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22 【点击率】506次 | |||
三乡原为平岚、乌石、桥头三个小乡的合称。香山置县前属东莞县文顺乡,置县后属丰乐乡,明代称谷字都,清末称谷镇。民国时期先属第五区(南乡区),后分为三乡、五岳、崇正、东桂4个乡。1949年11月复属第五区,1952年7月改为上五区,1953年3月称第二区,1955年8月称平岚区,1957年2月改为三乡乡,1958年8—10月改为星火公社后并归三乡大公社,1959年4月改为三乡公社,1961年神湾公社并入三乡区,1963年1月复称三乡公社,同时析出神湾、板芙。1974年8月分出山区建设指挥部,1983年复称区,1986年12月改称今名。 三乡镇位于中山市南部,距市城区中心19.8公里。东与珠海市唐家湾镇接壤,南与坦洲镇相连,西与板芙镇、神湾镇相邻,北与五桂山办事处相接。2005年,总面积93.00平方公里;总人口148151人,其中户籍人口36398人;辖白石、平南、平岚东、桥头、乌石、大布、雍陌、古鹤、新圩、茅湾、东桂、岗泉12个行政村及圩仔、前陇2个社区;全镇地区生产总值39.6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33:60.78:37.89,财政收入1.53亿元,税收7.26亿元。居民主讲闽南语系的三乡话,少数人讲客家话、沙田话,通用粤语、普通话。 1979年三乡只有农机厂、五金社及汽车修理厂各1间;同年引进第一家外资企业——三乡毛织厂。1987年在文昌东、西路分别建立第一、第二工业区,兴办企业25间。1994年6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三乡,参观宝元鞋厂和美日显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鼓励企业要继续提高产品质量,走向国际市场。1998年,镇办集体企业转制;工业总产值12.24亿元,出口总额1.7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399万美元,位居全市镇(区)首位;获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授予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管理先进单位称号。2000年,兴办外资厂企39家,发展民营企业近100家。2003—2004年建成平埔、谷都、东桂及白石工业区。2005年全镇有外资企业672家,其中台资企业150家;全年工业总产值90.15亿元,比1979年增长8479倍,出口总额6.9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115万美元。著名企业有亚洲最大制鞋企业宝元鞋厂、全国百家明星企业曼秀雷敦(中国)药业有限公司、东南亚最大箱包生产企业皇冠皮件有限公司、全球最大运动帽生产企业伟立纺织品有限公司等。 三乡农业以种植业、畜牧业及淡水养殖业为主。1980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整治低产田7000亩。1996年,改造低产鱼塘,引进养殖全雌鲤鱼、叉尾鱼、桂花鱼、淡水白鲳、优质土塘虱等水产品种。1998年,在大布村沙岗建立1000亩国家立项的粮食自给工程试验区;建有白石猪场等8家1000头以上猪场及1家6000对种鸽场。2000年,畜牧业产值5223万元,约占农业总产值41.33%。2003年,在三乡市场设立农产品检验检测站。2004年1月三乡获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授予“广东省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示范基地”称号。2005年起,对本地农民每亩生产补贴100元;建成新墟、鸦岗粮食产业区,南龙、乌石、白石优质荔枝、龙眼产业区,古鹤、塘、西山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产业区;当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10亿元,比1979年增长17.5倍;其中生猪上市量8.7万头,产值5857.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3.31%。 80年代,三乡商业网点主要是供销社及其辖下门店。1990年起,相继在镇中心天桥侧建成三乡新市场,在平东村建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在白石、雍陌、新墟、古鹤、大布、鸦岗建成6个市场和百货商业城。2003年全镇农贸市场成交额3.09亿元。2005年,全镇有13个农贸市场及占地200亩、有300家商铺的塘布匹市场;有壹加壹、信和连锁商场,新佳乐、丽景生鲜超市、超惠百货等商业企业;建有墟仔商业一街、二街,华丰花园商业街,柏丽商业广场的澳门街、兰桂坊、雅居乐新城步行街等;巨龙国际古玩博览城,三联明清古典家具交易市场及华财古玩城形成全国最大的古旧家具市场集散地;同年,全镇有个体工商户5583家,物流公司10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亿元,比1979年增长1006倍。 三乡著名土特产有三乡濑粉及三乡粉果。三乡濑粉制成粉干,称“中山濑粉”,是广东五大名牌米粉之一。三乡粉果是农家逢年过节自制的点心,有白水饺、芋头糕、萝卜糕、角仔、叶仔、豆捞等。 1982年三乡建成以龙潭水库为水源的自来水厂。1990年起,陆续建成上洋、下洋、平东3个新村;雅居乐、丽景、甘泉3个花园小区;平东乡村俱乐部及景怡新村等。1992年后,相继建成谷都大道、金涌大道、小琅环路、金谷大道,扩宽广珠公路三乡路段。各村建成新墟、南龙、西山、泉眼、三溪5条大道,实现全镇公路水泥化。1998年三乡获“广东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近期目标达标建制镇”称号。2002年,被广东省政府确定为省中心镇。2005年,镇中心区面积为8.12平方公里。辖区内有中山温泉、泉林山庄、郑观应故居、小琅环公园等旅游景点;星级酒店有中山温泉宾馆、金煌大酒店、招商局会所及乡泉别墅。拥有四级以上公路151公里;建有三乡、平安及雅居乐3家长途汽车站,公共汽车专线基本覆盖镇内各村。 三乡1979年有小学17间。1982年普及小学教育。1985年兴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与中山学院合办经济管理成人大专班。1987年,全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2年起设立奖学金,对考上大专以上院校的本地学生一次性奖励1000元。1993年成为市扫除青壮年文盲单位。1994年理工学校投入使用。2000年兴办民办学校南峰学校;全镇19间中小学实现“二机一幕”(投影机、录音机和投影幕)教学。2005年,全镇有南峰、平东、新民、东华、桂山君里及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6间民办学校;同年,三乡创建为省教育强镇。省一级学校有桂山中学、理工学校、光后小学;市一级学校有三乡中学和大布小学,市一级幼儿园有白石环与桥头幼儿园。1979年,三乡只有1间影剧院、1支流动电影放映队。1980年后,成立三乡摄影、舞蹈、书画协会,声雅、乐雅、雍陌、平东4个曲艺社,白石歌舞团、晶晶少年合唱团、少年拉丁舞队、工人业余艺术团和谷都摄影协会等文艺团体。2001年在镇景观大道建成的占地80亩的三乡文化广场。2003年三乡文化站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2004年,登记古碉堡、古建筑,将39处文物申报为市级不可移动文物;11月,举办中国古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三乡文化广场被评为省十佳文化广场;小琅环公园兴建全球首座海洋有孔虫雕塑园。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小琅环公园为全国优秀全民健身活动站(点);三乡镇获省文化厅、省集邮协会授予“广东省集邮示范乡镇”称号。全镇办有《三乡风采》、《三乡侨刊》、《三乡女工报》、《宝元之声》等刊物。 ![]() 2005年5月14日,各国驻穗领事官员及夫人参观中山巨龙国际古玩博览城。 1984年由港商投资建成国内首个高尔夫球场——中山温泉高尔夫球场,成立国内首支高尔夫球队;兴建三乡体育运动场。1992年第三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三乡籍运动员吴旭宝以6.39米的成绩获男子聋哑组跳远第二名。1993年举行全镇首届运动会,31支代表队1116名运动员参加。1994年成立镇业余体校。1998年承办广东省第十届运动会射箭项目比赛,41名三乡籍运动员在省运会上取得27枚奖牌,其中11枚金牌;同年,三乡镇被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农民体育协会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2001年建成子健体育馆;承办环南中国海国际自行车(中山站)大赛。至2005年,向市以上体校输送人才88人;全镇有体育场及体育馆各1个,足球场2个(灯光球场1个),篮球场111个(灯光球场26个),游泳池11个,乒乓球馆1个,攀岩馆1个,室外轮滑场4个,保龄球馆3个,室外网球场馆6个。 1984年12月,雍陌村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农业部授予全国爱国卫生活动先进单位称号。1989年三乡医院投入使用,镇被评为省卫生先进镇,2003年被评为国家卫生镇。2004年,全镇12个行政村均为省卫生村。2005年各村(社区)全部农业人口共29001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4293人,参保率42%。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103元,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872元,分别比1979年增长68倍、54.5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6.73亿元,人均居住面积60平方米。 三乡是中山市著名侨乡之一,有华侨华人1.7万人,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哥斯达黎加、秘鲁、印度尼西亚、英国、越南等40个国家;港澳同胞26806人,台湾同胞587人。1979—2005年,全镇旅外乡亲捐资赠物共计4800万元,用于学校、医院、颐老院等公益事业。 三乡名人辈出,有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商战”的思想家、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先驱郑观应,曾任驻英大使、中国著名法学家、外交家郑天赐,香山县县长、上海特别市长、国民党中央执委、立法院和行政院副院长吴铁城,著名电影导演郑君里,中共粤桂边区工委书记、华南分局组织部副部长、广东省人民法院院长周楠,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郑守仪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