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神湾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西江磨刀门水道东岸,与珠海市斗门县隔江相望,面积59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1.63万多人,外来人口7756人;省道麻阳线贯通全镇,动工兴建神湾港。2001年,神湾镇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7亿元,比上年增长9.06%;工农业总产值8.7亿元,增长28.1%。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继续实施“工业立镇”发展战略,采取以商引商、奖励招商等措施,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推动工业发展。在硬件建设上实行“四轮驱动、两翼齐飞”,分别在外沙、宥南、神溪和竹排村设立4个工业区,并利用磨刀岛建设神湾港的优势大力开发两岸土地。神湾港等38项工程相继签约、动工或落成。全年引进外资企业32家、来料加工企业3家。全年工业总产值7.86亿元,比上年增长43.62%。
农业 调整生产布局,发展“三高”农业和特色农业。海港村和竹排村养殖禾虫,神湾村种植菠萝,信邦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缤纷花卉场和亲府畜牧场建成规模。“神湾菠萝”申请了注册商标,并被评为2001年中山市十佳旅游名牌商品之一;缤纷花卉场种植的菠萝花和信邦农业示范基地生产的无公害瓜果在2001年广东中山(成都)经贸洽谈暨产品博览会上获组织三等奖,在第七届中国(中山)菊花品种展览暨中山市农业博览会上获参展贡献奖和布展一等奖。神湾镇建成特色农业,禾虫和神湾菠萝初步成为品牌产业。继续开发农业耕地,在25坡度以下开垦荒地种果90亩。政府投资750多万元,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做好堤围险段的整治和改造,改善水资源。其中,投资330万元修筑竹排东北角1.66公里的防浪墙工程,投资214万元完疏浚麻子涌外沙段2.84公里河涌工程。全年农业总产值8325万元,比上年增长2.89%。
村镇建设 按“小城镇大战略”方针,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2001年,投资222.8万元建设乡村道路,投资180万元清拆公路两旁违章建筑和兴建新村,投资近30万元完善自来水网络,投资220万元完成南镇水厂至磨刀岛自来水管道接驳工程。全年建设施工面积12.4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3.7%;建安施工产值5950万元,增长65.5%。消化改造6幢烂尾楼,面积3.13万平方米。有效整治全镇高低压线路,实现统一电价,全年供电量4614.5万千瓦时,增长31.08%。电信公司投资350万元分别在外沙村、第一工业区、神溪村扩充电话装机容量,增加电话线2220对,缓解该镇安装电话难问题。
外经外贸 以服务外资企业和招商引资工作为重点,为企业排忧解困,增强外商在神湾镇投资创业的信心。加强与海关联系,保障进出口货物快捷转运。全年合同利用外资4992.96万元,比上年增长68.3%;实际利用外资2245万美元,增长5.41倍;出口创汇3072万美元,增长3.98%;出口加工费收汇58.5万美元,增长0.8%。
工商管理 全镇有内资企业115家、私营企业57家、外资企业38家、个体工商户1097家。通过年度检验工作,注销停止经营活动的企业,清理无营业执照、无税务登记、无固定经营场所企业,其中清理“三无”企业20家,处罚逾期验证的个体户147家,查处各类违法违章经营案件224件,罚没金额1.43万元。
财税金融 推动财税体制改革,规范财政管理,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全年财政收入3481万元,比上年增长78.6%。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强化税收服务意识。税收收入2655万元,增长47.42%,其中国税收入1444万元,地税收入1211万元。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9亿元。
人民生活 农村人均年纯收入4249元,比上年增长9.2%。救济补助22户困难户59人,镇15个“五保”老人每人年均供养金3600元。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教育科技 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10所,在校中小学生3101人,在职中小学教师180人。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期发放教师工资。2001年增加教育经费360多万元,用于兴建校舍和完善办学条件,建成海港小学、古宥髻山幼儿园,在神湾中学和中心小学增建教学楼各1幢,为神湾小学、古宥小学和神湾中学建设计算机室各1间。初中毕业生181人考入市属高中或中专、中技,其中考入重点高中6人。神湾小学参加市小学生国际象棋比赛获团体第三名。发展农业科技,引进外资,推动“三高”农业的发展。“信邦”农业示范基地和缤纷花卉场产生了良好效益,成为镇农业科研基地。
文化体育 围绕镇的中心工作,以活跃群众文化娱乐为目的,开展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加强文化基本设施建设,投资20多万元建成神湾镇文化广场。5月举行工业文艺活动月文艺汇演,10月举办企业员工歌唱大赛。举行第四届“善浓杯”长跑赛、第三届“好世界杯”男子篮球赛、“供水杯”拔河赛和第四届“友信杯”男子篮球邀请赛。
环境卫生 改善镇容镇貌,美化净化环境卫生,实施乡村“四旁”绿化工程。全年植树1.66万米,其中种植高山榕、大叶榕3245棵;完成美化绿化面积8000平方米;清运处理垃圾128吨。
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总书记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分两批参加学习教育。通过学习教育活动,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思想觉悟,改进工作作风。在实践“三个代表”过程中,加快完善村道建设,开通35路和22路公共汽车线路,投资700万元整治围堤险段、险闸,改善水资源,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落实依法治镇方针,开展普法教育,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全年未发生集体越级上访事件。改革殡葬习俗,遗体火化率保持100%。
计划生育 落实计划生育“三为主”的工作方针,开展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的“三结合”工作,实现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至村的目标。全年人口出生率9.5‰,计划生育率91.61%,自然增长率4.35‰,各项指标达到市要求。
统侨工作 加强与海外乡亲、港澳台同胞沟通和联系,大力宣传本镇的经济发展前景和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做好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华侨的来信来访的接待处理工作。全年接待侨属、港澳台同胞89人次,重大商务活动3批130人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工作方针,开展各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出租屋和流动人口。遏止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确保社会治安稳定。全年立刑事案件204件,侦破52件;立重大案件案110宗,侦破26件,重大案件发生量比上年下降13.6%。12月7日,公安干警连续作战22小时侦破了“12·7”故意杀人案。
司法武装 做好征兵、民兵和应急分队建设工作。选送8名优秀青年应征入伍,神湾镇连续8年被评为市征兵工作全优单位。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增强群众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兴建神湾港】 神湾港位于磨刀岛西岸,第一期工程总投资8000万元,建设码头总长240米,设有4个1000~3000吨级海轮泊位。第一年航运货物达到5万个标箱、40万吨货物吞吐量,第二年达到8万个标箱、60万吨货物吞吐量。12月28日,举行了神湾港奠基庆典,该港计划于2003年完成。(吴锦超)
附:2001年神湾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名单
书 记:郭耀星
副书记:李毅然 何关富 林少明
党委委员:郭敏雄 邱惠良 李伟行 李明生
骆敏华 巫广庭 陈雪芳 廖国财 李炳基
人大主席:何关富
镇 长:李毅然
副镇长:郭敏雄 邱惠良 李伟行 李明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