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神湾镇地处中山市西南部,位于西江出海口磨刀门水道东岸,面积59平方公里。东邻三乡镇,南接坦洲镇,北临板芙镇,西与珠海市斗门县隔江相望。距市城区28公里,距珠海市拱北35公里,距珠海机场35公里,水路往澳门17海里,往香港64海里。省道麻阳公路横贯全镇,有水岸线35公里。辖10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1.63万人,外来人口7237人,有华侨、港澳同胞6000多人。2000年,神湾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63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工农业总产值6.79亿元,增长38.7%。
【工业】实施“工业立镇”战略,采取以商引商、社会招商、代理招商等措施,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调整工业结构,加强管理服务,促进工业发展。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离的原则,以租赁、承包经营、独资经营、合伙经营等多种形式,加大企业转制力度,提高整体经济质量和效益。全年引进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45家,消化工业用地640亩和厂房1.6万平方米。合同利用外资297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实际利用外资350万美元,减少75.5%。全年工业总产值5.48亿元,增长33.2%。
【农业】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确保农村经济“稳中求进,有效增长”。大力抓好农业技术培训,调整农业生产布局。结合新一轮土地延包工作,镇委、镇政府从资金、技术上支持各村调整农业结构。举办水稻、水果、水产种养技术培训班,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向农民传授农业技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强和健全神湾、冲口及各村农贸市场建设,开设菠萝市场,扶持农产品流通专业户。成立流通协会,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农产品专营化程度。全镇可耕地面积2.35万亩,水稻种植面积1.95万亩,粮食总产量1.24万吨;水产养殖面积1.05万亩,总产量4153吨,比上年增长18.7%;水果种植面积2000亩,总产量1256.3吨,增长51.5%;生猪上市量2416头,增长40.1%;“三鸟”上市量15.13万只,增长9.6%。全年农业总产值8091万元,增长3%。
【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小城镇,大战略”建设规划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紧密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建设好第二、第三工业区基础设施。重点做好工业用地、商业用地、村民宅基地的统一规划和终审工作,做到开发一片,建好一片,管好一片,加快全镇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原则,刹住违章建筑和乱占乱建现象。确立“以港兴镇,以镇促港”基本策略,发展港口事业,做好将神湾港迁址至磨刀岛的申请报批及建设工作,建设神湾车站。筹集资金382万元改造定溪花坛,建成了2座港湾式候车亭,绿化、美化、净化道路两旁,改善镇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申请获准将斗门大桥收费站迁返斗门县境内,实现了神湾镇的地域完整,为生产发展和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市水利局投资458.56万元兴建神湾镇南镇水库,解决了秋冬季节咸水淡化问题和生活用水困难,全年供水量203万吨。投资465.23万元改造电网,整治高压线路6.58公里和低压线路47.69公里,完善供电网络,实现了统一电价。全年新建道路面积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1%;新建下水道5430米,增长55.1%;绿化面积1.62万平方米,增长32.9%;建筑施工面积6.77万平方米,增长42%;竣工面积1.47万平方米;质监工程面积6.77万平方米,增长55.5%;建筑施工产值3592.05万元,增长1.9倍。
【外经贸易】全年引进外资企业40家,投资总额1.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新增来料加工企业14家,投资总额1.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出口创汇2197万美元,增长14.9%;出口加工费汇58.5万美元,增长51%。
【商业·物价】兴建神湾菠萝市场,完善冲口市场配套设施,以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发展商业。全镇有个体工商户1204户,新增210户。镇物价所和工商部门组成“打假”办公室,落实商品明码标价和“打假”工作,有效地堵截假冒伪劣商品,维护合法经营,确保消费者权益。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890万元,比上年增长12.5%。
【财政·税务·金融】推行财税体制改革,规范财政管理,宣传“四税”知识,强化纳税意识,开辟税源。全年财政收入1949万元,比上年增长27.6%。税收收入1800.91万元,增长25.67%,其中国税收入1001.33万元,增长25.2%,地税收入799.58万元,增长26.3%。各项存款余额2.46亿元,增长11.3%。
【人民生活】农村人均年纯收入3891元,比上年增长6.9%。全年群众住宅报建面积1.07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1平方米。全镇居民均饮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对未达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16户、39人,按市标准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
【教育】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10所、中心幼儿园1所,在校中小学生2998人,在职中小学教师158人、幼儿园教师33人。该镇实施“教育强镇”战略,依法治教,深化教育改革,及时调整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投资141.9万元扩建芒冲小学,修建神湾小学、神湾中学教学楼。
【文化·体育】继续升级改造旧电视网络,全年架设新网线路3公里,改造旧网线路5公里,改造率达40%,60%以上的电视用户可接收市电视台传送的21套电视节目。镇电视站全年采编新闻140篇,被市电视台录用40篇,其中1篇获市好新闻奖。成立神湾曲艺社,举办迎新千年曲艺晚会。加大投入建设体育设施,落实全民健身活动规划,举办男女子篮球、国际象棋、跳绳、踢毽比赛和3次全镇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环境·卫生】大力宣传《森林法》,加强森林保护。全年完成绿化造林190亩,路旁植树2500枝,完成市下达的绿化造林任务。镇政府与各村民委员会签订安全生产防火责任书,落实护林防火岗位责任制。除磨刀村发生小型山火外,没有发生重大山林失火事故。按照创建卫生镇的要求,强化建设规划,落实建筑施工、环境卫生管理,治理“脏、乱、差”现象,全年清运垃圾9900吨。神湾医院完善配套设施,添置医疗设备。投资300万元兴建神湾医院门诊大楼,投资70万元添置X光机。开展医护人员培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医疗水平。防疫部门严格检查饮食行业的卫生情况和从事饮食行业人员的身体状况,全年没有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镇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全面实施依法治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献血任务。加大殡葬改革,全年殡葬火化率达100%。开展各项有益的文体活动,活跃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开展文明村(单位)评选活动,评出文明户950户。
【计划生育】大力宣传《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使计划生育的政策法规家喻户晓。加强管理辖区常住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抓好每季查环、查孕工作,落实“四术”措施。全年出生人口18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75‰,其中计划内出生153人,计划生育率83.5%,落实“四术”223例。继续办好纯女户基金会,协助群众领取独生子女证。芒冲、渔业两村被评为市计划生育先进村,古宥村被评为市计划生育合格村。
【统侨工作】落实华侨、港、澳、台同胞有关政策,做好侨务信访工作。加强与侨胞的沟通联系,切实为侨胞及其家属服务,通过为侨服务实现“以商引商”。向海内外乡亲和港、澳台同胞介绍神湾镇的发展情况,发动侨胞关心和支持家乡建设。协助改选神湾同乡会,完成侨情调查工作,全镇共有侨胞5972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贯彻实施“打防并举”的方针,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镇公安分局出动各方警力,在各类场所开展清查行动,大力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遏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全年立刑事案件162宗,破62宗,查处治安案件78宗,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347名。
【司法·武装】加强普法教育,落实“三五”普法规划,开展普法教育。到中小学校上法律课,举行普法知识考试,提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及时化解群众矛盾,防止纠纷发生,全镇没有发生集体上访事件。开展民兵训练,加强国防知识教育,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完成了2000年的征兵工作,安置好退伍军人就业。
【神湾菠萝市场】占地20多亩,位于神湾镇定溪村菩山脚下中山南大门处,是神湾镇于2000年规划兴建的土特产销售专业市场。该市场已成为中山旅游景点之一。(吴锦超)
附:2000年神湾镇主要领导名单
书记:郭耀星
镇长:李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