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萧润君 【文章来源】中山市档案局(馆) 【成文日期】2009-09-26 【点击率】1138次 | |||
这是中国当代史经常提到的年份。这一年,中国开始走向长达十多年的内乱。而中山,这一年值得记取的事件,却与全国大气氛不一样。 [孙中山故居的由来] 孙中山故居,座落在翠亨村后边缘,占地 这是一座风格独特的赭红色二层三开间砖木结构小楼。岭南民居多为坐北向南,为的是冬暖夏凉。翠亨村民宅一般坐西向东,从民间风水角度有“紫气东来”之意。而孙中山故居则是村中唯一坐东向西的建筑,甚为特别。有旅行团的导游说这是孙中山崇尚西方文明之故。当年曾有记者问孙中山儿子孙科这个问题,孙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你到现场看看,还能有别的坐向可选吗?”看来地理位置因素还是主要原因。 故居建筑形式具有中西合壁的特色,其外表结构是西洋式的,内部陈设和布局却是当地民间传统格式。最为特别之处,就是一楼正中客厅与两侧厢房之间,内墙上正梁之下对应两处开窗,这是岭南民居中少见的。又有好事者解释,这是因为孙中山当年学西医,相信室内空气流通对健康的重要性。孙中山研究专家、故居纪念馆 [故居陈列馆] 1959年8月,孙中山夫人,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宋庆龄为孙中山故居陈列馆题字“中山陈列馆”和为在孙中山故居和陈列馆旁开辟的公园题字“中山故居公园”。 1962年5月,宋庆龄为孙中山故居题字“孙中山故居”,并再次为孙中山故居陈列馆题字“孙中山故居陈列馆”。 1966年是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情况下,中山县也开展了纪念孙中山诞辰100周年的相关活动,其中重要的一项是新建“孙中山故居陈列馆”。1965年底,广东省委和县政府拨款,在故居西北侧修建一座占地600平方米的陈列馆。 当年曾参与筹建后任副馆长的李伯新在他的回忆遗作中记到:“由于经费不足,所以一切开支,更须精打细算。陈列馆内,地堂要填充大量河沙,我们找到中山纪念中学、翠亨小学支持,作义务劳动运河沙……陈列馆地基及距地面 至1980年,为筹备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扩大陈列面积和充实陈列内容,在陈列馆后面扩建约 1986年3月,为迎接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孙中山故居陈列馆闭馆对基本陈列进行了较大的改造,全面更新陈列内容,采用了一些现代电子电器设备等陈列手段,并且对展馆室内进行了重新装饰,安装了空调系统。 [孙中山纪念馆] 时至1993年4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在规划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相关工作的时候,基于在1986年改造陈列所遇到的展馆建筑安全和展览空间局限问题,以及博物馆对建筑结构、功能、室内空间、科技设备等诸多方面的需求等原因,提出了重建“孙中山故居陈列馆”的设想,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前期工作。1995年8月,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重建孙中山故居陈列馆。中山市把该项目列入市重点工程。 新落成的“孙中山纪念馆”面积 [展览的变更] 孙中山史迹的陈列展览,当年毫无例外地受当时“文革”左倾思潮影响,从李伯新的回忆遗作中我们可看到,初始的陈列方案,显示出了当年的意识形态。 1966年8月陈列方案初稿拟出后送县领导审查,被要求修改以“适合现时的形势要求”。于是布展的内容开头陈列孙中山在翠亨诞生的小部分史料,占整个馆展不到十分之一,其余部分内容陈列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的历史,展品丰富,使整个展线排得密密麻麻,只是没有关联孙中山的内容。奋战了三个月,省组织专家进行审查。由于当时的政治气氛,大家沉默了许久。后来李伯新忍不住斗胆力陈自己的观点,认为纪念孙中山不应是党史陈列,应按毛主席《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讲的三大功绩为主线去陈列,才符合纪念馆的性质。他的发言,引起与会者议论纷纷,最后,大家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重新修改。可是那时离开放展出还剩三天时间,经过连续的通宵加班后,展览终于如期展出了。观众的留言簿上写道:“很好,但地方不够清洁”。时间太赶了,他们确实忽视了清理卫生死角。 孙中山史迹的陈列展览方案,随着年代更替先后作过多次调整修订。现任的 1971年,以毛泽东在195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发表的《纪念孙中山先生》文章中对孙中山的评价为主线,对孙中山故居陈列馆的陈列内容作了修改。此后,在1979年,再次修改孙中山故居陈列馆基本陈列, 特别是1986年纪念 1999年随看新“孙中山纪念馆”的落成,全新的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陈列获该年度“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永远的保护] 孙中山故居历经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动荡,依然保护完好,是历史文物的一个奇迹。 193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孙中山曾长孙孙满欣然捐出了故居,国民政府一直将故居保护备至。 日侵时期,出于对孙中山的敬重,日兵亦没有对故居有所损害。 共产党视 文革期间,作为唯一的留守人员李伯新前馆长把毛主席发表《纪念 改革开放后,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一对矛盾,折旧建新的浅薄浮躁观念曾长时间流行于政府和旅游界。所幸的是已任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馆长达三十多年的 今天,我们不但可以看到孙中山纪念展示区,还可以看到周边保护和整理了的翠亨民居生活、农业生产展示区,民国名人纪念区等,与孙中山故居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参观者更能充分领会到 当我们徜徉于宋庆龄命名的“中山故居公园”,感受的已不仅是一份舒适与休闲,而是这个城市独一无二的伟大遗产散发出来的历史光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