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沙镇(2001)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2 【成文日期】2001-12-13 【点击率】2048次


【基本情况】 阜沙镇位于市境北部,面积40.36平方公里。东邻港口镇,西接东凤镇,北靠鸡鸦水道,南临小榄水道,东阜公路、阜港公路贯穿全境;辖9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3.76万人,外来人口8326人。2001年,阜沙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工业立镇”进程,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4%;工农业总产值20.74亿元,增长28.23%。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确立了“一园四区”,即上南工业园和兴业、牛角围、大有、罗松工业小区。全年引进工业企业38家,消化工业用地800多亩,引进开发资金4亿多元,15家企业建成投产,收购盘活闲置工业用地600多亩。鼓励和协助企业推行国际质量标准,有12家企业获ISO9000—9002国际标准质量认证。协助中山市龙的电器实业有限公司完成了“NK—101、NK—101A型”低噪声超级过滤吸尘器的研制开发、技术鉴定、申报技术创新奖励、申报专利等工作,该公司NK—191型吸尘机获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签订安全责任书120多份,做到宣传、培训、检查、整改四结合,全年发生企业工伤事故46宗,死亡1人,伤45人。加强环境保护,推行企业厂长环保责任制,重点做好漂染厂、电镀厂和电路板厂等污染大户的监控、治理,做好电镀厂搬迁前的准备工作。全镇有工业企业150多家,涉及五金、机械、家电、电子、塑胶、食品、饲料、化工等行业。全年工业总产值18.95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工业企业税收收入3167万元,增长21.2%。
  农业 全年投资2015万元,建设农业基础设施。修建农桥81座、农路65.74公里,整治横迳河西岸、南强河、罗松围、牛角新涌,砌石护岸9.2公里,疏河清淤9.6公里,高标准整治低产塘816亩,“四旁”绿化49.7公里,种植树木5.4万棵。继续调整农业布局,适当调减粮食和水果种植面积,增加蔬菜和花卉种植面积。优质水稻种植率100%,上优品种占95%。水稻种植面积2.27万亩,亩产378公斤,总产量8595吨;鱼塘面积11083亩,总产量8921吨,亩产805公斤;“三鸟”上市量57.6万只,比上年减少29.58%;生猪上市量2.52万头,减少14.3%。全年农业总产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2.69%。
  村镇建设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2亿元,比上年减少7.06%。办理土地证429宗,面积7.22万平方米,办理房产证176宗,面积2.92万平方米;办理新征工业用地92宗,面积624.79亩;用地更名15宗,面积366亩。工商业报建5.24万平方米,城区住宅报建3.68万平方米,农村住宅报建1.89万平方米。铺设道路24.2公里,铺设排污管4000多米,安装统一公司至上文报警站两旁路灯,换种阜沙大道两旁的公路树。全年供电量6175万千瓦时,增长23.9%;售电量6130万千瓦时,增长26.6%,其中工业用电4424万千瓦时,增长73.7%。投资230万元完成第三期农村电网改造10个项目,整改低压线路39.9公里、高压线路1.1公里。投资20万元安装水质自动监控系统和更换传统的排泥设备,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全年供水量493万吨,增长0.6%,售水量438万吨,增长8.7%。全镇电话装机容量超过1万门,有电话用户7270户,电话普及率85%。完善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上南工业园主干路铺设8米宽混凝土路面2公里,供电、供水、电信引线、引管到园。投资200万元加固鸦雀尾水闸,重建阳光水闸,铺设五乡联围中下南堤段和丰联中围堤段铺石粉。建设阜沙商业广场主体工程,广场占地35亩,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镇城区绿化覆盖面积9.56公顷,绿化率达43%。
  外经外贸 引进外资企业5家,实际利用外资27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0.37%;外贸出口创汇1041万美元,减少34.61%,其中“三资”企业出口创汇1072万美元,“三来一补”企业出口创汇78万美元。
  国内贸易 全镇有个体工商户1029家,从业人员1300多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1%;集市贸易成交额3400万元,增长36%。
  财税金融 强化财政征收与管理,实施“收支两条线”财政管理制度,大力组织税收收入,加强各项税收征管,财政、税收收入稳步提高。全年各项税收收入4631万元,比上年增长37.86%;其中国税收入2670万元,增长12.75%,地税收入934万元,增长18.83%。农业“四税”收入1027万元。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3949万元,增长29.18%。银行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68亿元,同比增长5.1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94亿元,增长1.38%;各项贷款余额1.28亿元,减少33.68%。
  人民生活 农村人均年纯收入4525元,比上年增长5.58%;人均存款9793元,增长26.8%。全镇有各类机动车3500多台(绝大部分是摩托车),人均住房面积28.5平方米。全年为152户、447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0.6万元、临时困难救济金8万多元,为206户“五保”户发放供养金74万元。全镇6500人参加社会保险,增长1.1倍;1.13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占全镇农业人口的32.9%。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教育 全镇有中学2所、小学11所,在校学生小学4933人、初中1867人、职业高中150人,在职中小学教师有392人。镇政府投资230万元扩建上南小学,全面完成改造薄弱学校的任务。利用民间资金建成牛角村利雅德幼儿园和大有村绿茵幼儿园。有37名中小学学生考入省、市重点中学,有63人考入市属高中;有257名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全国满分奖2人、全国一等奖12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24人,市一等奖39人、二等奖71人、三等奖98人,其中牛角小学学生李文华、李智铭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全国满分奖(全市5人获奖)。刘发林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肖四清、黄凤英、黄心堂、刘发林、朱爱东被评为市教坛新秀。
  文化体育 完成改造电视输送网络工程,传输网络全部达到550兆以上,其中有75%的网络传输达750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95%以上。按省特级站的要求搬迁装修镇文化站,使用面积2400多平方米,设置图书室、阅览室、展览室、音乐舞蹈室、培训室、文学艺术活动室、书画摄影协会活动室、档案室。建成节日临时文化广场。镇有线电视站全年采编播新闻548篇,制作一周要闻53辑和专题节目5个,被市广播电台、市电视台采用新闻稿件114篇,电教片《团结就是力量》获市优秀奖。阜沙中学输送到市体校的梁静恩同学获省第七届中学生运动会200米自由泳金牌和400米自由泳银牌,丰联小学吴玉玲获市小学生运动会飞环第一名,牛角小学、阜沙中学男子足球队参加市“杰士美杯”足球赛分别获第四名和第五名。
  卫生 全镇有医院1所、卫生站1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3个,阜沙医院有医护人员69人,卫生站有医护人员46人。全年基础免疫四苗接种率100%,食品卫生检查合格率83.3%,没发生甲级传染病及特殊乙类传染病和医疗事故。每季开展一次卫生执法大检查,实行卫生清洁分工包干制。
  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总书记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全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共160多人分两批参加学习教育,历时半年。加强干部监督和管理,实施任用干部表决制和任前公示制。全年提拔任用干部18人,全面推行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组织村两委干部培训6期,党员轮训率达95.8%,开设党建专栏43场次,制作电教片3辑,发展党员38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政务、镇务、村务、校务公开。开展行风评议活动,改进行业作风。组织队伍参加全市“颂歌献给党”合唱比赛,组织村以上干部参观庆祝建党80周年大型图片展览。加快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组建32个工会组织。开展慈善筹款、无偿献血、扶困助学献爱心、拒绝邪教进校园、青年志愿者等系列活动。成立镇业余团校,发展新团员453名,推荐18名优秀团员为建党对象。评选出文明单位15个、文明户1万户,文明安全小区达标率100%。
  计划生育 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落实计划生育工作岗位责任制,将计划生育重心下移至村。全镇设立4个计划生育指导站,增加专职人员11人。建成并投入使用计划生育服务综合大楼。全年户籍人口出生346人,其中第一孩240人、第二孩102人、第三孩4人,计划生育合理率93.64%、多孩率0.86%、出生率9.18‰、自然增长率1.78‰。牛角村、上南村被评为市计划生育先进村,阜东村、大有村、文安村、南强村、阜圩居委会被评为市计划生育合格村。
  人大统侨工作 镇人大部门4次组织市、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活动,履行代表职责,加强对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指导。积极参政议政,协调议案办理,促进政府落实办理或作出规划的议案31件。人大部门全年受理群众来访10件134人次,来信4件,全部妥善办结。做好统侨刊物的征订,宣传党的统侨政策,召开台商企业代表座谈会和侨属春茗会。开展贫困家庭调查,争取侨胞参与扶贫助学,全镇有34名贫困学生得到侨胞的资助。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文明小区建设,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全年立刑事案件289件,其中重大案件135件;受理并查处治安案件175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56人,摧毁各类犯罪团伙19个,抓获违法犯罪人员80人。加强出租屋管理,全镇有出租屋432间,已领许可证417间;办理暂住证7542人,清查出租屋116次,收容遣送无身份证、无务工证和无暂住证的“三无”人员196人。全年发生轻微火灾事故24件,无人员伤亡;发生交通事故214件,死亡6人,受伤159人。受理群众信访37件,其中来信25件、来访12件38人次,没有发生越级集体上访事件。
  司法武装 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方针,做好法制宣传教育、普法教育和调解、鉴证、诉讼等工作。全年代理诉讼案件36件,办理非诉讼案件116件和法律见证事务91件,成功调解民间纠纷108件。出版法制宣传栏11期,上法制课12次,举办普法培训班7期。开展国防教育宣传,做好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整顿改组民兵队伍,做好兵役登记和新兵跟踪工作,选送23名优秀青年应征入伍。


【调整行政村区域】 全镇11个村民委员会合并调整为8个,2个居民委员会调整为1个。即原牛角村、南强村合并组成牛角村民委员会,原上南村、文安村合并组成上南村民委员会,原罗松村、建安居委会属下的渔苗场和二农场合并组成罗松行政村,原阜圩居委会和建安居委会属下的一农场合并组成阜圩社区居民委员会。新团结村由于远离镇城区,2002年1月划归三角镇。11月30日,新成立的罗松村民委员会和牛角村民委员会及阜圩社区居委会举行挂牌仪式。


【农桥农路建设】 镇政府和各村委会分别成立农桥农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分级负责农桥农路建设资金,镇政府负责所有农桥、涵窦的建设资金,村委会负责农路铺盖石粉、角石的资金,村民小组负责农路的路基修建。全年投资1617万元,建成跨度3~8米的农桥81座、5~12米宽的农路65.74公里。农桥农路的建设,大大地改善了农村生活和生产环境,效益非常明显,平均每亩土地的价值提高了250~350元,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陈文新) 


附:2001年阜沙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名单

书 记:梁润明

副书记:梁松枝 卢锦洪 梁坤华

党委委员:郭惠泉 阮敬洪 黄伟元 梁垣森

     李荣华 陈卫延 吴坤洪 何富南 梁照安

人大主席:卢锦洪

人大副主席:胡永滔

镇 长:梁松枝

副镇长:郭惠泉 阮敬洪 黄伟元 梁垣森

上一篇: 阜沙镇(2000) 【关闭窗口】 下一篇: 阜沙镇(2008)