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栏镇(2004)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5 【成文日期】2004-12-17 【点击率】2150次


【基本情况】 横栏镇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城区13公里,面积7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5096人,非户籍人口24619人,辖10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04年,横栏镇坚持“工业龙头、乘势发展;村组并驾、增创收入;扩增资产、减轻债务”工作方针,坚持利益下移,推动全镇和村组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全年实现本地生产总值12.9亿元,比上年增长32.45%;工农业总产值44.16亿元,增长48.2%。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全镇工业企业760家,新增35家,其中民营企业713家,外资企业47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3亿元,比上年增长50.26%,增幅居全市第二位,产品产销率达97.5%,销售收入36.5亿元,工业增加值9.3亿元,全镇上规模企业由上年79家增至107家。在宏观调控政策下,及时调整工业发展思路,加快工业区道路、供水、供电、电信、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企业进场施工进度,全镇在建企业项目增至173个,占地面积3000多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投资金额9.5亿元。于11月在工业区设立茂辉区管理处,为企业和客户提供服务。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与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建立劳务输出业务,举办5期劳动力现场招聘会,为企业招聘4000多名工人。开展创名争优活动,加大扶持企业技术改造,凯旋真空、地平线灯饰2家企业分别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市专利先进工作单位三等奖,“乐美达”商标获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深圳高新技术博览会、韶关第二届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及中国(小榄)轻工业产品博览会,吉大玻璃厂在轻工博览会上与丹麦客商签订了年供玻璃制品23万美元的订货合同,创历年参会最好成绩。
  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产值3.85亿元,比上年增长5.03%。落实农村五项工程建设要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290万元,新建农路29.45公里,农桥21座,涵闸1座;投入资金510万元,高标准整治鱼塘5380亩,使每亩鱼塘年均租金增至1500多元。继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水产养殖面积增至42476亩,产值2.79亿元,占全镇农业产值72.4%,其中南美白对虾、甲鱼、桂花鱼等优质水产品养殖面积占全镇水产养殖面积70%;花木种植面积7000亩,产值4872万元。加大科技投入,引进鱼塘水土保护项目及与北京天福菜公司合作的甲鱼养殖新技术试验项目,引进电动植保喷雾器、水车式增氧机,全镇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万千瓦;引进铁兜木、面包树等植物及笋壳鱼等水生动物新品种。开展“村村通”工程建设,推动农业信息化进程,建立横栏农业信息网。
  城乡建设 推进城镇化建设,完成全镇总体和控制性规划修编,在环镇南路规划占地2800亩的镇中心区,设计三沙、新茂、横东、六沙等4个中心村的控制性规划。筹资1660多万元,将岐江公路三沙路段改造成双向8车道,改善了交通环境。投入720万元,整治全镇通信线路,在茂辉区新建交换机站1座,更换全镇8个交接区交接箱,开通小灵通基站163个,网络覆盖率达98.2%;投入551万元,铺设和改造全镇供水管网1.17万米,将低压水泵更换为高压送水泵,有效解决了全镇工业区建设、生产及居民生活用水紧张的问题。配合工业区建设,投入519万元,架设10千伏线路13.7公里,新增公用配电变压器13台。
  外经外贸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新引入外资企业7家,增资3家。全镇外资企业增至47家,其中港澳投资企业32家,台资企业14家。全年合同利用外资189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7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4.13%,外贸出口5499万美元,增长26.41%。
  商贸流通及服务业 全年实现第三产业生产总值3.54亿元,比上年增长60.0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09%。横东新市场建成并投入使用,贴边新市场已建成主体工程,全镇农贸市场增至7个,经营面积超2.98万平方米,增长67.84%,年总成交额近1.87亿元,增长92.46%。12月西冲春天百货商场开业。全镇有个体工商户2478户,新增213户,增长23%。
  民营(个体)企业 全镇有民营企业713家,新增28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创名争优活动,乐美达、宝宝好、中艺等3家企业申报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华泰纺织、乐美达、宏威电机等一批企业申报了技改项目。乐美达公司获市企业技术中心称号,并获得市重点企业技改贴息扶持资金33万元。获市技术改造项目企业有4家次,全镇企业共获得市贴息扶持资金83万元。加强个体企业管理,查处无牌无证企业106家,查获无牌无证及不符安全管理企业10家;96家无牌无证企业补办了营业执照。
  财政税收 全年财政收入30927万元,比上年增长25.5%,财政支出30717万元,增长25.7%;税收收入16623万元,其中国税收入9007万元,增长27.1%,地税收入3948万元,增长30.64%,农业“四税”收入3668万元,增长163.5%。强化增资减债,积极组织非税收收入来源,加快建设出租物业,新建出租物业5333平方米;盘活闲置土地、厂房等物业,增加收入220万元。专人专责重点清理历史债务,通过盘活闲置土地、物业、厂房及物业清算等措施处理历史债务,镇资产负债率由上年的380%下降到70%。
  金融保险 全镇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3.18亿元,比上年增长24.05%;各项贷款余额44881万元,减4.08%。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全镇参加社会保险63357人次,增长9.84%,其中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15856人次,增长9.63%;参加失业保险15797人次,增长9.85%;参加工伤保险15848人次。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174万元,增长8.7%,总支出352万元,增长153.24%。
  人民生活 鼓励村民兴建出租物业,开办商铺、饮食店、娱乐场所等增加农民收入,农民人均年纯收入7590元,比上年增长22.22%,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15亿多元,增长16.04%。全镇新增居民住宅面积6.04万平方米,增长3.05%,人均居住面积35.86平方米。全镇年末拥有汽车2365辆,增长65.96%,摩托车拥有量1.05万辆,增长29.63%;程控电话2.53万户,增长68.41%,其中住宅电话用户近1.67万户,增长80.16%,移动电话用户近3.84万户,增长255.83%。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教育 全镇有理工学校、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各1间,幼儿园13所,在校学生11156人,中小学教师537人。加快校舍建设,投入1530多万元完善横栏中学、理工学校校舍设施。创新办学模式,在横栏中学开办普通高中班,在宝裕村开办第一间民办小学,理工学校与中专、高等学校联合办学,新生入学人数为历年最多。成人学校并入理工学校,开办计算机专业技能培训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技能。改革人事制度,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共有9位校长被评为三级三等以上职级。开展说课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镇师生获国家级奖励4人,获省奖励40人,获市奖励400多人。初中升学报考率99.8%,升学率91.8%,上重点中学60人。对54名于2003年考上国家重点大学本科和普通大学本科的学生分别奖励1万元和2000元奖学金。
  文化宣传 镇宣传文化中心发挥电视宣传优势,配合开展法制、安全、禁毒等宣传教育,播发党员电教片12辑,采播新闻819条。开展“优秀电影进校园”活动,受教育学生近万人次。组织镇文艺队进行文艺演出,组织镇内六沙等4个曲艺社联合到市演出,举办书画摄影作品展3场。
  体育 加快建设体育设施,投入近20万元添置体育运动器材。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先后组织镇级篮球赛、机关拔河比赛、醒狮比赛。组织镇代表队参加市趣味家庭运动会和老年人运动会。注重培养学生特长,在市中小学生比赛中以三沙小学为主的镇小学游泳队获得冠军,实现11连冠,镇中小学代表队获中学组第一名。在升高中考试中,共有7名特长生被省、市重点学校录取。
  医疗卫生 投入1.6万元购置烟雾枪1支及投入7000元购置灭鼠器1个,投入30多万元开展全镇万人爱国卫生统一行动日活动。横栏医院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职工双向选择制。建立诊疗卡,对台商企业职工入院治疗免挂号程序,免交押金,凭诊疗卡和企业行政主管的身份证、工作证即可入院治疗,为台资企业职工就医提供便利。强化妇幼保健工作,产妇参保数632人,入保率100%;0~6岁儿童参保数416人。全镇共有卫生机构5个,病床床位70张,卫生技术人员117人,其中医生52人。
  计划生育 实行“一票否决制”和“一把手负总责制”,将计生工作重心下移,投入15万元完善镇计生服务所、婚育学校、悄悄话室及村宣传栏建设。开展预防艾滋病、关注生殖健康及关爱女孩为重点的宣传教育,受教育8000多人次。清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为外来人口育龄妇女建档1.07万份。全年出生人口645人,人口出生率为11.89‰,常住人口自然增长37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7‰,计划生育率为93.64%。
  环境保护 坚持宣传为主、治理为辅、在源头控制污染的原则,开展“同饮一江水,同护母亲河”为主题的环保宣传活动,组织团委、市电信局350多人在西江边鲫鱼沙开展绿化植树活动。全年办理环保审批项目392份,其中新建企业300家,共处理污染投诉56宗。
  民政 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增低保家庭235户,镇村发放低保救济金30多万元,做好低保家庭脱贫工作,为低保家庭劳动力免费进行技能培训和介绍工作,安排低保家庭劳动力进厂务工及开办商铺等,使28户低保家庭脱贫。投入90多万元,改造23户特困家庭住房。筹集助学资金13万元,帮助198名特困学生解决学费56695元。全年镇村两级共发放150多万元为461户次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全年办理结婚登记827对,比上年增长94.6%,离婚登记58对,增长132%。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严厉打击恶性暴力案件、团伙案件、突发性案件和多发性案件等4种刑事犯罪活动,全年立刑事案件433件,破178件,立重大刑事案件314件,破101件,破案绝对数和破大案绝对数分别比上年增长7.23%和50.75%;立治安案件427件,查处362件,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814名,打掉各类犯罪团伙23个。开展争创“无毒社区”和“减毒计划”活动,共查处“黄赌毒”案件86件238人,被列为毒情严重村之一的裕祥村减毒工作通过了上级检查验收。
  信访工作 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年共受理群众来访47批175人次,批次比上年下降37%,结案41件,办结率87%。其中集体访12批103人次,批次减少29%,规模最大的1次集体上访人数12人,群众来信3件。群众信访反映主要问题有征地遗留问题14件,占29.8%;外嫁女权益问题5件,占10.6%;利益分配问题4件,占8.5%。针对群众上访反映问题相对集中,重复上访、纠缠上访增多,集体访隐蔽性、组织性、串联性强、处理难度大,存在隐患多的特点,坚持每月15日的领导接待日制度,对上级领导批示信件及反映重大问题的上访,由领导包案处理,全年包案处理信访23件,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司法武装 开展送法下乡活动,深入各村、厂企、学校举办《妇女权益保障法》、《行政许可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知识讲座33次,教育群众1.77万人次。镇村两级共受理各类民间纠纷87宗,办理各类合同见证134件,标的1773万元;办理诉讼代理11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18万元;办理非诉讼代理案件22件,标的84万元,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45万元。加强民兵队伍训练,选送20名优秀青年入伍。


【改造岐江公路】 2月1日起改造岐江公路三沙南珠湾至庆丰路口路段,将原为双向4车道水泥路改造成为双向8车道柏油沥青路,全长1795米,宽43.4米,工程总投资1660万元,主体工程于5月31日竣工。该路改造改善了横栏的道路交通环境。


【三沙花卉协会成立】 6月28日,三沙村举行三沙横栏协会成立大会暨横栏基地中心路竣工、横栏协会会址奠基仪式。该会是市内唯一的省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试点,按照“民办、民管、民得益”的原则,为花农提供信息、技术等服务,促进花木产业做大做强。横栏协会首批入会会员60多人。


【新型植保机械现场演示会】 7月30日,市农业局农机化办公室在三沙村举行新型植保机械现场演示会,4家农业机械生产企业现场演示了产品。该产品为植物喷雾器,效率最高的可以达到每7分钟喷洒一亩地,使农药使用量减少30%,达到减少劳动强度、减少投入、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量、提高产出率的目的。各镇区农机员、植保员,各镇区及市围垦公司种植大户共80多人参加了演示会。


【横栏中学开设普通高中班】 经镇人大会议表决通过,在横栏中学开设普通高中班,并逐步向完全中学过渡。高中办学规模为16个班,2004年招收4个班,入学新生185名,教师16名,于9月1日正式开学。


【镇内首家外来工子弟学校】 由沙溪镇个体户投资的位于宝裕村的镇内第一间外来工子弟学校港源小学于9月1日开学。该民办学校租用原宝裕小学校舍,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招生对象为外来工子弟,办学规模为12个班。现有教师17名,学生405人,共7个班。


【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 落实市城乡就业精神,实行部门责任和人员岗位考核责任制,开展城乡劳动就业登记发证,共登记发放“城乡就业优惠证”1619个。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在理工学校、劳动所开办家政、平车、电脑、电器维修等培训班共20期,培训3600多人次。开展送岗下村活动,组织企业到五沙、六沙等6个村招聘员工。在镇文化广场等地举办企业招聘会4次,帮助1529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指南水闸及7座节制闸水利设施建设】 投入883万多元重建指南水闸及新建和加固赤洲河闸等围内7座节制闸,成为九顷泵站配套工程,建成后使横栏镇的排涝系统自成体系,提高该镇防洪排涝能力。指南水闸工程投入398万元,于2003年12月20日动工,2004年5月30日竣工。赤洲河闸、七村尾闸、高冲桥闸、横东一村闸、横东三村闸、角头闸及进洪河闸7座节制闸,共投入485万元,于2004年2月1日动工,年底完工。


【建设横栏农业信息网】 横栏镇被列为市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项目试点镇,6月开始网络建设,年底建成。共投入20多万元,建设以横栏农业信息网为平台,以电子触摸屏为终端,各村为节点的农村信息网。在各村配置一个电子触摸屏,一台上网电脑,一名专职信息员。该网成为全市镇区一级第一个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专业网站,内设政务之窗、供求信息、农业科技、政治法规、专业户信息库等8个栏目。同时,还建立了三沙横栏网站。


【捐资助学资助特困家庭学生】 3月19日,中山市乐美达儿童用品有限公司、中山市第二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横栏设计院、美国蔡世英女士教育基金会三个单位在乐美达公司联合举行“捐资助学捐赠仪式”,共捐款9万元,一次性资助全镇30名特困家庭学生6年的学习费用。(赵龙明)


附:2004年横栏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名单

书 记:陈伟伦

副书记:梁容培 陈志维(5月止) 林 宇(1月止) 余永祺(6月起) 黄金福

主 席:陈伟伦

副主席:肖蕙颜

镇 长:梁容培

副镇长:梁洪胜 余永祺 林树强 梁学伟 刘彦宁

上一篇: 横栏镇(2003)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横栏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