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栏镇(2003)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4 【成文日期】2003-12-17 【点击率】1902次


【基本情况】 横栏镇位于市境西部,总面积7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4279人,非户籍人口18144人。辖10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2003年,横栏镇坚持“发展、改革、减债、创收”工作方针,以工业发展为龙头,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克服“非典”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81亿元,比上年增长34.36%,工农业总产值29.78亿元,增长37.09%。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利用横栏招商网站、新闻媒体等方式推介横栏优良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投资政策,采取“以商引商”、“以诚引商”、“外出招商”等方式,引进资金约13亿元人民币,出让工业用地3977亩,盘活闲置土地811亩,引进项目230个,项目以五金、电器、灯饰装配、日用制品等行业为主,产品大部分销往国外。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茂辉工业区有65家企业进场施工,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其中乐美达等近30家企业多年来实现当年规划、当年建设、次年投产的发展速度。全年增资扩产企业23家,上规模企业由50家增至79家。制定优惠政策,争取村支持工业发展。三沙村将紧靠茂辉工业区的400多亩土地出租给客商建厂发展工业,为集体增收130多万元;新茂村规划1200亩工业用地,建设路灯生产基地,自建厂房1.26万平方米出租,将300亩地出租给客商建厂房。年内,全镇新投产工业企业160家,比上年增长23.6%。全镇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82亿元,增长41.14%,产品产销率达77.5%,销售收入25.8亿元。
  农业 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改水稻田为鱼塘7000多亩,粮食种植面积减至6643亩,发展水产养殖面积增至4.2万亩,其中养殖南美白对虾近1.5万亩。加强农田路网建设,投入资金278.3万元,建设农路23.7公里、农桥11座。高标准整治旧鱼塘9000多亩,其中连片整治8000多亩,引进淡水石斑、斑节虾、红鲔、石头鱼等4个水产新品种,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发展绿色农产品。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96亿元,比上年增长8.76%,其中种植业产值4398万元,减少55.62%,牧业产值2034万元,减少49.74%,渔业产值2.31亿多元,增长11.74%。
  城乡建设 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年铺设道路105.48公里,下水道50.5公里,分别比上年增加48.54%和5.21%;投入891万元整改10千伏线路22公里,改造低压线路123公里,整治127个台区;投入800万元完善工业区通讯线路建设和西冲、新茂的通讯基站建设;投入150万元完成整治歧江公路主干架空电缆下管道、主干路段杆线拆迁和镇内部分配线、平行线。全年供电量为15516万千瓦时,供水量为1803万吨,分别增长30.06%和21.22%。
  外经外贸 全镇有“三资”企业42家,从业人员5813人,“三来一补”企业14家,从业人员878人,新增“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9家,合同利用外资173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38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0.82%和33.87%,外贸出口总值4350万美元,减少0.82%。
  国内贸易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价格监督检查,统筹兼顾集贸市场收费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行为。全镇有集市贸易市场5个,经营面积1.77万多平方米,集市贸易年成交额9712万元,比上年增长5.6%。全镇有个体、私营工商户2265户,新增561户,从业人员1.32万多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亿多元,增长8.1%。
  民营企业 2003年,全镇有个体工商户2043户,注册资金1.04亿元,从业人员8819人;私营企业222家,注册资金8742.6万元,从业人员5431人。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502户、私营企业59家。2003年,采取措施大力扶持民营企业,不断壮大民营经济。组织茂辉工业区企业融资授信活动,为企业融资784.8万元;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创名优活动,制定《横栏镇关于实施企业名牌战略的奖励办法》,对获国家、省、市名牌企业称号的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及10万元奖励,促进了宝宝好、华泰、中艺、天鹏等一批企业发展壮大;协助天鹏、乐美达等企业申报技术改造,扶持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走技术型企业发展道路,提升科技含量,全镇有23家企业通过ISO9000-2000认证,37家企业通过国家3G强制认证,开创横栏镇企业技术改造先河;中艺重工与武汉港口机械厂正式合作,办理了“广东省中艺重工有限公司”营业执照,成为横栏首家冠省名的企业;组织中艺公司等企业参加广东省武汉经贸洽谈会,其中中艺公司成功签约金额达5000万元人民币,成为横栏镇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签约金额较大的项目;组织中艺路灯、永丰玻璃厂、弘谷晃电子等3家企业赴马来西亚参加产品展示会,为企业到海外展示产品积累了经验。
  财政税收 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开展税源调查,通过推动新企业投产、筹集资金在工业区建物业出租等方法,拓宽财政收入来源,统筹安排财政资金,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财税增长。国地两税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6亿元,比上年增长36.82%,其中国税收入7202.5万元,增长43.28%,地税收入3021.7万元,增长64.66%,农业四税收入1392万元,减少19.82%。全年财政收入24652万元,增长40.62%,可支配财政收入9370万元,增长31.36%。财政支出24440万元,盈余212万元。
  金融保险 全镇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0.62亿多元,比上年增长12.46%。做好社保扩面工作,进一步提高参保率,全镇参保单位1499个,增加200个,参保人数57683人次,增长69.85%,其中参加养老保险14463人次,增长148.59%,参加医疗保险14463人次,增长69.79%,参加失业保险14381人次,增长71.04%,参加工伤保险14376人次,增长68.77%。横栏镇获“2003年度社会保险扩面工作达标镇区”称号。
  人民生活 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扶持村组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六沙村通过改善农路提升鱼塘承包价格,三沙、新茂、贴边等村利用靠近茂辉工业区的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出租土地或建厂房出租,提高集体收入。全镇村级集体平均收入303万元,比上年增长58.5%,村民小组年平均收入43.6万元,其中三沙村、贴边村集体可支配收入超过100万元,农村人均年纯收入6210元,增长15.19%,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75亿元,增长12.61%。全镇年末汽车拥有量1425辆,增长15.85%,摩托车拥有量8100辆,增长8%,年末程控电话用户数增至15023户,增长8.81%,移动电话用户增至10781户,增长28.87%。2003年新建住宅面积48282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36.5平方米。

#p#副标题#e#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教育 全镇有中学3间,小学10间,幼儿园13所,在校学生10573人,中小学教师527人。调整学校布局,将六沙中学并入横栏中学,校园面积由原来的30多亩扩大到91亩,具有32个教室的教学楼于9月建成投入使用,1500平方米的办公楼和1个400米环型跑道标准运动场正在建设;宝裕小学、五沙小学合并为横栏镇第二小学,并计划将六沙小学并入;三沙小学新校区于9月投入使用。开展中小学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强化竞争机制,实行学校中层职位竞争上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学校档次再上新台阶。有6间学校获评为市校园文化先进学校,横栏理工学校获评为省重点中等职业中学。教师在参加市优秀教案、课例、教学软件、说课和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市级奖励73人次。学生在参加各类竞赛获市级奖励112人次。初中升学率达87.5%,其中47人考上市重点中学。2003年镇获市授予“发展教育进步镇区”称号。
  文化 积极开展创省特级文化站工作,先后举办中小学、幼儿园书画、手工艺品比赛,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书画、摄影作品巡回展,艺苑百花颂横栏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文化活动。加强文化硬件建设,建设图书馆、排练厅、培训室等设施,为书法、美术、文学、摄影、音乐、民间艺术等协会提供办公场所。组织参加市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比赛,胡健、彭德珍、胡炎炎家庭获家庭文艺大赛金奖,六沙曲艺社吴志荣、吴银婵获戏曲大赛银奖,四沙中学教师冉小东获书法、美术、摄影展览铜奖。重视文物保护,将建于清朝光绪戊戌年(1898年)的六沙青龙桥列入镇文物保护单位;将清代道光十年(1831年),香山县衙为解决六沙村黄姓与新会李树人等有关田亩及田税纠纷的“奉宪告示”碑刻,移至六沙老人活动中心内存放,作为村史教育实物。12月,镇文化站顺利通过广东省特级文化站初步评审,被市评为先进单位。
  体育 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镇投入20多万元在中横住宅区建成2300多平方米的灯光篮球场3个,裕祥村投入21万元建成1600多平方米的灯光篮球场2个。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举办“小灵通”杯3人篮球赛等比赛23次,参赛人数1.35万人次。镇学生代表队参加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获好成绩,篮球队获中学组篮球赛第五名,田径队获比赛总分第四名,小学组游泳队获十连冠。残疾人代表队参加全市残疾人运动会取得团体总分第七名。
  卫生 全面开展“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投入经费32万元,开展爱国卫生大行动,发放防治手册1.8万册。筹建镇预防保健所,大力开展除害防病、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社区居民健康调查,免费为居民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5953份;开展居民健康状况追踪,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筛查和规范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妇幼保健工作,了解社区残疾人等功能障碍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医疗康复需求,提供康复治疗、训练指导和咨询。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5.04万多人,参加率100%,并采用村民个人出18元、村委会补贴2元、市补贴10元的办法,共筹集资金151.34万元。六沙村加大卫生投入力度,开展卫生村创建工作,被评为横栏镇第一个市级卫生村。
  计划生育 利用元旦、春节等节日,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及预防艾滋病、优生优育等科学知识。健全计生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全年投入经费6.4万元为农村独生子女户和纯生女结扎户共833人购买养老保险。投入经费5.5万元,开展妇女生殖健康普查普治,达9.8万多人次;投入2.5万元健全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档案;投入7万多元建设计生光纤网,实现与市计划生育局人口信息联网,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成立镇村两级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办理临时《流动人口婚育证明》6000多本,并与全镇265家厂企、单位,408间出租屋主签订计划生育责任合同书。全年人口出生557人,人口出生率为10.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51‰,计划生育率为92.82%。镇计划生育办公室被评为市“先进计划生育办公室”称号,横西村梁秀英获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志愿者。
  环境保护 加大环境管理执法力度,共审批项目342个,其中新建项目254个、扩建4个、转产8个、搬迁22个、变更54个。处理污染投诉48件,处理率100%。加强内河整治,将选址不合理的3间布碎厂搬迁至裕祥工业区,统一规划,集中处理污水;定期整治污染比较大的企业,给电镀企业安装污水排放监控器,对玻璃生产企业限期治理,定期验收。开展“四旁”绿化工作,改善村容村貌和农业生产环境,全镇共种落羽杉树近9.24万棵、榕树7930棵、果树1626棵。
  民政 完善社会救济制度,筹集慈善资金18万元。镇村两级共发放低保救济金24万元,救济188户困难家庭;发放救济金2.41万元,救济临时生活困难家庭123户。做好婚姻登记工作,为425对青年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落实优抚政策,组织民政、武装干部前往部队慰问横栏籍入伍的新兵。全年退伍军人27名,安置工作14名,一次性发放工作安置补助费12万元。鲫鱼沙骨灰楼已建成骨灰塔位2880个,办公大楼等相关设施也在建设中。
  统侨工作 积极开展海内外联谊活动,组织30人次参加香港中山同乡会、澳门中山同乡会等联谊活动。协助镇经贸办和商会组团赴马来西亚参加产品展示洽谈会,签约项目5个,合同利用金额500多万元人民币。开展侨情调研月活动,整理和建立侨情资料数据库,为开展侨务工作提供准确资料。全年接待侨胞13批180多人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加强和规范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全年办理外来人口暂住证1.81万多人次,办理出租屋许可证691间;大力开展“禁毒03工程”,全年查获吸毒案59件74人次,净化了社会风气;开展创建安全小区活动,横东、贴边、三沙3条村被评为市优秀安全文明小区。全年共立刑事案395件,比上年下降1.49%,破案168件,破重大刑事案231件(上升12.14%),破大案67件;立治安案404件,下降24.8%,查处312件;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702名,其中刑事犯罪嫌疑人145名,违法犯罪嫌疑人557名。
  司法武装 加强全民法制教育,开展“送法下乡”教育宣传活动,在全镇10条村1个社区居委会挂牌成立法律服务室,镇司法所到中小学上法制辅导课6次,受教育人员6300人次。在公安、司法、调解会、退休教师中选聘15人担任各中小学法制副校长,为学生讲授法律知识。做好26名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犯罪。司法所全年共受理各类民间纠纷183宗,调解率100%;办理各类合同见证126件,办理诉讼代理57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89.05万元,办理非诉讼代理135件,标的金额128.8万元,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40.03万元。司法所为20家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担任常年法律顾问。做好民兵组建、训练工作,选送21名优秀青年入伍,完成年度征兵任务。
  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及全国人民抗击“非典”英雄事迹,增强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开展“拒绝毒品、珍惜生命”、无偿献血及青少年志愿者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广大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民主法治观念。
  工青妇工作 镇团委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团建工作,全年有23名团员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展“珍惜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变废为宝、扶困助学”活动,筹得款项6000余元,用于资助家庭贫困学生;组织广大青年团员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开展中山市横栏站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系列活动;举办横栏镇第三届中小学生集邮夏令营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暑期生活。镇团委获评为市“先进团委”。镇妇联不断深化“巾帼建功”、“双学双比”、“家庭文明建设”三大主题活动,邀请中山现美美容美发学校麦佩玉校长为80多名女干部进行礼仪知识讲座;开展扶贫助困活动,共收到捐款3.72万多元。全镇有“巾帼文明示范岗”21个,横栏镇妇联被市妇联评为2003年度工作实绩考核先进单位。镇中心幼儿园获评为市“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
  组织人事工作 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组织290名入党积极分子到中山烈士陵园、五桂山等地参观学习。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全年发展党员73名。提高机关干部工作人员素质,全年共招聘大专学历以上人员23人。推行农村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密切党群关系。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并组织该支部50多名党员开展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教育活动。

#p#副标题#e#

【六沙曲艺社】 六沙曲艺社于20世纪60年代由李东华先生联合1批曲艺爱好者组建而成的民间文艺组织,现有成员43人,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20岁,主要成员为六沙村的一些曲艺业余爱好者,大部分是养虾、养鱼的农民。活动经费主要靠赞助和收取戏金,每年应邀外出演出达20多场次,在全镇各村(居)委会都演出过,还应邀到板芙镇、江门市的大鳌镇演出,为镇文化事业对外交流作出贡献。六沙曲艺社参加市、镇曲艺比赛多次获奖,2003年参加中山市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戏曲大赛,吴志荣与吴银婵演唱的《帝女花》获银奖,吴金照、吴志荣在2002年12月参加中山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文艺汇演获优秀奖。


【中艺路灯广场建成投入使用】 3月30日,由中艺钢结构镀锌发展公司投资兴建,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位于横栏镇新茂村的中艺路灯广场落成投入使用。该广场是一座以城市景观灯塔为中心、以重型钢结构为主体的主题商贸城。广场集合了电力、能源、交通、通讯、港口机械、城市景观等多个领域的产品。竖立在广场中央的城市景观灯塔是目前亚洲第一座直立式灯塔,高54米,带有电子报时、无线追踪、气象监测、微波发射、地理位置标记等功能,2002年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两项专利。


【理工学校升为省重点职业中学】 横栏镇理工学校创办于1980年,是一间全日制职业中学。学校占地7.4万平方米,拥有两个教学区,教职工90多人,在校学生1200多人,设有机械加工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会计金融事务等9个专业。历年毕业生技能考核通过率95%以上,就业率在90%以上。该校曾获评为中山市师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山市成人文化技术教育“六连冠”,广东省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国家教育部“九.五”重点科研课题试点学校。1999年,横栏镇理工学校被评为中山市重点职业高级中学,2002年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考点和“OSTA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站”,2003年5月,被定为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中学。


【镇文化站通过“省特级站”评审】 横栏镇文化站于1995年被评为省一级文化站,2000年顺利通过复评。为加大该镇精神文明建设力度,满足全镇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开展创省特级文化站工作,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影剧院舞台内配置了灯光和音响器材,老人健身室配备了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图书馆的面积扩大至600多平方米,藏书增至1.56万多册,阅览室设有60个座位。文化广场增设100多平方米的舞台,并增设了音响设备、一批石凳等文化娱乐设施。12月11日,通过了省文化厅评审定级领导小组的评审。


【六沙青龙桥】 六沙青龙桥始建于清朝光绪戊戍年(1898年),是目前横栏镇最古老、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桥。据“重修桥路碑记”记载,青龙桥原为一条独板桥,1935年重修,将原来1块木板搭成的桥面,改建为用3块宽约60厘米、厚20厘米、长12米的坤甸木板组成的桥面,其中桥梁台阶石构件和形制均保留着清代始建时的原貌。六沙村在20世纪90年代将青龙桥的石梯级铺上水泥,改为斜坡,并添置了钢管护栏。7月21日,经中山市文化局对六沙青龙桥实地调查,鉴定为文物古迹,列入横栏镇政府文物保护单位。


【政府机关办公实现计算机联网】 根据省市实施电子政务工作精神,6月,投入近10万元完善电子政务工程,对政府各办公室及有关室场实行计算机联网,以运行全市OA党政信息平台。网络为100MB以太网络,覆盖范围为五座办公楼及会议室,楼间以光纤网为骨干网,以光纤收发器实现楼间的长距离宽带连接,按市保密局要求,采用双重布线方式,实现内外网完全物理隔离。网络布线总长约11千米,安装接入信息点160个,每个办公室均设置1—4个信息点,网络于7月份正式运行,政府各办公室可在全市OA党政信息平台上进行公文流转及文件传阅,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并可浏览国际互联网,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村民阻挠高速公路施工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7月28日,贴边村十组、十一组20多名村民以高速公路出入口征地面积有出入,征地补偿低,征地补偿款未兑现为由,在高速公路环岛出入口处种上蕉树、番薯,阻拦工程车进入工地施工;8月上旬,三沙三组部分村民以高速公路施工影响其正常生活为由,轮流到高速公路施工现场静坐,阻挠高速公路施工。经镇政府反复做思想工作无效后,根据镇人大会议代表意见,于9月5日上午8时,组织镇、村干部,公安干警和预备役应急分队组成行动组前往工地现场开展统一行动。经行动组人员对群众进行宣传和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两个工地上的大部分村民先后离开施工现场。对不听劝告、经反复做工作仍继续阻挠施工的三沙三组高速公路现场上的9名村民和高速公路出入口工地上贴边村的5名村民,被强行带离现场,并清理现场障碍物,整个行动于当天下午14:30时结束,两处工地先后恢复施工。9月7日,市政府牵头组织镇政府、高速公路公司、市交通局、三沙村、贴边村、裕祥村等单位负责人召开了协调会,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赵龙明 黄华志)


附:2003年横栏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名单

书 记:陈伟伦

副书记:梁容培 陈志维 林 宇 黄金福

主 席:陈伟伦

副主席:肖蕙颜

镇 长:梁容培

副镇长:梁洪胜 余永祺 林树强 梁学伟 刘彦宁(4月起)

上一篇: 横栏镇(2002)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横栏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