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矿产资源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02 【点击率】589次


  2005年底,全市发现矿产14种,矿产地155处,其中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1种,矿产地39处。在已发现矿产地中,能源矿产(含地下热水)2种,矿产地10处;金属矿产5种,矿产地17处;非金属矿产5种,矿产地100处;地下水矿产3种,矿产地28处。

  能源矿产 有泥炭土和地下热水2种。泥炭土矿产地5处,主要分布在南朗镇一带,位于平原地区的小河谷一级阶地中,一般厚度约1米,最厚7米,含油率约10%,总资源储量112万吨。地下热水经勘查评价有5处,主要分布在三乡、坦洲等地,总允许开采量约2200立方米/日。热水水温在28℃至32℃之间,最高可达98.5℃(虎池围地下热水),允许开采量一般300—400立方米/日,最大2312立方米/日;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氯一钠型水;雍陌地下热水含氟和氡,适用于医疗。

  金属矿产 有磁铁、赤铁、钨、锡、钼等5种。铁矿产地3处,以磁铁矿和赤铁矿为主,分布在五桂山花岗岩地区,为热液充填脉状矿床,规模小,一般储量约10万吨,资源储量16.2万吨,含铁品位30%—50%。钨、锡、钼矿产地13处,主要分布在三乡、五桂山、火炬开发区等地,均为产于花岗岩中的黑钨矿锡石石英脉矿床、石英脉钨钼矿床和砂锡矿床;脉幅少,规模不大,品位较低,单脉储量在几吨到1000多吨之间,资源总储量约2500吨。

  非金属矿产 有建筑用花岗岩、高岭土、耐火黏土、砖瓦黏土、蠔壳5种。建筑用花岗岩多为燕山期花岗岩,分布于市内的低山、丘陵和台地,范围400平方公里,以五桂山和竹篙岭储量最为丰富,大部分可适用于建筑石料,估算储量约30亿立方米。高岭土矿产仅1处,位于火炬开发区东侧,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型砂质高岭土矿,资源储量410万吨,精矿三氧化二铝含量32.93%,含铌、钽、锆等稀有元素,可综合回收利用。耐火黏土主要分布在市区东园山、濠头一带,为第四纪海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厚度7.69米,储量44.7万吨,适宜制耐火砖。砖瓦黏土分布广泛,在市境北部平原地区的第四纪海相和三角洲相沉积层中,一般厚度约几米,估计储量55亿吨。蠔壳分布在市境北部古镇、东升、港口、民众、三角等地区,分布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厚度一般0.5米,位于第四纪全新统海陆混合相沉积地层中,估计储量100万吨。含钙高,可用以烧制石灰。
 

上一篇: 第一节 土地资源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第三节 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