮,卷裹作馅料的菊花糠、椰蓉、白砂糖经特定工艺精制成蛋卷。食时蛋卷甘香松脆,入口即化,菊花香、蛋香与椰香兼具。

  菊花饼 以绿豆粉和菊花糠为主料制成。是送礼和茶点佳品。2005年,小榄的食品厂家以传统做法结合现代工艺,制成颇有特色的菊花夹心杏仁饼。

  菊花月饼 是90年代后期出现的小榄菊花食品。以菊花、豆沙、麻蓉等作馅料,具馅心滑软、清新爽甜的风味。在1998年广州国际美食节——中华美食荟萃展中,小榄金记菊花蛋黄月获评为“优质”,并成为2001年香港小榄镇同乡会八十周年钻禧庆典指定赞助的中山名优特产食品。2000年,小榄百威食品实业公司推出菊花月饼,在中国月饼市场中一炮打响。

  秋菊酿鲮鱼 将鲮鱼起骨,保留完好的鱼头与鱼皮。把鱼肉打成鱼胶,拌入马蹄粒、香芹粒、红萝卜粒、香菇粒,菊花碎等,搅拌均匀后酿入鱼皮内,使之与原来的鱼身一般大小。放进锅里煎成金黄色就可,最后浇上蚝油即成。鱼皮香脆,鱼肉无骨,更有其他配料的清爽滋味在其中。

  菊花酒 小榄菊花酒主要用菊花酿制,酒香扑鼻,清醇可口。源于南宋年间由中原南迁至小榄的士族,沿用中原传统酿制方法,取当地山坡盛长的野黄菊与药材浸泡米酒后加糖勾兑成菊花酒。民间有简法酿制,将白菊或黄菊浸入白酒装瓶封闭浸泡15天而成,饮用时可加适量糖增加香甜感。亦有将小黄菊和米曲酿成酒母后,加入适量的糖和酒即成菊花露酒。菊花酒可活血行气,防衰老,延年益寿;若再加入地黄、当归、枸杞子同泡,对头晕目眩、疲劳、多梦有较好疗效。20世纪50年代,中山酒厂借鉴前人酿酒方法,以小榄土生野黄菊、糯米混合小榄玉曲研酿小榄菊花酒,其酒清澈透明,醇厚甘甜,菊香幽雅细腻、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品味优于北方所产的菊酒,可媲美当时盛名的小榄荼薇酒。后因物资短缺停产,该厂专门生产小榄荼薇酒。

  菊花茶 取新鲜菊花30克,水煎当茶喝。或将菊花和适量白糖放入茶壶中,冲开水焗泡成茶饮用。茶味芳香,可消暑、生津、祛风、润喉、养目、解酒。

  菊花糖砖 用锅将白糖煮溶至将起胶,投入精选裁剪好的小黄菊花瓣,以花瓣能薄盖糖浆为度。趁热快速将薄盖糖浆的花瓣全部倾入薄抹食用油的方形铁器中,迅速匀压如手指厚薄,冷却后任意切成块状即成。菊花糖砖花瓣玲珑,用作小食或饼饵辅料,倍觉清香可口。

  菊花雪梨糕 菊花雪梨糕以菊花的清香,包含雪梨的清甜。淡青色的糕体里隐约可见菊花瓣和雪梨粒,香味清新而口感爽滑。
 

上一篇: 第二节 名菜名点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第四节 知名食府与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