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6》 【成文日期】2015-12-31 【点击率】1321次 | |||
【国有资产概况】2015年,中山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市国资委”)推进市属国资国企改革,在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以管资本为主相适应的监管模式、推动各类资本融合发展、提升市属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水平等方面取得成效,实现市属国有经济规模与质量双提升。至年底,市属营运企业资产总额681.89亿元,比上年增加113.4亿元,增幅19.53%;负债总额323.73亿元,减少4.73亿元,降幅1.44%;市属净资产295.48亿元,增加93.95亿元,增幅为46.62%;资产负债率47.48%,降低10.1个百分点。全年市属营运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0.21亿元,增加1.83亿元,增长4.76%;实现市属净利润8.76亿元,完成全年预算的316.5%,增加4.54亿元,增长107.52%。中山日报社和中山广播电视台2家新闻媒体总资产10.53亿元,增加4600万元,增幅4.6%;负债总额1.84亿元,增加3500万元,增幅23.29%;市属净资产3.21亿元,减少600万元,降幅1.85%。全市国资系统有营运企业96家。市国资委驻东区中山四路45号裕中大厦8楼。
【国资重点民生工程建设】 2015年,市国资系统组织实施重大项目投资建设26项,累计完成投资54.22亿元。中山市公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公交集团”)完成干线公路建设投资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阳光大道接福源路全线通车,十水线小榄水道特大桥主桥完工,翠亨快线主线于12月30日正式通车。持续发展便民惠民公交,公交营运里程1.12亿公里,增长1.12%。租借公共自行车510.83万人次,增长0.17%。完成300辆LNG清洁能源公共汽车招投标工作。推进城镇供水设施项目,至年底完成投资1.27亿元,完成率115.45%,其中“放心饮水工程”完成自来水管网改造3万户,管网水质综合合格率99.8%。推进能源保障项目,完成嘉明三期项目、粤电项目一期厂区回填及地基处理工程、配套码头工程;基本完成中火二期项目主体工程;完成镇区天然气利用工程累计投资3.44亿元。中山客运港码头东移项目、中山鱼珠木材产业园项目、南部三镇取水口上移工程等重点项目按相关审批程序推进。
【“四个一批”战略促改革】 2015年,市国资委深化市属国有经济改革,启动清理一批、整合一批、剥离一批、培育一批的“四个一批”战略工程。收集并详细梳理出困扰市属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历史遗留问题31项,中山市纸箱总厂有限公司年内实现转型升级,上报政府首批8个需综合协调的历史遗留问题;开展市属国有企业无证物业清理,形成《关于市属国有企业无证物业的情况报告》上报政府,上报问题均由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协调解决。处置“僵尸”企业、长期亏损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清算注销交通旅行社、长江浪漫水城等企业12家。以3月31日为基准日,开展企业债务清理工作,至年底,中山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城建集团”)等市属四大营运集团合计减债18.28亿元,比预计的全年利息支出减少2.54亿元。
【市属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 2015年,市国资委启动成熟板块上市筹备工作。成立中山国资国企上市工作指导组,在未来3年指导市属四大集团公司各培育企业1家,挂牌“新三板”或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提高市属国有资本流动性,增强市属国有资本在优势领域的控制力。兴中集团能源等板块上市筹备工作初见成效。完成中山天然气、中山新能源、公用燃气及港华燃气4家参股企业的股权划转工作;肉联厂及食品板块进行肉联厂增加注册资本金和引入新股东工作。推动中山中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汇集团”)、中山市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交通集团”)、城建集团和中山日报社结合经营实际加快上市项目培育,中山日报社传媒板块、中汇集团客运板块、中山市名城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交通集团管线板块均启动上市筹备工作。8月,中山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成为地方国资金融控股上市平台。
【引导创新融资】 2015年,市国资委推动各类资本融合发展,增强市属企业市场活力与市属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通过举行股权招商座谈会,面向4个行业协会及本地6家境内上市公司推介国有股权招商项目13个。推进成熟项目股权招商,兴中集团与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意向书;推动中山保安公司在国内中小板上市。探索市属企业土地招商模式,编制市属国有企业土地招商引资方案上报市政府。开展PPP(公私合作模式)项目试点,推动交通集团长江路PPP试点项目落地,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5月底,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关于长江路项目实行PPP模式建设运营的请示》,12月启动招投标工作。发挥中山金控产融结合平台作用,中山市支持企业融资专项扶持基金托管工作顺利进行。与中科院理化所属基金共同发起设立高科技项目孵化基金,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拟定增加中关村科技租赁公司,通过科技租赁手段,扶助中山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国有资产监管】 2015年3月30日,市国资委印发《中山市市属营运集团董事会报告会议制度》,确立董事会报告制度,每季度召开会议听取市属集团公司、中山日报社和中山广播电视台关于季度全面预算管理(含经济运行)及重点项目推进情况汇报,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推动全年计划目标完成。强化绩效导向作用,印发《深化市属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建立与市属企业负责人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在市属国企负责人经营业绩年度及任期考核指标体系中增设“激励指标”,奖励推动新三板挂牌、创业板上市取得突破的企业负责人。实行产权流转动态监管。要求各集团公司专人负责、按月上报产权转让情况,内容包括所有产权转让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处置方式、受让方情况、收款情况等,掌握市属企业国有产权流转情况。全年资产转让成交29宗,成交金额1.3亿元。完善投资项目管理,制定《中山市市属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实施细则》,分别对泰安市场改造项目和格兰特玻璃扩产项目开展后评价工作。通过对比项目决策时确定的预期目标,对项目实际实施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评价报告作为集团公司项目投资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和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依据。加大内部审计力度,以委托中介的方式对市属营运集团及其控股企业、中山日报社和中山广播电视台等91户企业的2014年度财务报表、经营业绩考核以及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完成中山市保安公司清产核资、市属企业工资薪酬及中山市新域广告有限公司2012—2014年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并整改审计报告提出问题。调研并起草《中山市场化选聘市属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工作指导意见》,推进市属企业形成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市场化选聘新设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国有企业的新增高级管理人员。
【中山金控揭牌成立】 2015年8月12日,中山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简称“中山金控”)在东区紫马奔腾挂牌,标志中山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的重要载体正式成立。中山金控由市国资委(出资 15 亿元)、中冶集团(出资4亿元)、华帝股份(出资1亿元)共同发起设立,为混合所有制投资控股公司,首期注册资本20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投资与资产管理,股权投资与管理、创业投资及投资服务,受托资产管理,企业管理咨询服务,金融信息咨询服务。中山金控将利用股东资源,围绕“金融+资本”“金融+科技”和“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高端金融平台”3个战略定位,打造强大服务功能的现代企业集团。至年底,中山金控受理76笔业务,金额7.9亿元,为企业节省财务成本预计超1000万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