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山地情 > 中山民俗
东镇一带灯棚歌考
【作者】郑柏侣 【文章来源】《中山文史》 【成文日期】2009-01-08 【点击率】3775次

  灯棚歌在东镇一带(注1),流行已久,听该地父老言,在清末已经有了。按该镇有一种习惯,每年岁晚,除夕前两三天,在村中土地坛前,搭起一个棚子,以便社内各户的新生小孩子(注2)挂灯酬神,这样做叫做开灯。开灯多在农历正月初十日,唱灯棚歌也在该日开始,地点多在土地坛前,或在乡民集中的地方,最先由儿童唱起,后来一般好事的青年,也加入他们唱歌的行列。他们唱时,也有一种规律,初开始时,先唱几句吉祥语,例如灯棚歌,今年好过旧年多,撒落老糠就成禾?收成谷米一箩箩!,意思不外是颂祝村中太平,农人收获丰盛。一人唱完,另有一人作答,大抵是四句为一答;其中亦有多至四句以外者,在唱答时,亦有人借来诉说自己的艰难者,例如有个人唱:“有人难无我噤难,搭起茅寮无下间(注3),伙计又多米又贵,一天要吃两三箩。他的伙计答唱:有人悭无你噤悭,朝朝晚晚空餸篮,番薯芋仔多过饭,事头伙计打单餐。又有的借此互相嘲谑的,例如有一个轿老和一个织布工人互相嘲弄,轿佬唱:远来驰名织布师,勒起围裙抵肚饥,早知你生成一条辛苦命,但不知你辛苦到何时?”织布工人答道:你命生成比我还辛苦,千般生意你晤做,偏把肩头当大路。有的借来考问对方学识的,例如本县隆镇某乡,有一个号称书生的刘某,被人这样问过:“我知道你是个读书公,我知道你是个读书郎,你一定读过天地玄黄,我现问你“天地玄黄”,这本书里有几多个黄?系那一句在中央?”刘姓答唱:“我不是读书公,我不是读书郎,鸟官人皇白头皇,率宾归王三划王,恐惧悚惶心字旁,银烛辉煌火字旁,户封八县在中央”。至于借此来谈论国家大事的亦有,自从地方解放后,破除迷信,村中土地坛多被拆去,唱灯棚歌之风,亦无存矣。

 

    1:东镇,在清末叶至民国初期称东乡,亦即现在的张家边区,但现在的行政区比以前的东乡范围大为缩小,现在东区的一部份,如库充,土瓜岭、亨尾一带都入东乡范围。

    2:这里所指的是男小孩子,在旧社会时,重男轻女,生女小孩时,是不酬神不开灯的。

    3:下间,即厨房。

上一篇: 重阳节与中山风筝 【关闭窗口】 下一篇: 隆都话、南朗村话原是福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