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沙镇(2003)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4 【成文日期】2003-12-13 【点击率】2243次


【基本情况】 阜沙镇位于市境北部,总面积37.0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49万人,非户籍人口9770人。辖卫民村、牛角村、阜东村、罗松村、阜沙村、大有村、丰联村、上南村8个村民委员会和阜圩社区1个居民委员会,2003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工业强镇、科教兴镇、可持续发展战略,三大产业齐头并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55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工农业总产值33.87亿元,增长40%;各项税收总额6728万元,增长39.3%。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加速工业园区建设,强化服务,促使一批项目动工、投产。阜沙工业园投入建设资金2465万元,铺设1号路7米宽、2.2公里长和威力大道38米宽、0.6公里长的混凝土路面,架设10千伏高压线路4.7公里和通信线路2.2公里,完成第一期填沙工程1600多亩。到2003年底,共引入52家企业,开发工业用地2100亩,合同引入资金9亿元人民币,投产企业28家,占地341亩。另取得市政府贴息贷款3000万元,建设占地226亩的阜沙科技产业园。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项目责任制和激励机制,通过宣传和推介吸引日本、台湾地区、菲律宾、新加坡等考察团前来考察洽谈。全年引入工业企业25家,开发工业用地1300多亩,合同引入开发资金7亿元。其中引入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占地500亩的中山市威力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各占地160亩的中山市新晨星玻璃马赛克厂有限公司、中山市泰山饲料有限公司和中山市兴达电路板厂二期扩产等。加强企业管理和服务工作,鼓励和引导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协助中山市龙的电器有限公司、中山市粤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获得市2003年技改贴息项目。全年共有21家企业投产,其中规模较大的投产企业有占地100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中山市粤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占地78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中山市琚宝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等。占地180亩的中山市康华日用品有限公司、占地80亩的中山市永冠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规模较大的企业正在兴建中。电子电器、五金塑料、环保建材等支柱产业正逐步形成。2003年,全镇工业总产值32.16亿元,比上年增长42.44%,其中46家规模以上企业的产值为30.68亿元,增长44.47%。获“中山市2003年度工业增速突出贡献奖”。
  农业 继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全年调减水稻种植面积1118亩,增加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000亩、蔬菜面积118亩。水稻生产良种化占99%,粮食总产8434吨,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12.5%。而总产减少9.67%。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牛角村海水鱼虾养殖场、三圣宫水产养殖场,协助申报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扶持农产品流通组织,扩大组织会员29人、车船运销能力达到1087吨,全年外销农产品34691吨,增长8%。落实农村“五项工程”建设,投入68.6万元建成农桥及涵窦18座、农路4.5公里;抓好基塘和内河涌整治,高标准整治鱼塘4511亩,疏浚大有村、丰联村内河涌9公里、罗松村阜圩涌砌石4公里;做好“四旁”绿化总长度7.5公里;完成东阜大桥至白鲤口防洪大堤加固、大有北交通桥改造、鸦雀尾交通桥重建及鸦雀尾堤段环境整治等水利设施。投入336万元,高标准完成中山市现代化水利园区第一期工程的建设,其中改造低产鱼塘960亩,建成阜东路、机六路和8号桥,由此农地价值大增,由每年每亩500~550元租金升至900~1100元,至2003年底,共引入17家农业企业,其中广东棕榈园林有限公司已租地1000亩种植苗木,为香港迪士尼乐园绿化提供苗木。2003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7亿元,增长6%;村集体经济收入505万元,增长72.3%。
  城乡建设 实施“小城镇大战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改造镇城区内1.9公里长的主干道路——阜南大道和阜沙大道,改为双向六车道、中间设绿化分隔带、两旁设人行道,安装三组交通信号灯;完成阜城中心商住区200亩土地的“三通一平”工作,开发住宅小区;改造阜港东路、阜圩旧街的排污系统,翻新粉刷阜圩旧街一带的房屋外墙,在镇城区主要路段安装380个两色或三色果皮箱,美化、净化城区环境。完成《阜沙镇2002~2020年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呈报市政府审批。大力清理农用地临时违章建筑,共发出清拆通知书89份,清拆85间、面积4549平方米,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47份,全部落实。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亿元,比上年增长72.4%,其中农村私人投资7134万元、民间投资4.36亿元,分别增长24.4%和94.8%。新增10千伏线路16.73公里,整改10千伏线路9.49公里,整改丰联村、阜沙村、牛角村低压线路63.32公里。加强水质监测工作,对水源水17个项目检测达6205项次,综合及格率为99%;对出厂水18个项目检测达6570项次,合格率为100%;全年供水量670万吨,增长21.8%,售水量580.9吨,增长24.9%。投入200多万元对通信线路进行改造和扩容,建设牛角村远端机站,全年电话放号1251户,新装宽带上网用户223户,小灵通放号3094户,到年底全镇拥有程控电话用户9051户,增长16%,其中住宅电话户7964户,增长16%。主要公路东阜公路、阜港公路、万阜公路,通过东阜大桥和大南沙大桥与外镇公路联网,交通运输便利,公路密度为61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年铺装混凝土道路28公里、道路面积45.6万平方米,增长36.4%。镇城区绿化面积11公顷,增长10.2%,绿化率35%。
  外经外贸 为减少非典疫情影响,及时组织医疗卫生设备及各类消毒药物,协助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做好预防工作,同时积极落实有关政策,减免企业税收,及时办理出口退税。2003年,全镇有外资企业22家,其中“三资企业”16家,“三来一补”企业6家;外贸出口总额451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三资企业”出口创汇4042万美元,增长77.4%;实际利用外资630万美元,增长10.3%。
  国内贸易 落实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33条意见,大力构建宽松的市场准入环境,成立美容美发行业理事会,规范个体、私营协会管理,发展壮大个协、私协组织;加强市场巡查制和全面实施全天候市场监管机制,竭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344户,私营企业26户,工商个体户注销142户,全镇现有个体工商户1395户,从业人员4280人,私营企业152家。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亿元,比上年增长23%;有集市贸易市场2个,经营面积27245平方米,年集市贸易成交额6500万元,增长50.5%。
  民营企业 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成立阜沙镇扶持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建立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协调机制,为民营企业创造宽松的创业环境,如扶持中山市威力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市骏宝电器有限公司等申报产品鼓励发展项目等。全镇共有民营企业152家,从业人员1.67万人,初步形成了电子电器、五金制品等行业。
  财政税收 强化财政税收的征收与管理,充分发挥税务机关和财政结算中心的作用,推进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税收征管,堵塞漏洞,培植税源,财税收入稳步提高。全年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4716万元,比上年减少15.1%。各项税收总额6728万元,增长39.3%,其中国税收入4855万元,增长48.6%,地税收入1410万元,增长26.7%。
  金融保险 现有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农村信用社等3家金融机构、10个服务网点,年末各项存款余额4.95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3.88亿元,增长14.1%,各项贷款余额1.32亿元,增长3.9%。现有2家保险公司,保险从业人员56人,全年保费收入860万元,赔付217万元。人寿保险公司阜沙营业部重点吸收本地中年妇女为业务员,占从业人员50%,为镇保险业一大特色。
  人民生活 农村人均年纯收入5403元,比上年增长12.1%;人均存款1.42万元,增长18.3%;人均居住面积32平方米;年末汽车拥有量726台,增长14.3%,摩托车拥有量6785台,增长15.6%;自来水普及率100%;家用电器拥有率98%;生活用燃气普及率和有线电视覆盖率均达96%以上。成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领导小组和就业培训中心,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登记860人,培训647人,申领就业优惠证857人,成功推荐就业857人。参加社会保险人数6214人,增长12.2%,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2万人,增长3.4%。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388万元,年人均减负144元,调减农业税88万元。

#p#副标题#e#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教育 全镇有中学2间,小学9间,上规模的幼儿园3所。在校学生7063人,其中小学生4358人、初中生2347人、职业高中生358人,在职中小学教师360人。全年共投入教育经费2128万元,比上年增长41.7%,占镇财政开支的28.3%。推进素质教育和特色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3年,共有113名中小学生考入省市重点中学,增加一倍多;参加全国、省、市学科竞赛共有161人次获奖,其中获国家级奖59人、省级奖36人、市级奖66人;牛角中学研究课题《农村初中自然学科课内外活动互动互促研究》获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其子课题《农村初中物理课内外互动互促研究》获全国一等奖。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实行多劳多得、优教优酬、绩效与工资待遇挂钩的教育人事改革制度。
  科技 设立科技办公室,有专人负责协调管理,下设5个专业学组。全镇有科技人员656人(含教师、医护人员)。开展科技推广、科普宣传和科技下乡活动,全年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3次。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科技创新,中山市龙的电器实业有限公司的科技项目“高效率家用真空吸尘器用串励电支机风机”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镇农办、科协推荐的科技项目“大面积种养南美白对虾技术”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组织发动3家民营科技企业赴马来西亚参加科技产品交易会,科技进步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27%。
  文化 全镇有1所文化活动中心、面积2200多平方米,文化中心图书室藏书1.6万多册,有露天文化广场1个、面积550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3000多人。镇文化站于2003年12月通过省文化建设检查验收组验收,成为“广东省特级文化站”。参加中山市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选派4个节目有2个获金奖、2个获银奖,按参赛节目获奖比例居全市前两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如元旦文艺晚会、卡拉OK比赛、“我为阜沙创卫绘蓝图”百人绘画活动、阜沙新十景摄影比赛、即席书法和绘画比赛、曲艺表演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对2间卡拉OK歌舞厅、3间电子游戏机室、2间网吧、3间书店、1间录像放映室进行不定期检查20次,没发现重大违规经营,文化市场秩序良好。
  体育 有足球、乒乓球、桌球、篮球等体育协会,有400米标准运动场1个、200米运动场3个,体育教师15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竞技水平。组织元旦、“五一”、国庆全民健身长跑活动和篮球、乒乓球、拔河、桌球、足球等体育比赛;参加中山市“光彩杯”游泳比赛,夺3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参加中山市“杰士美杯”足球赛,阜沙中学获男子高中组第二名,牛角小学获男子小学组第二名;为国奥队输送了一名足球队员。
  卫生 有1间一级甲等医院、10个农村卫生站、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卫生技术人员81人,其中医生32人,有住院病床80张,比上年增长116.2%。积极开展妇幼保健和防保工作,全年未发生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四苗”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达98.2%和99.6%。开展抗“非典”专项工作,制定落实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采取一切防范措施,全镇没发生“非典”疑似病例。投入近千万元,新建阜沙医院办公大楼,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大大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和环境。开展创建市卫生镇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设环卫、环保、食品卫生、除“四害”、卫生督查等8个专业队伍,共有专业人员108人,环卫人员增至69人;设置果皮箱380个,垃圾中转站2个,垃圾运输专用汽车6台;设置固定卫生健康教育宣传栏10个,每月更新宣传内容,组织开展“健康知识咨询”和电视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2003年11月6日通过中山市卫生考核验收检查组考核评估,成为中山市卫生镇。稳定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医疗补贴由原来每人参保补贴4元增到10元,人均筹资水平由上年的每人40元增到55元,并增设合作医疗救助基金,为困难户提供保障,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由上年的27%上升到2003年的40%。
  计划生育 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等法律法规,在各村公布栏张贴《关于违反计划生育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公示》,计生工作从行政型向服务型转变。设立计划生育流动人口办公室,配备5名工作人员,各村也相应配备1~2人,共增聘人员15名,把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纳入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同考核”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管理新模式。坚持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落实工作岗位责任制,全面完成市下达的各项任务。全镇户籍人口出生397人,计划生育合理率94.46%,多孩率1.01%,出生率11.45‰,自然增长率4.7‰,完成“四术”468例;非户籍人口出生134人,完成“四术”269例。镇计生办被评为2003年度中山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吴伟钊被评为计生先进工作者。
  环境保护 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强对水污染的监管,完成闸洞涌、西角大有涌共长2公里的黑臭河道的清淤工作,使水变得干净。把好环保项目初审关,全年环保立项142个,其中新立项104个,扩建、搬迁、变更立项38个;做好《临时排污许可证》发证工作,核发出93个许可证;加大对企业环境监督的力度,督促企业达标排放,工业废水排污达标率达95%,镇城区烟尘控制区覆盖率98%,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5%,垃圾处理率100%。
  民政 落实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年发放低保金32万元,救济187户特困家庭;审批临时困难救济97户,发放救济金9.5万元;拨款1.5万元支持5户困难群众将茅屋改造为砖屋;推行城乡基本医疗救助金制度,为每户低保户制作一张医疗卡,享受阜沙医院的减免优惠。深入开展双拥工作,提高军烈属的抚恤金和补助金,并及时发放到优抚对象手中。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全年完成清理水泥坟5390座、泥坟2952座,深埋露面金塔7476个,合共15818个。加强村务公开,规范落实村务公开的15项内容,通过市考核检查组的考评。组织老年人运动代表团参加中山市第十五届老年人运动会;争取上级支持,进一步完善阜沙敬老院的建设,已入住24位老人。全年结婚登记302对,离婚登记27对。
  统战、侨务、外事工作 全镇旅外乡亲共191户994人,其中港澳台地区180户939人,美国、委内瑞拉、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英国等国家共11户55人。加强与侨胞、港澳台同胞的联系,开展“侨心工程”活动,先后有南洋、日本、台湾地区等地考察团前来考察投资,得到澳门中山同乡会资助42名贫困学生。加强外事管理,制定《阜沙镇因公出访港、澳、台及其他国家护照的管理规定》,由镇组织人事办负责审核、报批,登记造册,发放和收回护照;全年协助办理因公出境护照25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坚持不懈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实施“禁毒03工程”,努力消除不安定因素,社会治安形势良好。全年共立刑事案件257件,破103件,破案率为40%,其中重大刑事案件152件,破50件,破案率为32.9%,其中2件故意杀人案均已侦破;受理治安案件427件,查处343件。全年破获贩吸毒案件9件,抓获贩吸毒人员53名,其中32人呈送劳动教养。印发“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宣传资料1万份派送到各家各户,派发“警察提示”小册子2000份。评出丰联村、阜沙村两个小区为中山市优秀安全小区,卫民村、牛角村、阜东村、罗松村、大有村、上南村和阜圩社区评为市安全小区。镇信访办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0宗,其中来信13宗,来访27宗146人次;5人以上集体访13宗103人次,上访市政府7宗28人次,各类上访案件得到妥善解决。
  司法武装 加强司法队伍业务素质建设,全年组织定期学习20次,有2人参加学历提升进修。成立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专职人员,设置办公室,各村也相应成立调解会,全年共调解民间纠纷61件,调解成功60件。巩固和提高村委会(社区)法律服务室建设,促进法律知识普及,全年共接受群众咨询400多人次,出版法制宣传专栏102期,外出上法制课34次,举办大型法律咨询集市活动3次、为群众现场解答法律咨询200多人次,举办大型普法班1期,组织干部学法用法考试1次。司法所全年办理诉讼代理案件34件,办理法律见证33件,办理非诉讼代理案件10件,担任法律顾问11家,为镇农金会追回欠款70多万元。抓好民兵预备役训练,搞好兵役登记,配合民政部门做好退伍军人的优抚安置工作,圆满完成年度征兵任务,挑选18名优秀青年送往部队。
  精神文明建设 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开展创建文明镇、文明村、文明户、文明窗口等活动,共评出文明户7723户,文明单位16个。深入开展以“三服务一满意”为主的评议机关作风和评议村级“两委”班子及成员活动,促进作风的转变。参加评议单位51个,发出评议问卷3000份,被评为满意单位36个,较满意单位14个,不满意单位1个。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镇委中心学习组每月集中学习一次制度;抓好村级党支部学习制度的落实,落实镇、村、组三级培训制度,组织为期3天的党员干部骨干培训和党员的轮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强化政治宣传学习,全年完成采编新闻693篇,一周要闻50辑,制作专题5个,制作公益广告宣传380期、播出7500多次,播出党教专题30期、禁毒宣传专辑6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和完善《阜沙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报告制度》等六项制度,全年没发生干部违法违纪案件。镇纪委对全年17宗、涉及金额6135万元的招投标工程进行全方位监督,杜绝工程腐败;规范中小学收费,监督落实“一费制”,全年减轻农民负担310万元,每学生减轻265元。
  安全生产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职责情况考核制度,开展道路交通安全、自用船舶规范管理、危险有毒有害化学品安全、企业安全生产、电力设施安全等专项整治,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大检查。全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486宗,共死亡16人,受伤341人。其中企业工伤事故66宗,死亡2人,受伤66人;火灾事故52宗,无伤亡;交通事故368宗,死亡14人,受伤275人,分别比上年上升13.9%、180%和下降6.1%。
  工青妇工作 抓好工会“组织固本强基”工作,各村落实了工会办公室,卫民村工会联合会达到“六好”要求,龙的电器公司、保时利塑胶实业公司的“职工之家”达到市的要求。全年新组建企业工会29家,新发展工会会员2312人,有2人获得“中山市劳动模范”称号,13人获得“中山市劳动先进工作者”称号。抓好青年志愿者活动,成立阜沙镇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和阜沙籍青年大学生联谊会,组织青年志愿者150多人次开展4次规模较大的志愿服务,帮助20名特困学生;开展对全镇18~35岁青年的调查摸底活动,挑选110名青年入镇优秀青年人才库,组织200名优秀青年参加建党对象培训班;全年新发展团员387名,推荐14名优秀团员加入中国共产党。举行阜沙镇第八次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妇委班子委员7人,开展妇女培训工作,组织各行各业先进妇女代表100人听取中国妇女九大宣讲报告;深入开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鼓励妇女就业,全年共有532名农村妇女在镇就业中心登记就业,其中成功就业的有426人;切实做好妇女儿童工作,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全年受理信访22宗,办结21宗,做到件件有答复。
  组织、人事工作 全面推行农村党员联系村务责任制活动,通过进户登记、定期检查、结果公示、上墙公布等方式,取得好成绩,得到市委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全镇542名农村党员中有370名参加联系村务活动,党员共联系农户781户,其中特困户638户、失足户45户、问题户52户。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做好经济后进村的帮扶工作,为集体年纯收入低于50万元的罗松村、阜东村、阜沙村、大有村、丰联村制定扶持政策,在两年内帮扶脱贫。全面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普查全镇119家企业、1369户个体工商户,有中共党员的78家,党员124名。全年发展新党员42名。公开招聘11位青年充实到各村任职锻炼。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6名专业人员充实到工业公司、财政结算中心、规划所、环保所等单位,全年招收、聘用引进各类专业人员27人。

#p#副标题#e#

【阜圩山清坟工作如期完成】 按照中山市2003年底实现无坟化市的目标要求,阜沙镇从2003年5月开始,对阜圩山上的坟墓进行大规模的清理。5月9日召开阜圩山清坟工作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清坟工作方案,招聘24人组成清坟执法队。清坟办工作人员长驻阜圩山开展工作。清坟工作分自愿清坟阶段和强制清坟阶段。5月~10月为自愿阶段,可享受镇政府补贴,11月~12月为强制阶段。至10月底,自愿清坟共清理水泥坟7086座、泥坟1552座,深埋露面金塔(含从村迁入)7086个,总共12679个,补贴80.6万元。剩下的执行强制清坟措施。至12月底,共完成清理水泥坟5390座、泥坟2952座,深埋露面金塔7476个,合计15818个。至此,阜圩山清坟工作顺利完成。

 

【牛角中学特色课题研究大获成功】 1999年8月,牛角中学校长徐瑞钦以“贴近农村,以农为本,互动互促”为主题,提出农村初中自然学科课内外活动互动互促研究课题,2000年12月被确定为中山市规划课题,2003年6月顺利结题,并取得显著成绩:出版了4本著作;4篇论文在全国、省、市教育刊物发表,8篇论文获全国、省、市优秀论文奖;课题活动辅导学生参加物理竞赛,有6人获全国一、二等奖,14人获省、市奖励。课题研究使课内课外、学科之间、师生之间互动互促,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生的动手能力,收到教、学相长的重大成效。2003年12月,《农村初中自然学科课内外活动互动互促研究》获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之前,其子课题《农村初中物理课内外活动互动互促研究》于8月5~8日在深圳举行的全国物理新课程经验交流与成果评价会上,荣获全国一等奖。


【威力科技产业园奠基兴建】 2003年7月4日上午,中山威力科技产业园奠基典礼在阜沙工业园隆重举行。来自国家、省部门和市领导以及威力集团、阜沙镇领导和各界人士共800多人出席了奠基典礼。中山威力科技产业园占地500亩,总投资2.5亿元,分为生产区(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生活区(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办公区(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威力科技产业园建成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人民币,税收超过6000万元。


【扶持贫困村发展公有物业】 阜沙镇阜东村、罗松村、阜沙村、大有村、丰联村的年集体纯收入均低于50万元,被市政府定为扶贫村,由市水利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公路局、经贸局对口扶贫。为加快这些村的脱贫奔康步伐,2003年8月,阜沙镇委、镇政府成立扶持贫困村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阜沙镇扶持贫困村发展经济实施方案》和《阜沙镇党委、镇政府对村级公有物业建设的配套政策及操作方案》,把扶持贫困村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自此,以构筑扶持贫困村公有物业为突破口,由镇政府给每条村划拨30亩土地,分两期建设1万平方米左右厂房或宿舍出租,以物业租赁、保值增值来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到2003年底止,市政府及市对口扶贫单位共下拨建设资金390万元,丰联村、大有村合共7570平方米的宿舍楼,阜沙村、罗松村合共7554平方米的厂房均已动工兴建,阜东村首期4000平方米厂房建设正在平整土地。


【创建市卫生镇】 2002年11月,镇委、镇政府提出创建市卫生镇的工作目标。随即,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分设资料、宣传、环卫、城监、交通、卫生、工商、城建、供电供水、工业等10个工作小组,设立8个专业队伍,有专业人员108人。经过一年的努力,2003年11月通过市考核验收组的验收,成功创建市卫生镇。经过大规模的创建活动,镇容镇貌大大改善,环境卫生综合水平显著提高。在城区街道设立美观耐用的果皮箱380个、垃圾中转站2个,评出卫生清洁单位27个,卫生清洁户539户;街道水泥路面硬化率达100%,下水道密封覆盖率90%;城区居民及单位厕所全面实行三级化粪无害化,处理率达98%,并投入30多万元,对农村300多个直排式厕所改造为三级化粪池;城区环境卫生保洁率达100%,垃圾日产日清率100%;食品卫生加工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培训率达98%,行业卫生状况达标率90%,产品定型包装标识达标率100%;城区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覆盖率35%以上,人均公共绿化面积10平方米;镇村主要道路全部装上路灯,共有路灯1000多盏。


【创建省特级文化站】 近两年,镇政府投入210多万元,设立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达2200多平方米。文化中心内设图书室、阅览室、展览室、培训室、书画摄影室、文学协会室、音乐舞蹈室、曲艺协会活动室等一批文化设施,设置文化长廊,并在阜沙商业广场安装橱窗,设置阅报栏和卫生宣传栏。新建一个露天文化广场,面积5500平方米,可容纳3000多名观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活跃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民间文化,组织送戏下乡和送电影下乡活动,积极参与市的各类文艺比赛,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促使文化事业不断发展。2003年12月,省文化考核检查组对该镇创建省特级文化站进行了为期2天的考核验收,一致通过阜沙镇文化站为省特级文化站。(陈文新)


附:2003年阜沙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名单

书 记:黄劲东

副书记:梁松枝 卢锦洪 罗敏昌

主 席:黄劲东

副主席:卢锦洪

镇 长:梁松枝

副镇长:阮敬洪 黄伟元 梁垣森 陈月荣

上一篇: 阜沙镇(2002) 【关闭窗口】 下一篇: 阜沙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