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村镇规划编制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02 【点击率】581次

 

  80年代,中山大部分区开始区总体规划编制,但各镇规划编制工作进展缓慢。

  1992年,开始新一轮镇(区)总体规划工作。在全市一盘棋思想指导下,按照城乡规划一体化要求,各镇(区)依据《中山市总体规划(1992—2010)》对全市功能布局、交通体系、绿化体系、给排水、供电、通信等作出的系统规划和布局,修编镇(区)总体规划。至2000年,编制南朗工业区、民众工业区、阜港工业区、黄圃工业区四大工业园区规划,覆盖东部及北部多个镇(区),推动镇(区)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良性循环。按规划,中山实施农村5项工程(即农田路网建设、内河整治、“一区三线”森林改造、“四旁”绿化、基塘整治,自2001年起实施)。

  2001年,开展第三轮村镇总体规划修编及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工作。40个工业园区规划通过市级审批,19个镇进行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2003年开始,省财政连续3年每年拨出2500万元的规划编制专项补助经费,用于支持中心镇规划的编制工作。其中,中山市等9个地级市全部完成。至2005年底,批准13个镇总体规划实施,并陆续编制镇近期建设规划、专项规划、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东升镇总体规划 1994年,东升镇政府在委托中国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编制《中山市东升镇总体规划(1994—2010)》后,因1999年9月与坦背镇合并,镇用地规模扩大至76.76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委员会和7个居民委员会,总体规划重新修编。

  2003年5月,市政府批准实施由中山市规划设计院编制的《中山市东升镇总体规划(2006—2010)》。东升镇镇(区)范围是:东贴小榄水道,南到南沙高速公路与小榄—石岐快速干线交接处,西和北抵东升、小榄镇域分界处。总用地规模31.0平方公里。规划期限分2001—2006年为近期,2006—2010年为中期,2010—2020年为远期。到2010年,东升镇达到小城市规模,城市规划与建设按小城市标准进行。将东升镇建设成以电子、制衣、五金、家电等工业为龙头的生态环境平衡,居民生活舒适,贸、工、农全面发展的外向型工业城镇。

  三乡镇总体规划 1993年,经市政府批准实施《中山市三乡镇总体规划(1993—2010)》。2003年10月,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中山市三乡镇总体规划修编(2002—2010)》经市政府批准实施。规划范围为三乡镇全部辖境共94.10平方公里。规划期限分为2002—2005年为近期,2006—2010年为远期。确定三乡镇城镇性质的定位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中心镇,是中山市南部地区的中心。

  小榄镇总体规划 1992年,小榄镇编制总体规划,1993年经市政府批准实施。1995年根据城乡建设发展形势,为节约用地,紧凑城镇布局,缩小规模,集中建设新城区,调整原规划。1997年编制旧城区整治规划。2000年,镇政府委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并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专家共同研究小榄镇总体发展战略,2001年完成《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2000—2010年总体发展战略研究》。2002年,邀请重庆大学和同济大学开展生态和交通2个规划研究,以此3个研究作为新城乡总体规划修编基础。2002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小榄镇规划勘测设计室共同编制《中山市小榄镇总体规划(2002—2020)》,2003年12月报市政府批准实施。将全镇辖境划定为城市规划区,总面积70.54平方公里。规划期限分2002—2005年为近期,若干重大问题则规划至2050年的远景发展要求。将城镇定位为中山市北部地区中心镇,全国音像、小五金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与顺德、江门相邻地域的经济中心。

  三角镇总体规划 1994年,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中山市三角镇总体规划》。1999年7月京珠高速公路开通后,三角镇的对外交通、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逐渐成为海内外客商投资的热点之一。1998年4月,根据中山市工业布局需要,并按规划要求,在三角镇东北部的洪奇沥水道旁设立市属高平化工区,按“3年初具规模,5年基本完善”的目标建设。2000年,全镇工业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远突破总体规划确定的2—3平方公里的范围。2001年,根据市政府“工业入园,居住入区”的发展要求,整合原有工业区,在1994年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金鲤、高平2个工业区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年11月,委托中山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中山市三角镇总体规划(2002—2020)》,报市政府批准实施。规划范围为三角镇全部辖区,共63.87平方公里。2002—2005年为近期规划,利用自身地理区位与土地资源优势,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提高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水平为重点,将三角镇建设成为土地利用集约,产业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外向型经济发达的现代化生态化新兴工业城镇。

  板芙镇总体规划 1994年,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板芙镇总体规划(1993—2010)》。2004年7月,市政府批准实施由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编制的《板芙镇总体规划修编(2003—2020)》。规划范围为板芙镇全部辖境,共79.89平方公里。规划目标是:在规划期内,板芙镇以外向型经济带动的战略,推动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努力建设具有经济竞争力、科技发达、管理高效、基础设施完备、社会稳定、人文和山水并蓄的适宜居住和创业的现代化山水城镇。

  黄圃镇总体规划 1988年,编制黄圃镇城镇总体规划,规划镇(区)面积6平方公里。由于用地规模偏小,不能适应黄圃镇的发展。1992年修编黄圃镇城镇总体规划,确定规划期末人口为10万人,镇(区)用地17平方公里,为中山市第三大镇,是当时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首批重点工业卫星镇之一。2004年6月,市政府批准实施由华南理工大学编制的《中山市黄圃镇总体规划(2004—2020)》。规划范围为黄圃镇全境共87.78平方公里,包括4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将2004—2009年定为规划近期期限,2010—2020年为远期规划。建设目标为做大做强中心镇(区),优化调整大雁片,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并为未来城市发展储备土地,将黄圃建成中山市域北部的工业重镇、文化名镇、商贸强镇。

  神湾镇总体规划 1993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中山市规划局编制《神湾镇总体规划》,1994年10月经市政府批准实施。2004年11月,市政府批准实施由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山市神湾镇总体规划修编(2003—2020)》。规划范围为神湾镇全境共60.67平方公里。确定2003—2005年为近期期限,2006—2020年为远期。发展目标是建设充满活力的开放型经济结构、山水生态的人居环境、健康稳定的社会环境,基础设施完备、管理高效的新城镇,建设较为发达的科技人文环境。

  港口镇总体规划 1992年编制港口镇总体规划。2003年12月,市政府批准实施由中山市规划设计院编制的《港口镇总体规划(2002—2020)》。规划范围为港口镇全境共71.14平方公里。规划2002—2005年为近期期限,中期为2006—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定位城镇性质是中山市城区北部交通枢纽型的现代化工业城镇。

  古镇镇总体规划 1994年编制成《古镇镇总体规划(1994—2010年)》。2005年3月,市政府批准实施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与古镇镇规划管理所编制的《古镇镇总体规划(2003—2020年)》,规划范围为古镇镇全境共51.97平方公里。规划2003—2007年为近期期限,远期为2008—2020年,2020年以后为远景期限。定城镇性质为中国灯饰之都,广东花卉苗木的产销基地之一,重点发展商贸、旅游业、高值生态农林业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滨水特色的小城市。城镇发展目标为将古镇中心区建设成为环境和景观优美的,具有现代化都市风貌特色的城市区域,为实现区域性商贸、旅游胜地的战略目标提供高档次的城市空间条件。

  横栏镇总体规划 1994年编制成《横栏镇总体规划》。2005年1月,市政府批准实施由中山市规划设计院编制的《中山市横栏镇总体规划(2002—2020)》。规划范围为横栏镇全境共74.04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02—2008年为近期期限,远期为2009—2020年。规划目标为把横栏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城镇。

  沙溪镇总体规划 1994年,沙溪镇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沙溪镇总体规划》,指导沙溪镇的规划建设工作。2005年5月,经市政府批准实施由中山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的《沙溪镇总体规划(2003—2020)》,规划范围为全镇共52.38平方公里。规划期限2002—2008年为近期期限,中期为2008—2013年,远期为2013—2020年。确定城镇性质为中山市域中部组团重要综合功能板块、中心城区有机组成部分;以服装和家具制造产业为支柱、以新型商贸流通产业为主导、多项关联产业并举、最具时尚的中国休闲服装名镇;各项产业协调发展、具有强大带动力和吸引力的商贸流通型现代化城镇。

  坦洲镇总体规划 1995年,编制成《坦洲镇总体规划(1995—2010年)》。2005年11月,市政府批准实施由中山市规划设计院编制的《中山市坦洲镇总体规划(2002—2020)》。规划范围为全镇共131.58平方公里。定2003—2008年为近期,2009—2020年为远期,某些重大问题考虑到2030年。确定城镇性质为中山市南部重要的出口加工基地和物流中心,服务于珠澳都市圈的多种产业配套区,富于岭南水乡特色的现代化工业城镇。

  大涌镇总体规划 1993年编制成《大涌镇总体规划》。2005年12月,市政府批准实施由中山市规划设计院编制的《大涌镇总体规划(2004—2020年)》。规划范围为大涌镇全境共40.56平方公里。定2004—2010年为近期期限,远期为2011—2020年。定位城镇性质为中山市西部以地方经济和城郊休闲旅游服务为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在规划期内把大涌建成一个经济繁荣、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环境优良、活力旺盛的现代化文明城镇。
 

上一篇: 第一节 城市规划编制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第三节 规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