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4》 【成文日期】2013-12-31 【点击率】1592次 | |||
【国有资产概况】 2013年,中山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市国资委”)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做强做优,抓好重点民生项目,协助企业化解债务风险,实现市属国有经济改革攻坚、保值增值、平稳发展。市属企业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比上年增长23.02%;实现市属企业净利润0.5亿元,按可比口径经营性净利润同比下降80%;上交各项税费2.5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上缴财政收益1.37亿元。至年底,市属企业资产总额513亿元,增长18%;市属净资产185亿元,增长27.71%。市国资系统共有营运企业179家,其中国有全资企业89家、国有绝对控股企业33家、国有实际控股企业15家、国有参股企业42家;一级企业13家、二级企业106家、三级企业47家、四级企业13家。市国资委驻东区中山四路45号裕中大厦8楼。
【重点民生工程建设】 2013年,市国资系统开展重大项目32项,完成投资52.74亿元,比上年增加11.7亿元。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全面开工,投资6.2亿元。至年底,中汇集团负责的雨污分流主干管、市政管工程动工69项,完成主干管施工41.95公里、市政管施工120.7公里;推进干线公路网建设,交通集团全年投资21.06亿元,完成城桂公路(起点段)路面改造,建成中环路、东阜公路改建阜沙段一期、二期以及广珠中线二期大南沙大桥、翠亨特大桥、十水线鸡鸦水道特大桥等项目。全面推进的在建项目9个、动工建设项目6个,其中纵四线是交通集团首个采用建设—移交(BT)模式建设的干线公路项目,为中山市推进BT模式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运用作出尝试;推进公共交通建设,全年城投集团完成开通跨市公交线路4条和城区至镇区大站快线7条。完成快速公交“主城区利和广场——火炬区太阳城”示范线。新增以液化天然气(LNG)作为燃料的公共汽车236辆;打造兴中广场成为岐江新地标,国庆节黄金周期间,累计吸引顾客超100万人次。至年底,兴中广场已签约商铺面积6.62万平方米,已确定租赁意向面积约8346平方米,合计占可出租总面积的94.4%,已进驻商家75家;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至年底,祈安苑二期及扩建工程主体结构和装修工程基本完工,三期工程主体结构封顶,四期完成桩基础工程;能源保障项目进展顺利。全年镇区天然气利用工程、嘉明电厂三期项目、天然气加气站项目、中山市域天然气利用项目二期工程4项能源保障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69亿元。推进嘉明电厂三期扩建、粤电三角热电联产及中山火力发电厂二期等电厂的扩建项目。
【国企去行政化改革】 2013年,中山市市属国有企业去行政化改革取得突破。通过兴中集团托管实业集团,中汇集团吸收合并旅游集团,以公建集团和城投集团为基础组建中山城建集团有限公司等举措,将原市属七大集团公司重组整合为中汇集团、兴中集团、城建集团和交通集团四大集团公司。组建后,力推企业成为真正市场主体,在企业投资、人员管理、薪酬分配、资金运营等各方面,按市场原则进行配置,提升企业市场化竞争力。全年市国资委批复股权处置项目9项,有进有退扩大主业投资项目股权比例。中汇集团收购公用工程公司45%股权,实现100%控股;分别启动中港客运公司60%股权、中源设计室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促进股权资源向有资金实力、专业优势的业务单元转移;城投集团结合当前项目建设和长远发展招商引资,引入一批高端企业参与项目合作开发,并转让中山通智能卡有限公司51%股权,中山知名民营企业大信置业有限公司以7061.32万元拍下股权,高出交易底价37.34%,走出中山公共产品尝试民营化第一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转让中山市公物仓储中心有限公司49%股权等项目,实现公物仓储中心可持续发展并保留为政府保管罚没物资的特殊职能。
【业务转型】 2013年,中山市市属企业面对市场竞争,调整营销策略,完善供销网络,扩大市场份额。中汇集团联合广东省物资集团、中山广信红木等行业龙头,投资建设广东鱼珠大涌木材产业园项目。同时,扩大自营金融及类金融项目,设立中山中汇典当有限公司和中山公用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并实现盈利;兴中集团格兰特公司维护好周边500公里传统市场优势,并开拓贵州、广西等地区新兴市场,与知名地产公司、专业幕墙公司合作,扩大格兰特LOE中空玻璃幕墙市场份额,全年营业收入3.08亿元,比上年增长47.39%,净利润788万元,实现扭亏为盈;交通集团扩大交通衍生资源开发,其中管线公司基站建设突破瓶颈,实现利用城区公共绿化用地建设。物发公司加油站业务实现首个整体拍卖,该加油站位于港口镇,在市加油站十二五规划中编号148号。公司LED节能路灯项目开始换装并形成规模。储备地和房地产开发实现关联产业整合。路桥公司开拓道路质量及材料检测业务,发展绿化及路灯管养业务,努力实现业务转型。
【节能降耗】 2013年,市属企业控制费用支出,提高企业效益。兴中集团纸箱总厂细化部门管理要素,严格预算控制,推进节能降耗,全年两大费用仅1580.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6%。嘉明电力通过科学排查停用运行能耗较高的一期机组,将有限的天然气利用在高效、环保的二期机组上,全年增加发电量约5千万度,增加效益约3500万元。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开展节能降耗,提高机组运行效率,每月对各经济运行数据进行评比公布,激励运行人员加强机组运行参数调整,全年营业成本2.86亿元,比上年减少2400万元。深南电(中山)电力有限公司把握天然气价格走向,争取采购低价气多发电,高价气少发电,实现扭亏为盈。
【资源盘活】 2013年,市属企业盘活资源筹集资金。旅游集团引进广晟酒店集团对怡景假日酒店进行高标准投资改造。公建集团盘活空置物业,将竹苑市场2楼东侧物业原有1500平方米场地全部出租,中荣大厦4楼1900平方米的空置物业已出租410平方米。民生大厦全面招商,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驻民生大厦。城投集团转让江门象溪商城等房产37宗,转让沙涌、濠头等商住地225亩,转让款共4.4亿元。
【企业融资】 至2013年12月31日,中山市市属营运企业负债总额达312.48亿元,资产负债率60.82%。全年,市属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城投集团偿还到期贷款本息,并支付其他应付款项,控制财务风险,并向华夏银行争取20亿元的授信贷款,已落实12.6亿元;兴中集团对高息贷款提前还贷,转用利率较低的企业债,全年为公司节省财务费用近460万元。集团为属下的中垣公司提供信用担保约5.6亿元,缓解其资金压力;交通集团开拓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交通建设专项资金等多种融资渠道,通过“交通建设专项资金”质押申请60亿元融资(年内成功提取20亿元);公建集团按照资金使用计划同多家银行接洽,成功办理银行借款3亿元。
【国有资产管理】 2013年,市国资委强化对国有资产的形成、经营、流动、分配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各企业加强预算的组织领导,制定推进方案并举办3次预算管理专题培训班提升管理人员预算管理能力和水平。9月,发文要求市属企业做好2014年度预算编制工作,重点加强成本费用、投资项目预算控制。11月印发了《中山市市属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指导意见》,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开展企业资产分类统计,将市属各营运集团公司及属下全资、控股、参股企业资产分为生产经营类、战略发展类与公共服务类。至9月底,在市国资系统485亿元资产总额中,生产经营类资产占29.45%,战略发展类资产占24.57%,公共服务类资产占45.98%;发挥审计监督职能,采用委托中介的方式,全年对101户企业进行审计,出具各项年度及专项审计报告128份,推动相关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完善内部管理,加强投资管控。建立中介机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规范中介机构的审计行为。实行外派监事会工作,强化企业重大决策和重要经营管理活动的日常监督,各监事会主席定期到所在集团公司下属企业调研,掌握各类经营数据、工程进度情况等信息,把好国有资产安全高效第一关;修订《中山市市属营运集团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调整考核体系、薪酬结构。按“一企一策”个性化原则,侧重不同的考核重点,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以及指标权重,加重对开拓创新、可持续发展、经营性业务资本投资等指标的考核;11月,将中山日报社、中山广播电视台资产正式纳入国资委监管范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