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横栏镇位于市境西部,距石岐城区13公里,东临东升镇和沙溪镇,西与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隔江相望,南与大涌镇为邻,北与小榄镇和古镇镇接壤,岐江公路贯穿全镇,京珠高速公路中江线在镇内设有出入口。面积76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55527人,非户籍人口28383人。2005年,实行工业、农业及第三产业发展并举,促进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全年实现本地生产总值17.56亿元,比上年增长32.28%,工农业总产值52.01亿元,增长18.97%。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实现工业总产值4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完成工业增加值12.8亿元,增长27.13%。全镇工业企业941家,新增181家。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1.2亿元,完善工业园区内供水、供电、通讯、有线电视等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采取召开进场促进会、帮助未进场客商解决实际困难、协助办理有关业务等措施,力促客商进园区建设,全年新入场企业42家,新投产企业53家;年底,茂辉工业区383个项目中,已投产项目262个,投产率达68.4%;在建项目108个,进场投产率达96%。推进企业创名争优,镇政府拨出3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获“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的乐美达公司。加大处理闲置土地力度,盘活大鱼塘、中横大道、岐江公路两旁1000多亩闲置用地,引进投资项目70多个,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农业 实现农业产值3.69亿元,比上年增长8.08%。加大基础实施建设,投入280万元新建农路5000多米、农桥1座;投入2250万元整治鱼塘2324亩;投入95万元进行“四旁”绿化,种植树苗9.3万棵,绿化总长61.83公里,全镇绿化覆盖率30.36%。发展园区式农业,建设三沙、五沙和六沙万亩现代化农业园,三沙花木基地租金平均每亩达5000元。五沙、六沙两村开通连接三沙花木园区的农路,开发花木基地近1000亩,土地租金由原来1000元升至2000多元,集体收入成倍增长。加强家禽防疫工作,家禽疫苗注射率超99.8%,有效防止发生禽流感。
城乡建设 加快城镇化规划建设步伐,加快建设镇中心区,启动中心区填土工程。完成岐江公路二期单边扩宽改造及新茂桥扩建工程,提升岐江公路通畅能力。为茂辉工业区内道路安装路灯890支,铺设道路3.3公里,面积10.03万平方米,新建公共绿地面积3.88公顷,完善工业区基础配套设施。
外经外贸 落实2005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项目,投资630万美元的中山式时制衣有限公司和投资600万美元中山市优加吸油烟机有限公司在招商洽谈会上签约。全年出口总额达710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15%;合同利用外资3796万美元,增长126.22%;实际利用外资2283万美元,增长161.21%。
财税金融 财政收入4.03亿元,比上年增长30.4%,财政支出3.99亿元,增长30%。开源节流,增资减债,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制,节约机关办公经费50多万元,节约率42%。清理镇属资产42项及历史债务,归还借市府款项及欠裕祥、宝裕、六沙等村征地款共3368万元。开展税源调查,加强纳税人户籍管理,堵塞征管漏洞,促使纳税人自觉履行纳税义务,全年税收总额近1.82亿元,增长9%,其中国税收入近1.11亿元,增长22.81%;地税收入5830万元,增长47.7%;农业契税、耕地税收入1261万元,下降65.6%。各项存款余额16.6亿元,增长25.93%;各项银行贷款余额1.67亿元,减少62.72%。
人民生活 坚持利益下移,通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推动村组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农民人均年纯收入8118元,比上年增长6.96%。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69亿元,增长2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突破1.85万户,小灵通本地手机9000户,宽带用户2662户。居民汽车拥有量3326辆,增长40.63%。摩托车拥有量11340辆,增长8%。全镇新增居民住宅面积4.3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36.36平方米,增长1.4%。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教育 全镇在校学生11576人。完善横栏中学基础设施,全面翻新四沙中学校舍。从全国各地招聘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促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树立全面的管理质量观,实施“大学校小单元”的管理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共有5人获国家级奖励,35人获省级奖励,290人获市级奖励。理工学校15名学生首次参加高职类高考全部上线,三沙小学被评为市一级学校。促进信息化教育,完善中小学多媒体电教室和计算机配备。中心幼儿园新购置一批电脑,设置电脑室。全镇中小学配备计算机952台,小学三年级以上班级及中学均开设计算机课程,理工中学、中心小学、新茂小学设立校园网。
文化宣传 开展专题德育教育活动,年受教育干群、学生2.3万多人次。在文化宣传中心成立禁毒、禁赌法制基地,年内受教育干部、学生1500多人次;开展送电影下村活动,放映禁毒电影16场,播放VCD片22场,观看的学生及群众1.2万多人次,提高了群众法律意识。开展创建文明镇村活动,组织千人签名、植树及举办文艺晚会、征文、摄影和国庆燃放烟花活动。该镇及西冲社区分别被评为市文明镇和文明社区。
体育 成立由37人组成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骨干队伍,加强对村、单位、厂企体育活动的指导。投入近10万元添置乒乓球台等健身器材,完善镇健身广场体育设施。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举办学校运动会、篮球、乒乓球、健身舞等各类群众体育活动比赛27场次,参赛11250人次。
卫生 开展创建卫生镇村工作,西冲社区、三沙村被评为市卫生村,该镇获评为省卫生先进镇。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横栏医院6月起收编全镇卫生服务站,实行行政、人事、财务、药品、医疗技术五统一管理。投入3万多元装修宝裕卫生服务站关通过市卫生局的验收。开展廉价医疗服务,门诊病人6834人次平均费用13.8元。镇防保所加大对食品、计划免疫、传染病、职业病、妇幼保健的卫生监督与执法力度,确保各类卫生安全,新发卫生许可证181个。全镇有卫生机构7个,其中新增2个;卫生技术人员165名,其中医生93名,比上年增加41名。
计划生育 以服务对象为中心,重心下移,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计生事业费支出122万元,比上年增长47%。常住人口出生733人,计划生育率92.36%;流动人口出生779人,计划生育率61.6%。开展关爱妇女、关注生殖健康等宣传教育,普及预防艾滋病、优生优育等科学知识。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清查验证活动,重点管理出租屋、工棚流动人口,形成镇负责、村为主、组配合、户落实的计生新格局。
环境保护 举办“6·5”世界环境保护日现场咨询会及“冠隆杯”企业安全、环保知识问答竞赛宣传环保。依法管理环境,审批项目465个,其中新建项目358个,处理污染投诉65宗。开展电镀及重污染企业和海洋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整改三沙,贴边、新丰等村违法排污的工业区、餐饮娱乐区。督促新投产企业完善污水处理配套设施,控制消灭污染源。清拆河涌两岸的窝棚等违章建筑,打捞清理内河水浮莲,号召村民爱护镇的母亲河。
民政 建立完善社会救济制度,积极筹集福利基金,筹集红十字会善款53万元。筹集助学基金30万元解决241名特困学生学习费用。落实拥军优抚,帮助15名退伍军人申请定期补助。关心残疾人就业,定每月15日为精神病人检查日。帮扶弱势困难群体,投入17万元为4户优抚对象改造危房,为476户困难家庭办理低保,发放救济金130多万元。投入800多万元,在横栏旧医院建设一间总用地面积达10667平方米的新敬老院。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投入65万元用于购置装备、设置岗亭和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坚持“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范长效机制,开展“打击两抢一盗”等严打整治斗争,重点整治黄、赌、毒,查处该类案件125件。加强收集维持稳定信息,收集各类情报信息301条,其中内幕性、预警性信息20条,化解不安定因素5宗。立刑事案件457件,破200件,立重大刑事案件326件,破大案112件,破案绝对数和破大案绝对数分别比上年增长12.36%和10.89%;立治安案件427件,查处375件,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776名,打掉犯罪团伙15个71人。
信访 信访办由2人增至4人,实行重大信访案件包案责任制。成立出嫁女专责工作组,重点做好出嫁女股权配置工作,通过降低门槛等措施,让出嫁女享有权益,年底已解决399名出嫁女股权配置问题。建立领导下访制度,实行信访重心下移,完善村级信访机制建设,各村成立信访调解小组。坚持镇长接待日制度,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50件(次)234人次,信访总数比上年上升6.4%,办结14件,涉及信访人数45人次,妥善解决群众的利益分配、征地遗留等问题。
司法武装 司法部门到中小学校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普法教育,受教育学生近9600人次。调解各类民间纠纷53宗;办理各类合同见证133件,标的2228万元;办理诉讼代理案件2件,挽回经济损失2.1万元;办理非诉讼案件代理54件,挽回经济损失52万元。组织武装部专武干部、各村民兵营长及应急分队参加各类集训。出动应急分队、预备役、特种作战中队、民兵等队员参加整顿无牌经营食店、抗洪抢险等活动。选送21名优秀青年入伍,完成年度征兵任务。
劳动社保 在中山汽车站、中山学院、理工学校等地举办15场现场招聘会,组织部分企业赴云南、湖南等地招聘员工3500多名,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为鲫鱼沙村民购买社会养老保险,7名老人于年底领到第一笔养老金。全年参加社会保险64490人,比上年增长1.79%,保险基金总收入2864万元,增长31.74%;支出168万元,减52.27%。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全年有76户低保对象脱贫。
外来人口管理 全镇有外来人口2.8万多人,为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2003年7月2日成立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设主任1人,工作人员2人。2005年工作人员由2人增至5人。各村成立流动人口出租屋管理站,配备50名协管员,形成镇外来办、村流动人口出租屋服务站二级管理模式。印发出租屋消防安全守则等宣传资料,加大对出租屋住户法律法规宣传。
镇外来办与900户出租屋主签订《治安管理责任书》。督促整改出租屋安全隐患440处,督办暂住证900多人次。开展出租屋普查登记并建档造册,登记出租屋1120户,出租单元1.2万多间,出租屋实用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
【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通过验收】 横栏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设立于2000年,是市4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试点镇之一。5年来,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工作中心,因地制宜,坚持走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方向,加快农业科技建设、采用先进技术和机械装备农业,投入建设资金1.5亿元,修建宽4米以上农路225公里,其中宽8米以上高标准农路38公里,宽4米以上农桥97座,改善农业耕区生产及流通环境。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形成三沙花木现代化中心示范片、横西渔业机械化示范区及“鱼塘~禽畜”立体生态养殖示范区、六沙水产健康养殖基地、指南优质高产水产示范小区、横东高产水稻示范区、横西无公害蔬菜生产小区等专业小区,大幅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农村经济。4月20日,示范区建设以92.2分通过市验收小组的验收。
【创建文明镇村活动】 成立创建工作领导组,印制1万多份题为《文明,从我做起》的公开信,派发到各家各户。镇电视站开播《共创文明镇》专栏,编播卫生、环保、治安、安全等知识。举办“万众一心、群策群力,共创两个适宜美好家园”的创建文明镇千人签名活动;开展“爱我横栏”植树活动,组织350多名团员青年在西江大堤内种植落叶松6000多棵;举办文艺晚会、乒乓球、征文等比赛,群众文明意识显著提高。六沙村被评为广东省文明村,镇被评为市文明镇。
【才艺尽情Show大赛】 镇首届才艺尽情Show(展示)比赛从9月开始到12月结束,历时4个月,每星期五晚比赛一场,共比赛13场,分初赛、复赛、决赛3个阶段。参赛节目由群众自发组织,演员年纪最小的7岁,最大的69岁,表演形式有舞蹈、粤剧、武术、健美操、咸水歌等10多种,参赛节目349个,参加演出695人次,观众达3.9万人次,充分展示了全镇文艺事业新面貌。由理工学校罗敏仪等表演的舞蹈《岁月如歌》、横栏中学教师彭德珍演唱的歌曲《泌园春雪》、叶智聪等学生表演的武术《自古英雄出少年》分获一、二、三名,武术《自古英雄出少年》获最佳人气奖,黄银萍等的时装表演《环保Show》获最佳造型奖,彭德珍获最佳台风奖。
【抗击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6月下旬,西江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洪水袭击,6月24日13时,拱北水闸最高水位+3.66米,超警戒水位1.24米,是该镇录得的历史最高水位。不断上涨的洪水对在建的新滘水闸、白濠头水闸构成直接威胁,情况十分危急。镇领导当机立断,组织机关干部、公安干警、民兵应急分队及各村抗洪抢险队赶赴大堤堆砌沙包抗击洪水。经过奋力拼搏,加高加固2个在建水闸的外围围堰及回填土方。6月25日,洪峰安全通过该镇。这次抗洪斗争共投入人力8000多人次,资金66万元,确保了西江大堤的安全。
【村级妇女维权服务站】 10月12日,镇首家妇女维权服务站在新茂村成立。服务站主要通过法律咨询服务、知识讲座、定期培训、不定期座谈等方式,开展妇女法律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法律知识,推进农村民主与自治工作,为农村妇女搭建一个倾诉心声、享受服务、维护权益的良好平台,并将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维护等工作内容下移至各村,拓展妇女维权工作的新空间。年底,全镇各村均成立妇女维权服务站。
(赵龙明)
附:2005年横栏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名单
书 记:陈伟伦
副书记:梁容培 余永祺 黄金福
主 席:陈伟伦
副主席:肖蕙颜
镇 长:梁容培
副镇长:梁洪胜 余永祺(1月止) 林树强 梁学伟 刘彦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