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山地情 > 中山民俗
茶东村“打火把”节
【作者】轶名 【文章来源】《中山文史》 【成文日期】2009-10-22 【点击率】4472次

  早在30年代前,南朗镇茶东村有个打火把的节日,这是该村的传统节日。

    自古以来,茶东村的青壮年世代务农喜欢习武防身,在清朝前就有武馆设立,以应科举。馆里备有戈茅剑戟、木桩、沙包、醒狮等,由老一辈的武功师传武艺于后一辈。每天晚上,喜爱习武的青壮年均集中在武馆里学艺或表演。除了节日舞狮游行之外。还有一个惊险的玩艺叫做打火把,形成了一个节日。每年6月前,由乡人出钱,青壮年分工合作,一部份人上山斩茅草,一部份人将茅草晒干,一部份人向各家各户募捐。准备了一段时间,等茅草全部晒干后,就集中在广场上扎火把,用绳将茅草捆扎成4高、直径50公分的圆柱,一共60多条,以备应用。

    到了6月某天晚上,举行打火把活动。打火把意思是把灾难打发,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此刻农民已插完秧,耘完草,比较空闲。尽管天气酷热,但青壮年们热情洋溢,不怕疲劳,都来参加打火把的玩艺。这一天黄昏时候,大家吃过晚饭,就集中在陈氏大宗祠广场前,竖起60多条高大的火把,排成一字长龙,十分壮观。远近村民都拖儿带女到茶东村看打火把。夜幕降临后不久,天上的繁星点点,笼罩夜空,嘈杂声响彻四周,摆档的小摊贩有香烟、糖果、粥粉等供应,非常热闹。

    晚上八时,点燃着的每一支火把,好像火炬,红光照满天,浓烟滚滚,也像一条条巨大的火龙在飞舞,打火把开始了,一帮有武功的青壮年手拿木棍,轮流从火把前面走过,持火把者则不留情地将火把向打火把者倒过去,而打火把者眼急手快地用木棍将火把抵挡住,由头至尾走过60多条火把,逐一抗击,不出事故,才告胜利。继续轮流由另一位打火把者来表演,持续十多次,火把烧尽整个活动才告结束。

    笔者今年75岁,在十几岁时曾看过一次打火把活动,确是精彩。在打火把全过程中,每个观众都全神贯注,生怕漏掉其中任何一个生动镜头似的。这项活动很有趣,可惜在中山沦陷前已停了下来。茶东村陈康玉现年已80岁多,当年曾参加过打火把活动,每当忆起往事,他都神采飞扬,津津有味、滔滔不绝地谈个不停。

上一篇: 隆都话、南朗村话原是福州话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端午舞木龙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