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湾镇(1999)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0 【成文日期】1999-12-26 【点击率】1450次


【简况】 神湾镇地处中山市南部,位于西江出海口磨刀门水道东岸,东邻三乡镇,南接坦洲镇,北临板芙镇,西与珠海市斗门县隔江相望。距市城区28公里,距珠海市拱北35公里,距珠海机场35公里,水路往澳门17海里,往香港64海里,省道麻南公路横贯全镇,有水岸线35公里,面积59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1.62万人,外来人口7000人,有华侨、港澳同胞6000多人。1999年,神湾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96亿元,增长12%;工农业总产值4.9亿元,增长21.2%。


【工业】 工业发展稳中求进,加快工业企业改革步伐。重点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打开销售渠道,扩大生产。充分利用人缘、地缘的优势,以“优惠政策、昭著信用、手续简便、服务周到”为宗旨,坚持“答复要谨慎,承诺要落实,落实有结果”的原则,吸引外商投资,大力发展外向型企业。在建成2个工业区基础上,现已筹建第三工业区(即外沙工业区)和竹排工业区。把引进外来资金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集中人力、物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1999年3月2日至11日,神湾镇组织经贸访问团到台湾拜访了高雄、台南、台北、台中、斗六、嘉义、新竹、云林等市县的有关台商及福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省工业会等组织,在台湾工商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3月和5月中旬,台湾省台南市化妆品业公会和斗六市工业会分别前来神湾镇考察。在市“3·18”招商经贸洽谈暨产品展销会期间,签订招商引资合同12项,合同金额2164万美元。全年合同利用外资234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29.02万美元,出口创汇5480万美元。全镇有工业企业100家,全年工业总产值4.11亿元,增长26.1%,其中镇办工业产值3.65亿元,增长29.4%,村办工业产值4054.16万元,增长2.9%,个体及私营企业585.89万元,增长27.7%。


【农业】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对土地实行“宜种则种,宜养则养”方针,合理调整生产布局,更新品种,优化产品结构,使传统农业向“三高”农业发展。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化耕作,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引进台商在外沙村开办全自动化养殖万头猪场,总投资1000万元,占地250亩。与珠江海洋水产研究所合作开发500多平方米的中华鲟、长江鳘鱼苗孵化场。引进客商竹排村开发农业生态旅游区,占地700多亩。利用镇内特殊地理环境、气候,在山林地带种植1600多亩传统名优水果神湾菠萝、荔枝、龙眼,定溪村初步形成神湾菠萝市场和神湾菠萝品尝旅游点。利用近海滩地养殖禾虫1500多亩,亩产纯收入达3000~5000元。继续巩固和发展优质稻、菠萝、花卉种植和四大家鱼、禾虫、罗氏虾苗、鳗鱼的养殖以及江河、近海捕捞等农业生产项目,已建立了4个虾苗场和3个鳗鱼场。走起点高、效益好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扩大农副产品流通,尤其是“名、优、特、新、异”产品的流通,实现增产增收。全镇可耕地面积2.35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05万亩,塑盘抛秧2000亩,占水稻面积的19.1%。全年粮食总产量7152.97吨,减少6.9%;鱼塘面积6528亩,总产量3500吨,增长5.4%;蔬菜面积900亩,总产量4944.65吨,增长30.3%;水果面积2000多亩,总产量1256.3吨,增长51.5%;生猪饲养量3363头,上市量1725头;“三鸟”饲养量23.75万只,上市量13.8万只。1999年,全镇农业总产值7855万元,增长1.2%。


【基础设施建设】 全镇新建道路面积1.99万平方米,增长33.6%;新建下水道3500米,增长37.3%;建筑工程施工面积4.76万平方米,减少10.4%;竣工面积2.76万平方米,增长56%;监理工程面积4.35万平方米,增长37.7%;绿化面积5980平方米,增长5.6%;绿化覆盖率29.1%,增长0.5%;人均绿化面积14.6平方米,增长2%。
  以市建委提出的“一中心、两完善、两建立、三加强、五提高”为准则,完善规划规范管理,加强建筑市场的管理,强化工程质量安全。1999年经市考核,神湾镇获得广东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近期目标达标建制镇岭南杯的称号。按市提出的“小城镇大战略”要求,严格执行神湾镇城镇总体规划,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原则,加强监督,严格管理,杜绝违章建筑和乱占乱建现象。城镇建设按农村城市化管理要求发展,有两项建筑工程被评为市优良工程,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占全年竣工面积的90.6%。
  1999年,投资70多万元启用冲口市场。投资594万元,整治供电高压线路2.14公里和低压线路18.6公里。由珠海市斗门县供电的竹排村划回中山市供电,并实现全镇统一电价。斗门大桥收费站迁回斗门县境内,保证了神湾镇地域行政管理的完整。全镇程控电话容量4480门,用户3020户,电话普及率为85%,1999年被评为市电话普及达标镇。


【商业·物价】 大力扶持个体、私营工商企业,对个体私营工商户开业审核办证的服务做到“手续齐的马上办,手续不齐的帮助办,要求急的加班办,难度大的领导亲自办”,使投资者安心从事经营活动。全镇有个体工商户994户,增加123户,增长14%;私营企业24户,增加6户,集体企业151户。财贸和工商部门组成“打假”办公室,采取以案说法的形式大力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平时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做好安全管理和“打假”工作。查获销售假冒伪劣香烟行为2宗,堵截假冒伪劣商品在市场上流通,维护合法经营,确保消费者权益。


【财政·金融】 推行财税体制改革,规范财政管理,宣传“四税”知识,强化纳税意识,努力开辟税源。全年财政收入1120万元,减少13.1%;财政支出1095万元,做到收支平衡。全年税收1433万元,增长13%,其中国税800万元,增长9.9%,地税633万元,增长17.2%。全镇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2.21亿元,增长4.9%;各项贷款余额1.3亿元。


【人民生活】 农村人均年纯收入3637元,增长4.6%。全年办理群众住宅报建面积1.07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1平方米。全镇居民均饮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对未达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16户39人,由镇、村两级发放生活补助,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81万元,发放伤残孤老军人补助金1.39万元。做好复退军人的安置工作,对义务兵家属每户发放优抚金2100元。计划生育部门吸收两孩纯女户基金会员112人。成立全镇扶贫助学金,开展助困助学活动,全年扶助了9名特困学生入学。


【教育】 实施“教育强镇”的战略方针,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法律以及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山市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若干规范》等有关文件,强化师德教育,提高教学质量。镇政府成立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建立全镇德育教育网络。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10所、中心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3767人,教师196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教师24人,65%以上的教师达到大专以上学历,5所中、小学校被评为市“四优”达标学校。在1999年市中小学首届体育节中,神湾小学获得入场式一等奖和广播体操二等奖,神湾中学学生宁伟东、何绮其分别获得撑杆跳冠军和第四名的成绩。


【文化·体育】 对文化经营行业实行登记许可证、安全合格证、消防验收合格证、工商营业执照等“三证一照”管理,净化文化环境。继续投入资金升级改造旧电视网络,全年改造旧网线路7公里,改造率达40%,60%以上的电视用户可收到市电视台传送的21套电视节目。1999年,镇电视站自编新闻133篇,被市电视台采用12篇,其中1篇获市好新闻奖。制作《改革中的神湾》电视专题片配合党员电教宣传,并被市电教中心评为优秀奖。利用节假日开展免费电影日、“五四”、国庆、元旦文体活动,营造详和氛围。鼓励群众成立古宥曲艺社,并举办了迎新千年曲艺晚会。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设体育硬件设施,落实全民健身活动规划。1999年春节期间举办了第三届“腾步杯”男子篮球、男女子长跑、象棋、乒乓球赛,全年举办3次全镇中小学校田径运动会以及男女子篮球、国际象棋、跳绳、踢毽等单项比赛。


【环境·卫生】 开展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强化卫生监督管理和绿化、美化、净化环境工作。大力宣传《森林法》,镇政府与各村民委员会签订《安全生产防火工作岗位责任书》,实行领导责任制,全年没有发生森林和生产火灾事故。全镇绿化造林面积1.2万亩,幼林抚育面积2.09亩。成立镇专业环卫队,配备2辆垃圾清运车,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开展灭蚊、灭蝇、灭鼠工作,保证镇内环境卫生,日产日清垃圾,全年清运垃圾7500多吨。
  神湾医院加强建设软硬件设施配套,添置医疗设备,培训医护人员,聘请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医疗服务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并做好妇幼保健和防治疾病及饮食卫生工作。1999年,投资20多万元完善了医院计算机网络,筹资30多万元购置1辆救护车,投资70多万元在古宥村建立门诊部。全镇儿童免疫接种率98%以上,防疫部门严格开展对从事饮食行业人员的年度身体和对到饮食行业进行卫生检查,全年没有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精神文明建设】 以“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为战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围绕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动员全镇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开展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培训,由镇领导亲自授课,实行每月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党员观看电视教育专题片,党员到会率和参训率达95%、96%。


【计划生育】 贯彻实施新修订的《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落实计划生育工作“三为主”方针,注重青春期、新婚期、孕产期、育儿期、更年期的知识教育,把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和宣传优生优育优教知识相结合,进行系统性教育,完善婚育学校设备。坚持每季一次查环查孕制度,查环、查孕率98%以上。全年举办了12期婚育学习班,参加人数302人。计划生育协会有会员1813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1.4%。全年人口出生率13.74‰、多孩率2.2%、计划生育率90.87%、自然增长率8.72‰。


【侨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统侨工作。侨务部门大力宣传侨务政策,向海外宣传该镇的投资环境。加强与外商联系,切实为华侨、港澳台同胞及其家属服务,通过侨务服务实现“以商引商”。全年共接待侨眷和外商528人次,社团38批135人次,其中台湾客商60多人次。该镇中山大信工艺制品厂董事长苏家荣继1996年捐资120多万元兴建镇中心幼儿园后,于1999年再捐资20多万元兴建该园416平方米的教学楼,并成立了幼儿教育基金会。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坚持“预防为主,防打结合”的方针,采取严打、严防、严管并举措施。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治警,从重从快打击各类刑事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全镇社会稳定。围绕建国50周年庆典和迎澳门回归两件大事,开展“三讲”教育和“公正执法,创人民满意警队”活动,树立新时期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确保公安队伍的纯洁,规范管理公安队伍,提高公安民警的政治思想业务素质和战斗力。全年立刑事案件25宗,破21宗,破案率84%;其中重大案件14宗,破10宗,破案率71.4%,刑事案件立案数比上年下降34.2%,破案率则提高了2.4%。


【民主与法制】 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实行依法治镇、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行政机制。加强普法教育,落实“三五”普法规划,主要开展《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条例》等“三法一例”知识普及教育和社会主义法制基本知识考核工作。根据《地方组织法》和《地方选举法》,选举了新一届镇党政领导班子。全面推行政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增加行政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全镇没有发生集体上访事件。


【缤纷菠萝花场】 是香港缤纷园艺公司在神湾镇外沙村创办的菠萝花场,主要培植产值高、株型美、花色艳、花期长(周年开花)、耐阴生的盆栽菠萝花种苗。花场占地80亩,固定资产350万元,从国外引进菠萝花品种30多个。该花场利用钢管棚进行室内栽培,形成大批量、商业化生产。(李燕英)


附:1999年主要领导名单

书记:李达明(1999.4止)

   郭耀星(1999.4起)

镇长:林仲良(1999.10止)

   李毅然(1999.10起)

上一篇: 神湾镇(1998)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神湾镇(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